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盤點2010博物館:社區博物館未來10年最具潛力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1-1-11 00:00| 發布者: 家鄰| 查看: 1449| 評論: 0|來自: 中國文化報

摘要: 12 月 21 日 ,全國文物局長會上提交討論的【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建議稿)】提出,要在未來 5 年完成 5 個『 100 %』。其中,與博物館有關的 100% 是每個地市級以上中心城市擁有一個功能 ...

1221,全國文物局長會上提交討論的【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建議稿)】提出,要在未來5年完成5個『100%』。其中,與博物館有關的100%是每個地市級以上中心城市擁有一個功能健全的博物館,每個少數民族的文化遺產和民族文化都能通過博物館的形式得到全面保護、展示和研究;同時,國有博物館一級文物的建帳建檔率達到100%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後一年,過去5年,全國文物系統博物館達到2050個,新建、擴建重點博物館200余座,經文物部門註冊登記的民辦博物館達328個。梳理2010年博物館熱點,我們會看到民辦博物館、上海世博會、兩岸合作、博物館之城等熱詞,它們共同勾勒出了一個生機勃勃的2010博物館事業圖景。

民辦博物館: 迎來良好發展勢頭

  2010129,文化部、財政部、國家文物局等七部門聯合下發了【關於促進民辦博物館發展的意見】,意見指出,將加強扶持,爲民辦博物館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其中包括規範民辦博物館准入制度、切實幫助解決民辦博物館的館舍與經費保障問題、加強對民辦博物館的專業指導和扶持等內容。

  諸多扶持政策從另一面指出了近些年我國民辦博物館所面臨的問題。中小型民辦博物館難逃資金困局,大型民辦博物館難以獲得與國有博物館『一視同仁』的待遇。不少民辦博物館館長表示:『雖然從中央到地方出台了很多「一視同仁」的規定,允許非公有資本依法運營文物收藏和仿製品開發等業務,但是民辦博物館實際上並沒有獲得同等的地位,比如徵集方面,沒有藏品徵集權;藏品流通方面,不能有價調撥,民辦博物館向國有博物館借展手續也相當繁瑣。』另外,民辦博物館的政策無法連接、配套,直接導致了不少民辦博物館處於無證經營的邊緣狀態,如據上海收藏欣賞聯誼會統計,在上海僅家庭博物館就達120余家,而在上海民政部門登記註冊爲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民辦博物館總共只有15家。究其原因,很多民辦博物館均無法達到【博物館管理辦法】中有關成立非國有博物館的規定,『政府對於私立博物館的審批要求過於嚴格,基本是按照國有博物館的要求來辦私立博物館,使得大多數私立博物館無力註冊。』有民辦博物館館長表示。

  在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的大背景下,民辦博物館發展是公民文化需求增長的必然結果。因此,民辦博物館亟待提高自身的專業化水平。201011月,在由國家文物局組織召開的全國民辦博物館成都論壇上,與會代表根據成都建川博物館聚落的建設和營運實踐,總結出促進民辦博物館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路徑是整合資源、集群發展、發揮集約效應。論壇上通過了【全國民辦博物館發展成都倡儀】,充分表達了民辦博物館加強專業化建設,辦好一批高水平民辦博物館的心聲和共識。

上海世博會: 7300萬參觀人數

  從511031,爲期半年的上海世博會無疑是本年度我國一大盛事。在這個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爲主題的博覽會上,世界各國展示了自己最奇思妙想的設計、最古老的文化、最先進的科技理念和最動人的藝術成就,而7300萬的參觀人數充分證明了這種超大型博覽會的成功。

  在世博會結束之際,國際博物館協會第22屆大會也隨之在上海召開,與會專家認爲,博物館作爲一種全球性的文化設施,在現代化和全球化的浪潮洶湧而來之時,正肩負著許多與傳統意義上博物館完全不同的使命。上海博物館館長陳燮君表示:『博物館以往只是單純地收藏、展示藏品。而當今世界,全球博物館都在致力於社會和諧、推動跨文化的對話,以及促進人類的「心靈溝通」。』

  陳燮君認爲,在當今經濟、社會、文化全球一體化的大背景之下,博物館更應該利用展覽和文物展示,推動全球跨文化的對話與交流。同時,還必須進行科技創新,以維護公眾的『文化權益』。眼下,全球博物館正經歷著『高科技』革命,包括利用科技解密歷史、研究文物,以及對本國文化、文物進行最爲引人入勝的展示,這已經成爲當下博物館面臨的一項激烈競爭。本屆上海世博會就是現代博物館理念的最好呈現。

【富春山居圖】: 分離360年,終將合璧展出

  2009年,北京故宮和台北故宮進行了歷史性的破冰合作,在台北舉辦了『雍正王朝』大展。正是這次展覽開啟了兩岸文博界的合作。2010年,兩岸文博界合作在台北舉辦了『大清王朝展』『文藝紹興――南宋藝術與文化特展』,後者是台北故宮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借展,涉及大陸參展文物96件(組),分別由上海、遼寧、浙江、福建四地11家博物館提供。而今年3月,被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提及的分藏兩地的【富春山居圖】也將在分離360年後於明年6月至9月在台北故宮展出。

  鳳凰衛視執行總裁劉長樂在『南宋特展』的致辭中巧妙地將宋代詩人陸游的著名詩句『君詩妙處吾能識,只在山程水驛中』改爲『特展妙處君能識,正在兩岸通衢中』。其實,兩岸文物相互補充、合璧展出,台北故宮的藏品也能夠在大陸地區展出,這些正是兩岸人民共同的心願。

做一名博物館志願者

  『退休了,我會做一名博物館志願者。』年前在上海舉辦的全球博物館志願者開放論壇上,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此話一出就贏得了滿場掌聲,也讓更多人將目光投向了博物館志願者這一較少被關注的群體。目前我國博物館的發展速度很快,每年有上百所博物館誕生,但博物館專業人員卻供不應求,志願者的存在會爲博物館服務質量的提升提供不竭的動力,因此,促進博物館志願者隊伍建設也成爲當務之急。

  目前,社會上對博物館志願者的認識還存在不少誤區。其實,在歐洲或美國的博物館,志願者隊伍的主要力量是一些退休了,但有精力和興趣並願意爲社會做一些無償貢獻的人們。他們往往具備很高的才能和經驗,這對於博物館來說十分有價值。一些退休專家可以憑他們的才能,如修復、檔案整理、會計甚至是設計和編輯等專長爲博物館提供服務。目前,國內的很多博物館志願者往往只是提供簡單的接待與解說等服務。『其實博物館志願者完全可以像專業人士那樣參與到陳列布展等更爲深入的領域。』據世界博物館之友聯盟主席丹尼爾介紹,在建成於1956年的以色列博物館裡,志願者組織是博物館最主要的部分。這個志願者組織成立於1974年,現擁有360名志願者,遠遠超過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數量,每年爲博物館提供7.2萬小時的工作量,幾乎涵蓋了博物館工作的所有方面,從傳統的引導、信息諮詢到研究、修復以及管理和協助等。

社區博物館: 未來10年最具潛力

  作爲現代博物館理念的延伸,一種新型博物館――社區博物館正在逐漸升溫,各地一批社區博物館正初試啼音。以『保存生活記憶,傳承文化精神,服務社區民眾』爲主旨,社區博物館是對一個有歷史、有內涵的區域的文化進行整體保護的一種博物館實踐。

  然而,社區博物館得建設運營仍處於草創期,儘管有成功的案例,但不少社區博物館亟須解決場館、資金及藏品等問題。台灣文建會社區博物館專家鄭郁馨表示,單純的硬體、展品、資料的訴求還不足以凸顯社區博物館的精神內涵,它應該更強調文化脈絡的記錄、多元價值的呈現以及常態生活的關懷。社區博物館的建立,就是爲了讓社區居民打破傳統博物館建設的樊籬,去發現社區本身就是探索知識的殿堂,發現鄉土一磚一瓦中的奧秘。而參與福州三坊七巷社區博物館籌建的專家、北京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張杰教授則認爲,雖然社區博物館從設立概念到運營理念幾乎都是舶來品。但在未來的數十年中,最具影響力的博物館,將是在經營上能結合地方資源的社區型或生態型的博物館。

  【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建議稿)】提出,今後5年,將構建以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和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爲骨幹、國有博物館爲主體、民辦博物館爲補充的博物館體系。而根據財政部網站發布的消息,『十二五』期間,中央財政將按照中央要求,進一步增加大遺址保護、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革命歷史文物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經費投入,支持博物館陳列布展、藏品保護、文物徵集、安防消防等重點工作。2011年即將到來,博物館建設將進入另一個嶄新的階段。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