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成立60周年成果薈萃展』在海南省博物館舉行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1-3-30 00:00| 發佈者: 夏知| 查看: 1394| 評論: 0|原作者: 張茜翼|來自: 中國新聞網

摘要: 中學生在觀看『考古中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成立 60 周年成果薈萃展』。 小朋友用手機拍下古代都城遺址模型。張茜翼 攝    27 日,『 ...

中學生在觀看『考古中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成立60周年成果薈萃展』。

小朋友用手機拍下古代都城遺址模型。張茜翼

  27日,『考古中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成立60周年成果薈萃展』在海南省博物館舉行。此次展覽融匯了舊石器時代到明清時期的60多處重要聚落址、都城址、佛寺遺址、大型墓葬考古發掘文物300余件,有青銅器、玉器、瓷器、陶俑、金銀器等,超過七成文物是首次向社會公開展出。

  據介紹,此次展覽展出60年來新中國考古所獲各種重要成果,按時代順序,分為『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的過渡』、『史前聚落的出現發展和擴散』、『王朝崛起』、『輝煌殷商』、『西域風情』等18部分。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表示,此次展覽的展品,有很多是迄今發現的考古資料中屬中國乃至世界之最。例如:華南地區最早的陶器(距今約12000),內蒙古赤峯興隆溝遺址出土的、世界上已經發表的最早的黍(約距今7600),河南舞陽賈湖遺址出土的最早的家豬(約距今9000年前),陝西臨潼白家遺址出土的最早的彩陶(約距今7000),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出土的最早的都邑、最早的玉圭和玉鉞等儀仗用具、最早的銅鈴、最早的朱書文字、最早的陶板瓦、最早的可能與觀測時令節氣有關的特殊遺蹟『觀象台』等。

  據悉,本次展覽的最大特點是圍繞考古學研究的重大課題而展開,如距今10000年前後中國文化變化的特點、歷代都城制度的演變等。展覽在以文物展品為主的同時,還製作了大量的遺址、墓葬模型,加大了照片和插圖等輔助展品的使用,並連結了多項科技考古內容,例如田野考古技術設備衛星定位系統、數字攝影測量、三維激光掃描、遙感、探地雷達等,展示了考古空間信息技術、考古勘探、年代測定、環境考古等考古學發展的新趨勢。

  此次展覽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海南省博物館主辦,展出時間為327520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