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作爲26所『推動建立健全大學章程,完善高等學校內部治理結構』改革試點學校之一,復旦大學近日正在起草的【復旦大學章程】引來各方關注。在元旦過後的第一個工作日,本報記者走進復旦大學,探訪章程起草始末。 近日,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稱,該校正起草【復旦大學章程】(以下簡稱『章程』),即將走上『立憲』分權的依法治校之路。在歲末年初,這成爲繼南科大招生之後的又一『給力』教育改革事件。復旦起草章程的想法始於何時?在復旦的學生 定好願景和使命,即使換了校長也不會變 『這幾天聯繫採訪的太多了。』 必須有一個十分明確的制度和規定,劃分和限定各種權力,包括校長的權力,『所以我們花了相當大的力氣清理校內各種規章制度,並且正在起草【復旦大學章程】。』他說,『大學的憲章就是大學的法律,把Vission(願景)和Mission(使命)定好,即使換了校長也不會變。』 校領導只是召集人,無投票權 對於這部被媒體熱炒的章程,復旦校園裡的學生反而表現得十分淡然。 4日,在復旦校園,記者隨機採訪的多名學生中,大多數表示不清楚此事。『看到新聞了,如果能真正實現,當然是好事。』復旦新聞學院一名大三學生說,『不過我不抱太大希望,只是希望牽扯到學生的都是具體的事情,有問題希望能找到負責的人。』 這名學生的想法其實也列入了楊玉良提到的改革之中,『按照「依法治校、民主決策」的原則,學校只管宏觀格局,具體的資源分配和項目,完全依靠人文社科、理工和醫學領域的專家。具體工作,由各個專門委員會負責。』另外,對於資源分配和項目的決策,校領導擔任召集人,但沒有投票權,真正有投票權的,是進入委員會的專家。 『這種資源的分配方式跟西方有些大學的資源分配理事會結構相似。』一位復旦講師告訴記者。 章程實施時間尚難確定 學生表現得淡然,而 他說,章程的實施時間難以確定,『可能一年,也可能兩年,希望越快越好。』至於起草章程的組成人員結構如何,方明表示不便於透露。 『自主權是很難逾越的障礙。』一位沒有透露姓名的校內人士稱。高等教育法早已明確規定高校擁有7項辦學自主權,包括制定招生方案、設置和調整學科專業、制定教學計劃、開展科學研究等方面。只是十多年過去了,這些自主權基本上都沒有落實,大學行政化毫無鬆動之態,反而日益強化。 楊玉良說,爲了推進改革,復旦也在爭取向教育部申請一些權力,例如自主招生、自主與海外合作辦學、自主進行學位管理和專業審批等,『一切改革都有其價值,但關鍵是怎麼改、怎麼改好。』 下級如何問責上級 復旦的改革,引起了很多業內人士的關注。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告訴記者,從目前楊玉良所述的部分章程內容看,情形並不樂觀。 劃分和界定各種權力,包括校長的權力,是制定章程的關鍵。『但問題是,誰來界定權力和責任?建立什麼機制落實這種界定的權責?誰來監督章程的落實?這些問題在立法時不加考慮,分權還將是口頭上的空話。』 『更值得注意的是,大學校長是由上級任命的,各種委員會的委員們都是校長的下級,下級如何問責上級?』 怎麼樣才能制訂出有效的大學章程?熊丙奇說,首先要調整好政府與學校的關係,其中包括調整撥款制度、遴選校長的專家委員會制度、建立決定資源分配的理事會治理結構,『這三方面理清了,才能保證大學的財政獨立性、辦學自主性和資源配置合理性。』 其次,還要實 『這個過程單純依靠大學自己的力量很難實現。』熊丙奇建議,復旦等26所高校可以借鑑南方科大的做法,『將章程提交學校舉辦者所在的同級人大常委會討論審議,這樣頒發後的章程才具備法律效力。而章程所制訂的各種制度,就成爲有法可依的法律文本,不會因爲學校領導換屆而變化。』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