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譽滿天下 謗滿天下――關於李漁的爭議系列報導之二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1-3-28 00:00| 發布者: 沙舟| 查看: 1360| 評論: 0|原作者: 葉輝、嚴紅楓|來自: 光明日報

摘要: 23 日下午與百度交涉要求糾正百度上『李漁』詞條李漁生年問題後,蘭谿市李漁研究會副會長李彩標向記者介紹了有關李漁的爭議。 李彩標說,在中國文化史上,李漁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現象,一 ...

23日下午與百度交涉要求糾正百度上『李漁』詞條李漁生年問題後,蘭谿市李漁研究會副會長李彩標向記者介紹了有關李漁的爭議。

李彩標說,在中國文化史上,李漁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現象,一方面,他著述宏富,留下600萬言膾炙人口的戲劇、小說以及理論文章,另一方面,他卻備受爭議,飽受詬病,被認爲是一個人品人格有問題的小人。李漁是一個譽滿天下、謗滿天下的極富爭議的人。

讚賞者稱他是『曠世奇才』、『文學巨匠』、『中國的莎士比亞』,是一個詩詞曲賦書畫篆刻園林藝術生活美學無所不通的通才、全才、奇才,他與孔尚任、洪升並列爲清代戲曲名家,『所制詞曲爲本朝第一』;貶抑者稱他是『中華五千年第一風流文人』,指責他『善逢迎』、『打秋風』,他常率領由其妻妾奴婢組成的家庭戲班爲達官貴人演出並獲得饋贈;更有人指責他『性齷齪』,他妻妾成群,生活放縱;更因爲他所從事的戲劇在當時爲不入流的職業,爲『真士林所不齒』,他也因此而備受詬病。

該如何客觀地對他進行評價?

據李彩標介紹,李漁1611年出生在浙江蘭溪夏李村,初名仙侶,字謫凡,號天徒,後改爲李漁。李漁少時即聰穎過人,1635年參加金華童子試中秀才,名動鄉里。但此後科場失意。隨著父親去世,家道中落,他1650年舉家遷居杭州,開始賣文爲生,他創作的【憐香伴】、【風箏誤】等劇本以及【無聲戲】、【十二樓】等小說集,深受歡迎。他的戲劇曲目新鮮奇特,結構嚴密巧妙,排場生動熱鬧,語言通俗詼諧;他提出『小說即無聲之戲劇』的理論並將其付諸實踐,因此,他的小說情節新奇,結構巧妙,語言詼諧。他的作品在市井中備受歡迎,以致一些書商私刻翻印他的作品,甚至冒用其名售己之書。

50歲時李漁舉家搬遷至南京,建芥子園,開書店,刻印書籍,成爲中國出版業的先驅。他出版的【芥子園畫傳】成爲後代學畫者最喜愛的教材。

『使李漁飽受詬病的是他的私生活。』李彩標說,『李漁有「登徒之好」,妻妾成群,他還把自己的妻妾組織起來成立家庭戲班,自編自導,由妻妾婢女表演,竟成當時一絕,名動朝野。』

李漁是一個情種。山西平陽太守程質夫送給他一個喬姓13歲的女子,李漁將其取名復生。復生是一個藝術天才,她天資聰穎,學崑曲半月即能說得一口吳儂軟語,儼然一江南女子。李漁所編劇本,朝脫稿,暮登場,她演什麼像什麼,李漁嘆爲天人。另一個別人送給李漁的蘭州女子,李漁將其取名爲王再來,王也是藝術才華出眾,悟性極高,多難的曲子,教數遍即能演唱,兩人成爲李漁戲曲事業的知音和家庭戲班的台柱。得此二女子,李漁從此得其所哉,創作演出不輟,他的家庭戲班轟動一時。

然而天妒紅顏,復生與再來均於19歲時相繼病逝,李漁悲慟欲絕,作【斷腸詩】30首,哀悼愛妾的離去。

1676年,李漁回到杭州,1680年在杭州去世。

據李彩標介紹,圍繞李漁的爭議,表現在作品上,主要有如下幾點:

關於小說【肉蒲團】作者是否李漁的爭議。【肉蒲團】從問世起就未署過作者的真實姓名,據康熙時木活字本,篇首有酉西陵如如居士序,署『情痴反正道人編次,情死還魂社友批評』,六卷二十回,回末有評。【肉蒲團】究竟是不是李漁的作品?以孫福軒爲代表的一方認爲,【肉蒲團】作者不是李漁,【肉蒲團】刊行的年代應是1633年,其時李漁才23歲,要作【肉蒲團】那樣細敘床第事的書,可能性不大。而南京師範大學教授、著名李漁研究專家沈新林認爲:李漁確是【肉蒲團】的作者,從清康熙年間劉廷璣【在園雜誌】、【納川叢話】,到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等文獻中,都認爲【肉蒲團】小說爲李漁所著;此外,沈新林還從【肉蒲團】的創作主旨、思想、語言風格、作者人生經歷、作者署名等方面加以考證,認定小說【肉蒲團】的作者就是李漁。目前認爲李漁是【肉蒲團】作者的觀點占主流。

關於【金瓶梅】評點的爭議:【金瓶梅】是明代萬曆年間蘭陵笑笑生創作的作品,圍繞該書是誰評點改定這一點,眾說紛紜,但認爲是李漁評點和張竹坡評點兩種占主流觀點。【金瓶梅】流傳下來的有『萬曆本』、『崇禎本』和『竹坡本』三種。王汝梅【李漁不是〖金瓶梅〗崇禎本的改定者】認爲:小說【金瓶梅】的改定者不是李漁。而沈新林通過對小說【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崇禎本的評語、語言風格,以及清康熙乙亥本(張竹坡本)和在茲堂本扉頁上題署『李笠翁先生著』的考證,認爲李漁不僅是崇禎本【金瓶梅】的評點者,也是最後改定者。童俊偉、江授南等學者均支持此說。

『對李漁人品和作品的爭議使這個文化巨人變得撲朔迷離。』李彩標說。『李漁性格獨特,文人本清高,而李漁卻愛財色甚於愛面子;文人本執著於功名,李漁卻沒有像那些皓首窮經的前輩那樣「走正途」。他隨心所欲,熱衷於當時人們所不齒的戲劇。作爲一代文學大師,李漁的功績無法抹煞,他永遠聳立在中國的文學史上。』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