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將災難轉化爲進步力量――海原地震博物館參觀記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1-3-16 00:00| 發布者: 買櫝還珠| 查看: 1501| 評論: 0|原作者: 莊電一|來自: 光明日報

摘要: 歷時兩年興建的海原地震博物館,終於在海原大地震發生 90 周年之際開門迎客了。 作爲曾爲興建博物館呼籲過的記者,我應邀參加了紀念活動並有幸成爲第一批參觀者。 ...

歷時兩年興建的海原地震博物館,終於在海原大地震發生90周年之際開門迎客了。

作爲曾爲興建博物館呼籲過的記者,我應邀參加了紀念活動並有幸成爲第一批參觀者。

海原大地震,發生在19201216,震級達8.5級、烈度達12度,是我國有文字記載以來震級最大、烈度最高、波及範圍最廣、震害最慘烈的地震之一。雖然過去90年了,但海原大地震留下的遺址、遺蹟仍然歷歷在目。這些遺址、遺蹟,是極爲難得的地震地質資料,對研究斷裂帶活動規律更是具有不可多得的價值,因此被眾多專家譽爲地震研究『活的實驗場』。而在海原境內及周邊地區形成的地震文化,既豐富多彩,又頗具特色,也值得深入探究。

爲充分利用這些資源,有效開展地震研究、地震災害評估、普及防震減災知識、做好應急救援工作,也爲當地增加一個頗具科技內涵和觀賞價值的文化景點,寧夏有關部門決定在海原縣舊城區興建多功能、公益性的海原地震博物館。

博物館分三期建設,包括海原地震紀念館、海原大地震紀念碑、緬懷廣場和紀念牆、地震模擬廳、世界地震博覽廳、抗震救災指揮大廳、學術研討廳、展示紀念廳和地震科普教育廳等。現在建成的是海原地震紀念館。

呈現在記者面前的海原地震博物館,是個不規則的建築物。走進紀念廳,首先看到的是沙盤模型,上面生動地展示了237公里的海原地震活動斷裂帶及11處地震遺址。而一口明代古鐘上的銘文,清晰地記載了當時地震的狀況,反映了海原自古多地震的歷史。

記者看到,一件件歷史資料,一幅幅地震圖片,一個個地震實物,一台台地震儀器,一本本研究專著,分別從不同側面復原了地震慘狀,展示了歷史原貌,介紹了科研進展,宣傳了科學防震知識。有些展品難得一見,十分珍貴。其中,有關海原大地震的考察資料和研究專著蔚爲壯觀,凝聚著幾代科技人員的心血和智慧,尤其令人讚嘆。

記者明顯感到:富有創造精神的海原人民,正在將災難轉化爲財富,書寫新的歷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