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书库,工作人员正在清点民国文献数目。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因为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民国时期文献正是以文字记录了中国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民国时期文献,特别是革命文献,是对历史的继承,对民族的负责,是我们的神圣使命。” 断层危机初显: 最脆弱的馆藏文献 1911到1949,短短38年的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而特殊的一环。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日战争……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接连发生,古今、东西思潮交汇碰撞,在语言文字、政治、法律、历史等学科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而记载印证着这些的民国文献,却正在急速老化、损毁,面临消失。“再不保护,我们的民族历史将面临断层的危险。”周和平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表示,“国图曾就民国文献的破损程度进行过抽样调查,874册书,破损率100%,其中,严重破损的比例占到样本总数的54.78%。” 据了解,民国时期纸张的一般寿命是50至100年,大大低于“纸寿千年”的宣纸。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民国书籍的保存难度要远远高于古籍善本。据国家图书馆文献保护部副研究馆员周崇润介绍,民国时期正是手工造纸向近代机械造纸和印刷阶段过渡的时期,造纸材料混杂,制浆工艺落后,用纸多为酸性化学浆纸,质量差,极易老化。而古籍所用的宣纸大部分采用植物纤维制作,纸张呈中性或碱性,并且在制作时就考虑到了防虫、防蛀等问题,加入了中草药成分,成书一般还有函套在外保护,因此保存相对要好得多。 此外,民国书籍的装帧多为简装,由于工艺落后,目前国图所藏的88万册民国文献中,书脊、装订破损严重的书籍比比皆是,残破、掉页的情况也很多见。 与国图的情况类似,民国文献馆藏较为丰富的天津图书馆、重庆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也都面临纸张酸化、老化严重,缺乏韧性,大量图书变碎掉渣的情况。“整本完整的图书很难寻觅,据我们抽样调查,民国文献尤其是抗战文献,破损率达90%。有相当一部分已不具备阅览条件。”拥有民国时期出版物76611种、177621册的重庆图书馆在给记者的回函中如是写道。 天津图书馆所藏民国时期中文书籍的破损率也在2/3以上。“日文书和西文书以及各种期刊还略好,报纸,尤其是经微缩(翻动)过后的报纸(原件),已经碰都不敢碰了。”天津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副主任季秋华告诉记者。 保存条件堪忧:仍按普通图书对待 其实早在2005年,国家图书馆就召开过新闻发布会,称馆藏民国文献破损严重,呼吁尽快加强对民国文献的抢救和保护,各地图书馆对于民国文献不易保存的特性也了然于胸,然而由于资金、场地所限,时至今日,大部分民国图书仍裸露放置在非恒温恒湿、不避光、不防尘的地上书库中,与当代普通图书“享受同等待遇”。在一些革命老区和基层的图书馆里,保管条件甚至更差。这也是周和平担忧民族历史出现断层的主要原因之一。的确,民国文献既非古籍善本,又非当代重要出版物,国家也没有做出过相关规定和要求,因此目前对于民国文献的保护,大多数图书馆仍处于一个自发自觉的阶段。 在国家图书馆,记者被获准进入放置民国文献的书库。一位身着蓝色工作服的馆员,正小心翼翼地将工作台上的民国书籍装进一个个纸袋。她手边的书,纸张大都呈黄色,有的甚至接近黄褐色,大部分书的书脊都已不同程度破损,许多书的边缘参差不齐,并不时有纸屑脱落。旁边的纸箱中,放置着不知是哪本书上掉下的残页和碎片。“你看,这些书都是酸化比较严重的民国书,我们现在是用脱酸纸袋将它与外界隔离,延缓酸化,这种纸袋的材质是中性纸,比较硬,也便于存放一些散页、脆化严重的书。”国图典藏阅览部主任王志庚解释道。放眼望去,偌大的书库中,林立的书架上密密麻麻地码放着许多这样的纸袋,令记者在感叹馆员们巨大工作量的同时,也痛惜起那些受损严重的民国书籍。“你也看到了,这个书库并不是恒温恒湿的,地下书库的面积太小,在现有的条件下,也只能先采取这个办法了。”王志庚无奈地说。 天津图书馆的书库条件则更差一些,这个位于图书馆四层的书库,不仅非恒温恒湿,甚至连暖气、空调也没有。大批的民国书籍就直接裸露放置在铁质的书架上。许多书的书脊都已破损,有个别损毁严重的书籍被装在普通的牛皮纸袋里或包裹在报纸中。在书库的另一端,是一个个码放整齐的牛皮纸盒,据称都是做过微缩的民国时期报纸原件,记者随意取下一盒,拂去尘土,打开盒盖,这份天津名报《益世报》的合订本纸张已经完全变脆,稍一触碰就成片掉落,实在令人心痛。“我们这儿藏书环境有限,大家也都在想办法尽量改善。到2012年新馆建成,就会有恒温恒湿的书库了,听说那都是按文物库房设计的。”季秋华说。 历来因名人藏书而闻名的南开大学图书馆,也有不少民国文献,许多还十分珍贵,如南开经济研究所的一系列收集和调研各地物价的文献,再如解放前海关进出口贸易的全本记录等。目前,这些文献也是在非恒温恒湿的普通书库中裸露保存。而存有48万余册民国文献(包括图书、期刊合订本、报纸合订本)的上海图书馆,目前其相关书库也尚未做到恒温恒湿。 采访的几家图书馆中,民国文献的馆藏条件上,目前只有重庆图书馆能够达到常年恒温恒湿,并配有缓冲间、保温门、双层隔热保温玻璃等。作为以大量民国时期政府出版物和内部资料为特色馆藏的图书馆,重庆图书馆这个民国文献“大户”的先行一步,让人生起些许欣慰。 珍贵文献濒危:保护与借阅孰先孰后 采访中,记者也曾进入过几家图书馆放置古籍善本的书库,相对来说,条件均比民国文献好很多,有防尘的玻璃书柜,也有专用的函盒,温度、湿度均较为适宜,一些库中还能嗅到用来防腐的檀香味。由于“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实施,近年来各图书馆都将古籍善本的保护看做头等大事。事实上,民国文献不仅保存难度高于古籍,其珍贵和不可逆性也不输古籍善本。 据知,这一时期的文献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个领域,包括了政府公报、法律规范、名人手稿等文献资料和大量文学作品,同时还保存了民国时期出现的老照片、海报、电影及唱片等当时新的出版形式,历史和学术价值都很高,正有待于开发。 其中,不乏一些还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如国图藏有的陈望道翻译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巴黎中国旅欧总支出版、邓小平刻印蜡版《少年》月刊,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鲁迅、郭沫若、陈独秀、闻一多等名家的著作、日记、书信等手稿。再如重庆图书馆藏有的民国时期各级政府相关文献、国民党要人传记资料以及大量未公开出版的油印本内部资料等。天津图书馆则藏有不少民国时期稀见图书、报刊,如全国独藏的1930年出版的蒋方震等写的《孙子浅说》、1923年宪法研究会出版的《宪法论丛》、1904年至1911年出版的直隶《教育杂志》、梁启超主编的《庸言》等;而八国租界遗留下来的外文图书,以及完整的日本图书馆所藏图书,则是天津图书馆民国书的另一个特色。 这些珍贵的史料,在当前“民国热”的背景下,越发显得稀有和重要,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不可小视。 然而,由于保存问题,读者已经难以看到民国文献的原本。“每次读者用完,阅览室都能扫出一堆碎片,文献也常常出现掉页,读者自己都心疼。到底该不该借,这是我现在最大的困惑。”王志庚直言,国图目前民国文献的需求量很大,一边是读者希望看到原件的迫切,一边是文献一触即碎的脆弱,两者之间很难达到平衡。“国图做完缩微和数字化的民国文献现在大约是60%到70%,原则上,这些文件不再提供原件阅览,但读者往往最希望看到原件,有时甚至会因此向工作人员‘发难’。对只能提供原件的,我们其实也很心痛,明知道借出去就会(对文献)有伤害,也只能硬着头皮给读者。”王志庚说,尽管国图已将民国文献全部合流入保存本库,但仍有相当部分不得不提供原件阅览,许多原件提供一次之后就不能够再使用。 天津图书馆和南开大学图书馆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季秋华告诉记者,越是珍贵稀有的特色文献,越受到读者的青睐,多年来天津各大专院校师生、社科研究者及企事业单位从事课题研究、撰写史志、开展纪念活动,都离不开这些文献。虽然馆藏民国文献已有1/3经微缩处理,但整个图书馆内仅有一台微缩阅读器,且常常出现问题,还是不得不向读者提供原件。作为高校图书馆的南开大学图书馆,其主要任务是为学校师生提供科研便利而非藏书,因此无论多珍贵的民国文献,都是直接提供原本。“看完就是一地碎片,我们当然也心疼啊!但不提供不行,人家可以马上就告到校长那里,说你妨碍学术研究。”南开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部主任张伯山无奈地说。 脱酸迫在眉睫:盼望成立全国性保护中心 据了解,除原生性保护条件较差以外,文献存量不清、分布与保管状况不明,出版利用不够,尤其是再生性保护进展缓慢,也是民国文献保护中仍存在的主要问题。周和平在政协联组会上透露了这样一组数据:“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联合全国20余家公共图书馆进行微缩拍摄,国家每年投入300万元,历时10年,仅拍摄125541种6000余万拍,远不及损毁速度”。由于条件所限,各大图书馆目前对于民国文献的保护,主要还集中于影印、微缩、数字化等再生性保护方式,最为迫切的脱酸等原生性保护还“尚未启动”。 据周崇润介绍,文献纸张的酸化是纸张老化变质的主要原因,纸张酸度对纸质文献寿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根据国图此前完成的“馆藏纸质文献酸性和保存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课题研究成果,在国图收藏的各历史时期文献中,民国文献的酸化和老化是最严重的。目前,这些纸张的酸碱度平均值低于4.5,因此,对珍贵民国文献脱酸已经是迫在眉睫。 “应该说,对民国文献进行原生性保护难度是比较大的。古籍一般是筒子页,采取单面印刷,即使破损严重,也可以用托裱的方法在背面修补,而民国书大部分是双面印刷,没法采用传统办法修补。”已在国图从事古籍修复保护工作30年的周崇润认为,当前保护民国文献,首先就是脱酸和加固处理。“用脱酸纸袋,可以减缓书籍的酸化速度,但要进一步去酸,就要使用专用的仪器和设备。”周崇润透露,国外已经应用这样的技术一二十年了,已有一套较为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比如使用无机溶液或水进行浸泡去酸、用气体熏蒸脱酸等等,但价格比较昂贵。处理一本书的费用一般是几十美元,上马全套设备至少要3000万元人民币,还不包括今后仪器、化学药品的损耗费用。”尽管昂贵,但目前对于酸化的纸张,确实没有更理想的修复方法。 “我们的建议是,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民国文献保护修复中心,将珍贵的民国文献筛选去重后集中到一起保存修复和数字化,这样既可以避免各地重复建设,也有利于民国文献的保存保护。各地不具备条件的图书馆,可以以托管的形式将书送到全国中心保护。”王志庚说。 上海图书馆、重庆图书馆也发出了同样的呼声。 一直致力于研究民国文献修复技术的上海图书馆表示,民国文献纸张状况较差,目前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进行保护和修复,亟须组织专家研究,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纳入文物保护范围,明确库房环境要求。他们盼望能加强新技术、新设备在民国文献保护修复工作中的运用,同时希望国家建立民国文献保护修复信息交流机制,指导各馆开展工作。“由于文献脱酸处理价格较贵,建议由国家投资,在各地建立处理中心,供各馆共同使用。” 重庆图书馆则表示,目前在民国报纸数字化、人才培训和管理系统维护上均资金不足,尤其是缺乏高水平专业人才,他们也期待尽快开展民国文献普查,号召基层单位及其他系统文献收藏单位共同保护民国文献。 参照已有做法: 期待开展“民国文献保护计划” 图书馆承担着“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责。近年来陆续实施的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等重大文化项目,均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保护成果。因此,就民国文献的保存保护问题,在今年全国政协会上,周和平委员提交提案,建议国家推动方面参照“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做法,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纳入“十二五”规划,作为文化重点专项,尽快启动实施。 周和平建议的具体做法包括: 开展全国性文献普查。在普查的基础上,形成《全国民国时期文献联合目录》;同时,做好民国文献定级工作,形成《国家珍贵革命文献名录》和《民国时期文献分级名录》。 加大保护力度。引进国外脱酸处理技术;对列入国家名录的珍贵文献进行脱酸与修复;建立标准库房,改善保存环境;加快缩微及数字化进程;策划选题,加强整理与出版工作。 加强海峡两岸的合作与交流。在对海外民国文献调查的基础上,开展面向海外和民间的文献征集工作,以促使文献实物的回归和缩微与数字化成果的回归。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民国时期的文献全面记载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记载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历史,也记载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巨大变化,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巨大的现实意义。因此,一定要尽快全面开展民国文献的抢救和保护工作,避免文献历史出现断层。”周和平委员表示,不日他就将和有关专家赴各地图书馆对民国文献现有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并将全力推动促成民国文献保护计划的尽快实施。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