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善而固執之』,追思會上,學者們頻頻提及何茲全最愛的這句話。『固執』於自己選擇的『善端』,正是何茲全爲人、爲學、爲師的最好寫照。 守學術之『善』――『唯物史觀不會被淘汰』 在北師大歷史學院教授陳其泰眼中,何茲全是一個視學術爲生命的人,始終堅持在唯物史觀前提下研究歷史。『先生常說,「我之所以有今日,是比別人早一點接受了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結果」。對於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他始終充滿信心,不改其志。』 『辯證唯物史觀使人聰明』。這是何茲全津津樂道的『秘訣』。在此前提下,他繼承中國史學傳統,並吸收西方史學方法,在史學領域建功卓著,其中最有影響也給他帶來最多坎坷的,當數『魏晉封建說』。 中國社科院歷史所研究員張弓對何茲全堅持『魏晉封建說』的勇氣記憶猶新:『1958年的一天,我第一次聽先生講課。在當時的大環境下,這種分期說是很敏感的,而先生講起自己的觀點氣定神閒,只擺事實,不加評論,但你分明感覺得到他對學術立場的堅持。』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孫家洲教授也認爲,雖然『魏晉封建說』產生了一大批有影響的學者,但如果將其發展分爲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重要成果問世的,首推何茲全。即使在其90歲高齡之後,還爲此發文呼籲,令人感佩。 守人格之『善』――『愛國一書生』 愛國一書生,這是何茲全對自己的稱謂,其背後的故事早已爲學者們銘記於心。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先生面臨著留在美國、回到祖國大陸、去台灣史語所的三重選擇。最後他毅然回來了。他說,是「祖國」二字的神聖把他召喚回來的。』北師大歷史學院教授劉家和說。他親眼目睹了何茲全回國後一個時期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但即使是在那時,何茲全也始終沒有後悔過。 因爲愛國,所以何茲全格外注重把研究與國家需要結合起來。北師大原黨委副書記鄭師渠回憶,何茲全常說一句話――『我一生治學都是緊貼國計民生的,因爲唯物史觀告訴我,必須堅持抓重大問題。』 『何先生有大氣節,在小事上也有君子風,自律很嚴,是我們做人的榜樣。』韓山師範學院原院長薛軍力說,何先生從不輕易麻煩別人,哪怕是學生。一次他病體不便,托自己辦了一件小事,卻一直感到歉疚,每次見面都表示感謝。出去開會,他總是樂呵呵地和一群後輩同桌吃飯、同車而行,從不接受『特殊照顧』。 守師道之『善』――『愛吾師,尤愛真理』 何茲全對於老師傅斯年的敬愛,在學界傳爲佳話。 『有這樣一個故事:何先生赴台灣大學訪問,拜謁傅斯年墓。幾人漫步傅園中,忽然下起大雨,待離去,卻不見了何先生,四處找尋才發現,他正淚流滿面地跪在傅斯年墓前。』中國社科院研究員陳勇回憶。爲了報謝師恩,十年前,何茲全以九十高齡主持編訂了恩師著作【民族與古代中國史】。有趣的是,在該書前言中,他也對傅斯年的觀點局限性作出了冷靜的批評,並寫下了『吾愛吾師,吾猶愛真理』的話語,『請求』老師在天之靈的諒解。 『愛吾師』的何茲全,也用這種愛潤澤著眾多年輕學子。山東聊城大學教授馬亮寬回憶,當【民族與古代中國史】一書出版後,出版社給了何茲全一筆稿費,他說:『我怎麼能拿自己老師的論文賺錢!』實在推不掉,他就把這筆錢捐給了聊城大學傅斯年研究所,設立了貧困研究生獎學金。北師大歷史學院教授郭小凌也『揭發』了一個充滿愛心的秘密:多年來,何茲全一直堅持給學院貧困生以資助,並要求『不許公開』。而請年輕教師到家裡改善生活、把珍藏的資料借給師生們研究、鼓勵提點、獎掖後進……諸般『小事』,難以盡述。 【光明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