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展覽【復興之路】將於
【復興之路】大型展覽 2007年3月動工,2010年底竣工,2011年3月恢復開放,國博改擴建工程從立項批覆、完成深化設計到工程施工,再到全面竣工,都是在國家『十一五』規劃期間完成的,是黨和政府在『十一五』時期推出的一項重大文化惠民工程。改擴建完成後的國博建築面積近20萬平方米,是原來面積的3倍,成爲世界上建築面積最大的博物館。 1959年10月,原『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作爲建國十周年十大建築之一建成,但是受到當時經濟條件的制約,它們與遙遙相對的人民大會堂在建築體量上相差甚遠。此次改擴建充分考慮到原建築在人們腦海中形成的特定印象,在方案設計時非常注重與原建築風格的一致性,新老建築形成有機結合。 觀眾從博物館的正門即西門進入,就到了『西大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著名雕塑家曾成鋼先生用砂岩創作的大型浮雕【愚公移山】,長 站在西大廳中央,可以清楚地看到南北長 走上十級台階的平台,就來到【愚公移山】巨幅石雕下方,透過7扇開啟的銅門,不遠處的天安門廣場和人民大會堂清晰可見。南北兩側的樓梯猶如敞開的臂膀,迎接八方來客,寓意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博大與包容。 穿過西大廳,就來到了2000平方米的中央大廳。中央大廳南北兩側分布著4個裝飾典雅的國賓廳,分別以木、磚、銅、石爲裝飾材料並依此命名。 整個建築的東部二層是觀眾互動體驗區,分影視、戲劇、音樂、美術、實驗和製造六個門類,開發了數十種適合不同年齡和情趣觀眾需求的體驗項目。 擁有獨立劇場和影院,是國博館新館的一大特色和亮點。在地下一層區域有一個近800個座位的劇場,一個近300個座位的學術報告廳(兼作數碼影院),以及一個600平方米的演播室。 國博新館展廳總面積達6.5萬平方米,49個800―2000平方米的展廳均勻分布。新國博不僅有著世界一流的硬體設施和功能設置,還爲公眾提供了大量高品位的歷史和藝術類題材的展覽和相關文化休閒服務。該館將通過【古代中國】和【復興之路】兩個基本陳列,全面、藝術、形象地展示中華文明的歷程和現代化建設成就;以【中國古代青銅藝術】、【中國古代瓷器藝術】、【中國古代玉器藝術】、【中國古代書法繪畫藝術】等專題展覽的方式展示館藏精品文物;以交流合作辦展的方式展現中國各地的特色文物、重大考古發現和濃郁的民族、民俗文化;還將通過借展、交流展等多種方式展示國際間不同的文明類型和藝術創造。 作爲國家博物館改擴建工程竣工的第一個基本陳列,【復興之路】展覽 在此次復展前,國博又對它進行了精心修改。比如,爲了避免呆板和教科書式效果,代之以博物館的特有手法生動展現歷史,陳列除採用了大量珍貴文物、歷史照片外,還立足於陳列主題的需要,以雕塑、油畫、國畫、場景、復原、沙盤、電動圖表、模型、零距離觸控螢幕、電子翻書、高清全息投影等多種手段,突出對重點內容的表現,增強內容的表現力和視覺的衝擊力。 陳列以『以人爲本』爲理念,注重爲觀眾提供優良服務。包括增加了觀眾的參與及互動項目,如:零距離觸控螢幕的設計,互感式電子翻書,及長征展區的感應地面設計等。同時,注意採用環保材料製作施工,體現了人性化設計理念。 國博新館實行基本陳列免費不免票的制度,【復興之路】展 據悉,繼【復興之路】後,國博還將在3月份陸續推出6個專題展,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