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廣大考生關注的自主招生考試已經進入面試階段,許多學生和家長對剛剛舉行過的筆試試題仍然懷有強烈的興趣。為此,我們專門採訪了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副校長、語文特級教師沈獻章,請他介紹『北大系』和『清華系』自主招生作文的特點。 『北大系』難在審題和立意 『北大系』自主招生聯考的作文題是【無盡的遠方和無數的人們】。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副校長、語文特級教師沈獻章認為,這個題目有些難度,不太好寫。 沈獻章說,說它難,難在審題和立意兩個方面:從審題上說,『無盡的遠方』和『無數的人們』兩方面都要寫,只寫一面,有失偏頗。從立意上說,無數的人們要追求無盡的遠方,遠方是什麼? 沈獻章認為,無盡的遠方有象徵意義,它是夢想,是目標,是理想的家園。到無盡的遠方去尋找什麼?實際上是尋找理想、夢想。 沈獻章說,無盡的遠方,從空間的角度上講,近一些的目標是從自己的家門到省會城市,遠一些的目標是到北京、上海、深圳這樣的大都市,更遠的目標是到國外,到全世界――尋找夢想。無盡的遠方,不僅是現代人的追求,千百年來,人們一直是這樣做的。 無盡的遠方是朦朧的、不確定的,遠方的道路也充滿艱辛,充滿危險,但遠方仍有其吸引力、感召力,誘惑着人走出家門。所以,古往今來,人們前赴後繼,走出家門,都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儘管絕大多數人並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有的甚至客死他鄉,但人們不會停下追求的腳步。 然而,人們在尋找追求自己夢想的過程中,無論走多遠,無論是否實現夢想,都有思念家鄉的情結,朝思暮想,魂牽夢縈。但回到家後,又覺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家鄉不是我的理想家園。於是,離家、歸家,再離家,再歸家,離鄉的漂泊慾念和歸家的故鄉意識深刻地交糅成一個永遠的人生悖論。如果能在文章中挖掘出人類內心深處這一本質的矛盾的狀態,會是一篇好文章。然而對於沒有多少生活體驗的高三學生來說,很有難度。 沈獻章提醒,文章不能空洞地談一些道理,必須聯繫一些實際。如魯迅『走異路,逃異地,尋求別樣的人們』,從紹興的三味書屋到南京的江南水師學堂,是為了中國的強大,走『實業救國』之路;從南京的江南水師學堂到日本的仙台學醫,是感於『東亞病夫』之弱,走『醫學救國』之路;從日本回到中國,是他不滿於一些中國人外受侵略卻一臉麻木的神情,立志拯救中國人的靈魂,改醫學救國為文學救國。魯迅這樣不斷地走出家門,不斷地尋求自己的目標,不是為了自己升官發財,而是把自己的理想與祖國的命運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再如周恩來、鄧小平等許多革命領袖,年輕時就走出國門,到歐洲尋求馬克思主義真理,尋找療救中國的良方。他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為了國家興旺和民族振興。如果將文章引向這種聯繫,那麼,文章主題要深刻得多,文章的格調也高得多。(本報記者 王慶環) 『清華系』切入容易深入難 『清華系』自主招生聯考的作文題是這樣的: 綜合判斷國際國內形勢,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既面對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對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我們要增強機遇意識和憂患意識。有人說,憂患意識包含危機意識、預見意識、防患意識、責任意識、使命意識。中華民族有憂患意識傳統,不過有時濃有時淡,有人有有人沒有,有人認為領導要有群眾可以沒有,有人認為精英要有普通百姓不必人人都有。 你對憂患意識是怎樣認識的?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想和認識。 『考查內容溫和、平穩、適中,不偏不難,沒有偏題、怪題、難題,學生有話可說。』是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副校長、語文特級教師沈獻章對『清華系』閱讀與寫作(中文部分)試題的總體評價。 但沈獻章說,儘管整張試卷絕無『超綱』的內容,他仍強烈地感到,『試卷形成了階梯式的難度。切入容易,深入難,真正要得高分並不容易。』 他說,閱讀與寫作對考生的能力以及知識點的考查並不是只有參加競賽的考生才能做出來。在一個半小時裏,完成試卷文字量的閱讀及不少於800字的寫作,應該不緊不松。 對於古代詩文閱讀部分,沈獻章說,試題所選取的作品出自中學生非常熟悉的詞人辛棄疾,這顯然會讓考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突兀感和陌生感;而有關【南齊書・良政】部分的斷句,則很有北京特色。『北京的高考語文試題中也考過文言文斷句,不過要斷得非常準確也不容易,且斷句是文言文最基本的考查,其他省份的考生也不會陌生。』沈獻章對此給予肯定。 至於最受關注的作文題,沈獻章首先感覺,這個作文題應該是考生比較熟悉的話題,人人有話可說,甚至可能會有學校平時寫過。他說,這個題容易把文章寫平淡,要寫得有思想性不容易。 『「憂患意識」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諸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名言警句,因此這篇作文並不難。而且試卷中給出的材料和解說,已對考生提供了一定的寫作思路,雖然考生在寫作時也可採取逆向思維,認為不必擁有憂患意識,但我認為參加這次考試的人都是中國未來的棟樑,「不應該有憂患意識」的思維還是不恰當的。』沈獻章分析說。 沈獻章特別指出,寫『憂患意識』,需要考生多關心時事,多關心生活。想要深入地論述,需要學生平時豐厚的材料積累。 沈獻章最後說,判斷一個作文題是否是好題,要看它的開放性和限制性結合得好不好。『這個題既有開放性又有限制性,應該算個好題。』(本報記者 豐 捷)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