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被稱作『中國民間口頭文學的四庫全書』的數據庫,內容將囊括中國民協成立60年以來組織全國民間文藝工作者所記錄、採集的所有民間文學文字和圖片資料,涉及地域包括全國各地縣(市、區、旗)和鄉(鎮、蘇木、街道),字數達8.4億。如此超大規模地、全面系統地將口頭文學資料進行數字化,在我國尚屬首次。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在啟動儀式上表示:口頭文學保護的前提是保存,而數字化保護是一種最好的保存方式。『中國口頭文學遺產數字化工程』計劃於2014年7月前,完成對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民間歌謠、史詩、諺語、謎語(包括燈謎)、歇後語、曲藝小戲等所有類別作品的數字化處理,並建立數據庫。與此同時,中國民協將繼續在全國徵集目前尚留存在各地基層文化機構和個人手中的民間文學資料,以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數據庫。工程將最終建成我國規模最龐大、種類最齊全、資料最豐富的民間口頭文學數字圖書館,人們可以通過瀏覽器在線閱讀和檢索,可以更大範圍內實現資源共享。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