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當前社會「優質教育、醫療資源總量不足、分布不均」的問題,並強調「堅持優先發展教育」。』對此,原中山大學校長、廣東省科協主席黃達人代表十分認同。 黃達人代表上兩會前,與六七位國內著名大學校長書記進行了深入交流,形成了一些共識,他說,大家認為最近十幾年來,是中國高等教育飛速發展的時期。正如報告所提出,我國正在『加快重點學科建設,加快建設一批世界一流大學』。以前,我們與國外大學交流,是做學生,現在更多是做同學。 在交流過程中,黃達人和校長書記們十分關注【教育規劃綱要】,認為【綱要】提出了很多很好的理念,例如現代大學制度、大學治理結構等。對於如何落實綱要、推進改革?黃達人有三點建議:一是從大處着眼,從小處着手。先搞清楚高等教育領域一些重大問題的方向和目標,再考慮細節問題和操作性的問題。二是在思考這些問題時,應組織對這些問題有深入研究的專家來研究並制定一套或者幾套改革方案和路線,並做試點和探索。三是在形成文件時,宜多制定一些指導性政策,少一些指令性文件。 具體而言,黃達人舉了個例子――關於專業設置。【高等教育法】規定『高等學校依法自主設置和調整學科、專業』。對這一問題,剛剛受聘為教育部學科發展與專業設置委員會主任的黃達人謙虛地說,自己在認識上比較模糊。他說,對於『自主』至少有兩種理解,一是高校擁有任意設置專業和確定名稱的權力,二是在國家頒布的專業目錄下,高校有自主選擇設置專業的權力。黃達人傾向於第二種理解,但他又認為,應加上一條:隨着時代發展,允許高校申報新的專業。(本報記者 吳春燕 人物素描:郭紅松)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