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近日刊登了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姜朋給光明日報編輯部的一封信【高校社科學報向何處去?】,尖銳嚴肅,振聾發聵。 欲知『去脈』,先說『來龍』。1906年,我國第一個大學學報【東吳月報】創刊,這是高校社科學報百年歷史的開端。民國時期相繼創刊的【清華大學學報】、【北京大學月報】、【燕京大學學報】等匯聚學界名流,引領了學術『經世救國』的潮流。新中國成立後的50年代和改革開放後的80年代初,高校學報都適應了人文社會科學的進步,發揮著學術之公共平台的作用。然而,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展,高校學報數量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但其整體發展卻開始與學術水平的進步脫節。尤其是在世紀之交以來,更是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 千家學報,幾家被識? 我國有1300多家社科學報,每年刊載論文不少於18萬篇,但除少數名校學報外,所刊載論文能夠產生重大影響的屈指可數。有相當數量的學報發表的文章幾乎不被引用和轉載,因而沒有什麼學術影響,以至於有『學報生產垃圾』之詬病。 從【東吳月報】的創刊詞『表學堂之內容,與當代學界交換知識』,到【北京大學月報】的使命『以刊載本校教師和科研工作人員的創造性學術論文爲主』,綜合性、內向性的辦刊理念成爲高校社科學報的定位特點。在中國現代學術處於移植和發端期、學術研究機構有限、學術研究大多呈宏觀和綜合性特徵的時代,少量的綜合性學報無疑能夠滿足學術發展的需要。時代發展到今天,我國的學術研究已全面融入國際學術潮流,日益向專業化、縱深化發展,高校數量也由解放前的66所發展到2000多所,但高校學報卻仍因循著泛綜合化、自留地式的辦刊模式,與『學術期刊應是有明確專業分工的公共平台』這一國際通行的定位漸行漸遠,弊端日益顯露。『千刊一面』、『低水平重複』成爲學報難以治癒的頑疾。 早在2002年召開的全國高校社科學報工作研討會上,時任教育部副部長的袁貴仁就已明確指出高校學報中普遍存在的『全、散、小、弱』現象。『全』是指每家學報選題內容幾乎涉及人文社會科學各個學科,因而形成綜合性、趨同化的辦刊模式。『散』是指學報內容的布局是一種粗放式的學科拼盤,貌似綜合,實則堆砌;同時各個學報各自經營,互無聯繫,雖有數量之名卻無規模效應之實。『小』是指發行量小,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小,因而學術影響力小。『弱』是指質量弱、實力弱,因而在學術評價體系中的地位弱,難以與中國社科院所辦的綜合性雜誌相比,更別說與各專業雜誌抗衡。 體制突破,知易行難 學報之困的根本原因在於體制,多年來,高校學報『一校一綜合刊』的體制格局,使學報定位不清。綜合性大學的學科結構大致相仿,由此辦出來的學報也是學科齊全,與國際學術期刊格局大相逕庭。從歐美學術界的歷史和現狀來看,除極個別頂尖的綜合性期刊外,最普遍和最有影響的學術期刊都是專業期刊。這裡有一組數據可以說明:經抽樣檢索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報刊處2010年編制的國外期刊資料庫(約十萬種期刊,包括文科和理科),國外大學主辦的期刊787種,其中人文社會科學期刊452種。在452種文科期刊中,社會科學綜合類期刊僅有19種,其餘均爲各學科專業期刊。而在19種社會科學綜合類期刊中,真正爲綜合類的只有2種,其他爲跨若干學科的期刊。 據【南京大學學報】執行主編朱劍的研究,專業期刊是最切合學術發展需求和最符合學術發展規律的,在綜合性和專業性期刊的數量關係上,後者應該占據大多數甚至絕大多數,才能適應和滿足科研需求,因爲綜合性期刊的生存首先需要有大量的專業期刊做支撐。但高校學報的情況恰恰相反,一方面,『近千種刊物是同一個定位,對於每個刊物來說,就等於沒有定位』(袁貴仁語);另一方面,缺少精深的專業問題研究的支撐,綜合性的選題必然變得空洞、淺薄,由此辦出來的綜合性期刊也必然是質量不高,難遂人意。同時,跨越了多學科的綜合性期刊很難培養起各專業學者對它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因而天然疏離於讀者和學者。 進而言之,這樣的泛綜合化期刊要走向世界,成爲具有國際性影響的期刊,更是沒有可能。清華大學著名學者、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李伯重教授指出:『歐美學術界的評價機制比較簡單,即同行評議,因此大家關注的都是專業期刊。 像國內這樣多的綜合性期刊,在歐美學術界是不可想像的,也是難以生存的。』 爲了擺脫同構的困境,一些學報大力發展特色化道路,通過選題特色、欄目特色、學校特色和地方特色來彌補體制的缺陷。但由於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專業歸屬問題,特色化道路也不可能走得很遠。可謂知易行難。 名刊工程,路在何方? 針對高校學報中普遍存在的『全、散、小、弱』狀況,2002年教育部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思路,即創辦『名刊工程』:『通過國家(包括新聞出版總署、教育部和主辦單位)的支持和學報的改革,在5年時間內滾動推出20家左右能反映我國高校學術水平和學科特點、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社科學報及其特色欄目。其中培育出5至10種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社科學報。逐步改變目前高校社科學報「全、散、小、弱」的狀況,實現「專、特、大、強」的目標。』 2004年初,名刊工程正式啟動(2003、2006、2009年,教育部先後組織評選出三批26家大學學報入選名刊工程,具體名單見文後附錄)。7年多來,各名刊學報使盡了渾身解數進行名刊建設。工夫不負有心人,據來自相關評價機構在影響因子和文摘率的統計數據表明,各名刊學報發表的學術論文質量和影響力有了明顯提升,甚至超過了社科院(聯)系統的綜合性雜誌。 但耐人尋味的是,儘管名刊工程取得了明顯實效,在各大名校認可的一流期刊和權威期刊的行列里,卻依然難覓名刊學報的蹤影,『國際知名』的目標更是遙不可及。而且,隨著『十二五規劃』的展開和我國出版體制改革的推進,以綜合性爲主的高校學報又將面臨著新的嚴峻挑戰,那就是一些完成了體制改革的著名出版集團很有可能會像國際出版集團那樣挺進高校,填補高校權威專業期刊的真空,創辦打破校域界限、統攝高校科研力量的一流專業期刊。到那時,高校學報在學術界將更趨邊緣化。 『作爲大學學報的主編,大家都很焦慮。我們熱愛自己的工作,熱愛自己的雜誌,都一直在苦苦思索學報的出路。』【復旦學報】主編黃頌傑向記者表示。【武漢大學學報】常務副主編葉娟麗也認爲,與其在傳統模式與陳舊體制下苦苦掙扎,不如現在就當機立斷,主動解困。 但出路在哪裡?名刊工程繼續發展的前途是什麼?高校學報面臨抉擇。 連結: 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名刊建設工程入選期刊 第一批入選11家,於2003年12月公布:1、【北京大學學報】;2、【文史哲】(山東大學);3、【南京大學學報】;4、【中國人民大學學報】;5、【復旦學報】;6、【北京師範大學學報】;7、【思想戰線】(雲南大學);8、【廈門大學學報】;9、【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0【南開學報】;11、【陝西師範大學學報】。 第二批入選8家,於2006年7月公布:1、【武漢大學學報】;2、【華東師範大學學報】;3、【浙江大學學報】; 4、【求是學刊】(黑龍江大學);5、【廣西民族大學學報】;6、【當代經濟科學】(西安交通大學);7【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8、【華中師範大學學報】。 第三批入選7家,於2010年3月公布:1、【清華大學學報】;2、【外語教學與研究】(北京外國語大學);3、【政法論壇】(中國政法大學);4、【中央音樂學院學報】;5、【四川大學學報】;6、【蘭州大學學報】;7、【南京師大學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