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 21日上午10時,隨着中和韶樂奏響,一位身着龍袍、體格魁梧的『皇帝』緩步從日壇公園內的圓壇西門走來。他率領着十餘位大臣緩步登上祭日圓壇,行初獻禮、亞獻禮、終獻禮。盛放祭品的器皿都是紅色的,象徵太陽的顏色。 祭祀活動包括鹵簿儀仗、樂舞和祭壇禮儀三部分。64位樂舞生在拜壇下面相繼跳起武功舞和文德舞,分別表示『武得天下、文治天下』的含義。 活動主辦方、市朝陽區文化館館長徐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此次祭日典儀基本按照『清代祭日典儀』,還原了當時的服裝和道具等。 據介紹,祭日的音樂為雅樂,由金、石、絲、竹、土、木、匏、革等八種材料製成的16種樂器演奏。演奏者手中的64件樂器全部根據史料記載專門定製的,雖然部分樂器已經失傳,但尺寸、顏色在文獻資料上都有記載,工作人員儘量還原歷史。 祭日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祭禮之一,在規模上雖比不上祭天,但儀式也頗為隆重。現存祭日壇始建於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大明神』(太陽)的地方。 據史料記載,『祭日』於清朝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後逐漸消亡,至今已中斷了160多年。此次祭日典儀於20日進行了一次先期綵排, 徐偉說,20多年前,朝陽區文化館曾想復原『日壇祭日典儀』,並做了大量史料搜集和基礎研究工作。徐偉還建議,將『天、地、日、月』四大祭祀活動打包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申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