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中華讀書報】盤點:2010年十大出版事件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0-12-31 00:00| 發布者: 休竹客| 查看: 1379| 評論: 0|原作者: 陳香|來自: 中華讀書報

摘要: 1. 新聞出版總署『一號文件』出台 助推新聞出版產業發展 1 月 1 日 ,新聞出版總署出台【關於進一步推動新聞出版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被稱為新聞出版業 2010 年『 ...

1.新聞出版總署『一號文件』出台 助推新聞出版產業發展

11,新聞出版總署出台【關於進一步推動新聞出版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被稱為新聞出版業2010年『一號文件』的【意見】,為總署繼去年出台【關於進一步推進新聞出版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後,為進一步推動新聞出版產業發展制定的又一個綱領性文件。『一號文件』的出台,再次彰顯了行政主管部門力推新聞出版產業發展的決心和力度,引起了行業內外的高度關注。

7000余字的【指導意見】首次為我國新聞出版產業所包含的內容進行了定義,包括:圖書、報刊等紙介質傳統出版產業,數字出版等非紙介質戰略新興出版產業,動漫、遊戲出版產業,印刷複製產業,新聞出版流通、物流產業等五方面內容。

【意見】提出了新聞出版產業發展的『五大目標』和『六大措施』。『五大目標』為:到『十二五』末,實現新聞出版產業增加值比2006年翻兩番;形成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骨幹企業;數字、網絡、手機等出版水平世界一流;建立現代出版物市場體系和現代傳播體系;扭轉新聞出版產品和服務的出口逆差狀況。

『六大措施』將為『五大目標』保駕護航。其一,拓寬非公有資本參與渠道,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業從事印刷、發行等有關經營活動;其二,鼓勵和支持新聞出版骨幹企業跨媒體、跨行業、跨地區、跨國界和跨所有制重組,35年內,重點培育六七家資產超過百億、銷售超過百億的大型新聞出版企業,支持各種所有制的新聞出版企業,通過新設、收購、合作等方式,到境外建社、辦廠、開店,實現新聞出版企業在境外的落地和本土化;其三,多渠道構建融資環境。充分利用發行企業債券、引進境內外戰略投資、上市融資等多種渠道為企業融資,開展與國有銀行及相關金融機構的戰略合作,加快建立和發展中小新聞出版企業信用擔保機制,允許投資人以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評估作價出資組建新聞出版企業;其四,運用高新技術,促進新聞出版產業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其五,實施重大項目建設;其六,建設新聞出版產業帶、產業園區和產業基地,發揮產業集群優勢。

主管部門的意圖相當明顯,出版業全體轉企改制,成為獨立市場主體後,大規模兼併重組聯營,造出版航母,劍指國際市場。然而,產業化風潮之下,出版界急功近利的短視行為越來越多。可以瞬間放大體量的非出版業務越來越重要,日益排擠出版主業的位置;『十年磨一劍』的好書越來越少,出版人不再『板凳一坐十年冷』,而是大規模造貨、鋪貨,以應對年年的經營指標考核……事實上,『走出去』和中國文化話語權提升的關鍵,並不在於規模和體量,也不在於『大項目』和『工程書』,而是在於真正閃爍着思想光輝、情感力量的精品力作。如何及時糾正改革中所出現的問題,將考驗行政主管部門的智慧。

.『圖書限折令』備受爭議遭早夭

18,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和中國新華書店協會聯合發布了醞釀兩年之久的【圖書公平交易規則】。【規則】為中國圖書出版發行業的首部行業規範,從訂貨、供貨、退貨、促銷、結算等環節對圖書交易行為進行了全面規範。其中,『出版一年內的新書(以版權頁出版時間為準),進入零售市場時不得打折』以及『新書網售和會員制銷售不得低於8.5折』兩條,激起輿論譁然。圖書『限折令』惹來口誅筆伐,主持制定【圖書公平交易規則】的三大出版行業協會也成為眾矢之的,被律師和消協一紙訴狀告至發改委,稱涉嫌違反【反壟斷法】。91,三大出版行業協會重新發布【圖書交易規則】,原規則中『新書一年內不得打折』等規定在國家發改委反壟斷部門的干預下被廢止。

不被民眾所理解的是,從世界範圍來看,書業價格體系分為兩種,以英美為代表的自由價格體系,和德法、西班牙、日韓為代表的固定價格銷售體系。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英美制意味着零售企業可以制定自己的價格,定價制,則是上游出版社制定一個價格之後,全國範圍內的不同零售商都要在一定時間按照同一價格銷售。定價銷售制也是基於市場經濟的,因為,上游出版社在定價的時候,要根據市場的情況和消費者的消費能力進行定價,這個定價也是市場合力下的定價。越是定價銷售的國家,圖書的總價格越是相對比較低,實行價格欺詐的圖書在這種價格制下不能隨意打折,否則,就會被逐出市場。從歷史上來講,中國是定價銷售制的體系,直到現在,中國書業的基礎還是定價制,因為書業是上游出版社定價。實體店堅持了多年定價銷售制,在網店的集中破壞下,瞬間崩潰。

德國和日本是典型的定價銷售制的國家,而這兩個國家也是公認的出版強國和閱讀強國。如果取消『再販』制度(定價銷售制),日本國內認為消費者的利益會受到以下的損害:圖書種類下降,圖書內容雷同,圖書價格上漲,邊遠地區的書價高於城市,小書店數量下降,書店間的價格戰將不可避免,書店會將進貨的重點放在容易預測銷量的暢銷書上,另外經營專業圖書的和有個性圖書書店的書架會有大幅的下降。即使是英美模式的自由銷售體系,也並不意味着可以惡性競爭。

所以,定價制跟壟斷無關。定價制的基礎還是企業(上游出版社)制定自己的銷售價格,同時約束打折的規矩,本質上沒有干預企業制定價格的權力,沒有違反市場經濟。在定價制情況下,相對還保護了中小資本,防止大資本以價格作為武器,形成更大的市場份額,所以,是反壟斷、而且有助於保護文化多樣性。

無論如何,正如本報在【圖書『限折令』惹口誅筆伐 公眾板子打錯了?】一文中所指出的,出版行業協會在制定相關政策時,低估了公眾的反應。用傳統的方式、口吻去推一個新事物,而且是在中國複雜的環境裡邊去推,需要更有力的解釋和說明。

3.袁騰飛、磨鐵版稅之爭:牽出出版陋規

一紙訴狀,『百家講壇』主講人、『最牛歷史老師』 袁騰飛把東家磨鐵圖書公司告上公堂,稱磨鐵拖欠版稅176萬餘元。就此,磨鐵公司不甘示弱,513,磨鐵在京公開與袁騰飛的合同細節、支付憑證、銷售數據、全國發貨明細台賬。

袁騰飛訴稱,去年511日,他和磨鐵圖書籤訂了為期1年的合同,約定若單冊圖書銷售大於8萬冊,袁騰飛將得到12%的版稅,重印、再版則按實際銷售額計算。合同簽訂後,磨鐵圖書支付給袁騰飛100萬預付款。去年8月和12月,【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的第一、二冊相繼出版,因暢銷而多次加印,但磨鐵公司沒有再給過版稅。截至20091231,磨鐵圖書欠付袁騰飛176萬元。

磨鐵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30日,【歷史1】的淨髮數是479063冊,實際銷售數是230898冊。【歷史2】的淨髮數是333998冊,實際銷售數是114762冊。按照實際銷售數來對應版稅,應支付1119899.58元。而在4月份,磨鐵又付了第二個100萬。也就是說,磨鐵應支付袁騰飛版稅約112萬,但已經給他預支了200萬。

在【歷史2】一書的腰封上印有【歷史1】出版一個月銷售60萬冊的宣傳語,這是袁騰飛方面認為磨鐵拖欠版稅的證據之一。磨鐵總裁沈浩波表示, 60萬冊其實是磨鐵的發貨數而非淨銷數,一般而言,對發貨數量,圖書行業也可以用『銷售』稱呼。他同時承認,出於宣傳的需要,拔高了發貨冊數。

沈浩波稱,圖書行業是寄銷制,印的書不一定全都能發,發出去的書不一定全都能賣,賣出去的書,書店不一定能馬上回款,行業的結賬時間一般是68個月甚至1年。沈浩波表示,合同已經清楚地說明,版稅是按實際銷售量來結算。

然而,磨鐵所抖摟的種種行規,並沒有得到作家的認可。作家虹影說,大多數作家認為出版社、出版公司在隱瞞印數,或者是拖欠稿費。就此,本報在【袁騰飛沈浩波版稅糾紛對簿公堂 磨鐵『裸』曬台賬以示清白】一稿中指出,一份版稅報告不能完全解決問題,出版社應該規範流程,設立機制,定期告訴作者圖書銷售情況,公正客觀地給作者一本明白賬。

4.出版業上市重組加速:資本改寫出版版圖

文化產業振興的大背景下,九部門4月聯合下發新中國第一個金融全面支持文化產業的文件――【關於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出版行業資本運作風起雲湧。出版大鱷衝刺上市,已登陸資本市場的出版巨頭外延式擴張的意願強烈。可以想見的將來,資本將加快改寫中國出版版圖,對優勢出版資源的爭奪將日趨激烈。

16,皖新傳媒完成IPO新股發行,募集資金人民幣12.98億元。118,皖新傳媒掛牌上市,為全國新華書店境內首發上市第一股。據公告顯示,其募集資金主要被用於新網、暢網、e網三網建設,目的是強化渠道終端一體化。

318,北師大出版集團總經理楊耕與安徽大學校長程樺正式簽署合資組建安徽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的協議,這是國內高校出版社的首例跨地域、跨高校重組,震動出版業界。業內人士評論,長期以來受體制所限,高校出版社各自為戰、無法通過重組聯營實現整合威力的尷尬局面告破,高校出版社整合大幕將啟。

622,四川新華文軒連鎖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以總價人民幣12.55億元重組四川出版集團出版業務,獲得其旗下15家全資子公司全部股權。重組完成後,公司更名為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藉助重組企業的資源優勢、競爭優勢和優質出版物產品,新華文軒以較低成本大規模介入了上游出版業務領域,實現了出版發行一體化經營格局。

7月,時代出版與黑龍江出版集團決定共同出資設立時代新華出版物連鎖經營總公司(暫定名)。該公司經營業務涉及黑龍江新華書城一般圖書(含教輔)、音像製品、電子產品、文體用品的批發零售,黑龍江省各市、縣新華書店連鎖範圍內的經營項目,連鎖信息化平台建設和電子商務,黑龍江省店儲運業務(含教材),以及配合圖書銷售的大型主題宣傳活動等。

1028,『中南傳媒』(601098)成功登陸A股主板市場。中南傳媒擁有從印刷、出版到發行以及報紙、網絡、互動框架媒體等新媒體的相當完整的產業鏈,其多介質、全流程的獨特業態有助於放大其影響力。

115,北方聯合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分別與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古新華發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署股權合作協議。根據【股權合作協議】,北方聯合出版傳媒集團與天津出版集團將共同出資設立股份公司,新公司的經營範圍主要包括對出版、發行及相關文化產業投資、管理、經營及資產運營等;內蒙古新華發行集團先設立新公司,公司的經營範圍主要包括圖書、音像製品、文化用品的發行和銷售及對發行及相關文化產業投資、管理、經營及資產運營等。新公司註冊後,北方聯合出版傳媒集團以現金支付方式收購新公司50%的股權。

據了解,已完成股份制改造、正籌措上市的出版公司,國內至少已有四、五家。

5.廣州三聯書店倒閉:折射實體書店批量死亡潮

731,經營16年之久的廣州第一家香港三聯書店倒閉,實體書店批量死亡現象映入公眾眼帘。

120,已經遷址的第三極書局因持續虧損,關門停業;年初,重慶經典概念書城關門;明君書店、思考樂書局、席殊書屋,這些曾在京滬名噪一時的連鎖書局,紛紛因欠款、欠薪相繼關門。全國工商聯合會書業商會統計,10年來,全國50%的民營實體書店關張。書業微薄的利潤空間,高企的地租,網店的低折扣惡性價格戰,是壓倒實體書店的『三座大山』。

作為文化窗口的書店,能給城市帶來文化風景的面貌,文化價值的堅守。一些有特色的人文書店,已經成為了城市的文化地標。評論認為,實體書店並非只是購書通道,『看不到實體書店的書籍推廣功能、閱讀激發功能、文化休閒功能,則我們很可能迎來一個城中無書店的時代。』而城中無書店,『將是文化的災難、讀書人的苦痛、普通大眾遠離圖書的禍首。沒有書店的城市,是缺乏溫度的,喪失深度的,排斥廣度的。這樣的城市,屬于堅硬冰冷的鋼筋水泥,而不屬於閱讀趣味的充實,不屬於文化享受的包裹』。作家阿來呼籲,希望有關部門可以就此問題進行調研,對實體書店進行補貼,例如在稅收方面實行政策性優惠。

一般來說,出版社給批發商的進貨折扣為62折左右,零售書店進價為7折左右,而網店憑藉龐大的進貨量,圖書銷售折扣有些已經打到了60折,這也是讓諸多有特色的小書店關門退市、無以為繼的原因之一。行業協會年初出台【圖書公平交易規則】,其中『限折令』內容試圖規範書業價格體系,保護中小資本,卻因公眾反對、阻力過大而終止。

有資深出版人斷言,渠道的衰落將整垮傳統書業。

6.文著協『宣戰』百度文庫:出版業不能重蹈唱片業覆轍

20091112,百度知道文檔分享平台測試版上線,此為百度文庫的前身。與中國視頻網站的前期運營模式類似,百度文庫向用戶提供了一個平台,鼓勵上傳各類文字內容,供其他用戶免費閱讀;上傳者與閱讀者間可使用虛擬積分償付,百度通過廣告營利。

就在百度文庫上線一個月前,谷歌剛被中國文著協(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指責,在其『數字圖書館』計劃中,非法掃描了中國570位權利人的17922部作品。谷歌數字圖書館與百度文庫的差異在於,前者的內容由公司自身掃描,後者則由用戶上傳;前者向讀者收費後與作者分成,後者則雙向免費。

20101月,繼谷歌數字圖書館計劃在華運營流產後,文著協將維權方向轉向百度,與盛大文學召開聯合發布會,指責百度及百度文庫侵權。同時,盛大文學宣布,就旗下五部網絡小說,向百度進行維權訴訟。3月,上海市盧灣區法院受理此案。隨着百度文庫的發展,文著協接到的投訴也與日俱增,包括作家張抗抗、陳建功,高等教育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中信出版社等。

11月初,侯小強稱,盛大文學旗下知名小說的95%都出現在百度文庫中,號召出版商與作者參與起訴百度。1112,作家陸琪徵得上百位作者聯合署名,呼籲成立行業維權組織,起訴百度文庫對其作品侵權。129,文著協、盛大文學,與磨鐵圖書公司共同發布了【針對百度文庫侵權盜版的聯合聲明】。據悉,文著協已向國家版權總局、北京版權局,對百度文庫進行行政投訴;侵權訴訟、甚至刑事責任追究則由盛大文學繼續進行。

就此,百度公關部辯稱,百度文庫是供網友在線分享文檔的開放平台,所有的文稿、檔案等資料均來自網友上傳。百度本身並不上傳侵權的書籍和作品,因此百度並沒有侵害作家和出版機構的權益。

百度的解釋其實就是互聯網行業所謂的『避風港原則』,即當網絡平台提供者不製作內容時,如果被訴侵權,有刪除義務。如果侵權內容未在其服務器上儲存又沒有被告知哪些內容應該被刪除,則被告不承擔侵權責任。盛大方面強調的是『紅旗原則』。當侵權行為明顯到如同鮮艷的紅旗一樣,連普通人也一眼能夠看出時,網絡服務商就不能夠再視而不見,應該主動負起監測、刪除、排除的義務,以對抗避風港原則的濫用。文著協方面也認定百度屬於百分之百侵權。

受網絡下載摧殘而傾覆的唱片業,會不會成為出版業的明天?主管部門的管理態度將是整個行業生態的關鍵。可以借鑑的管理案例是,2009年年底,廣電總局對網絡視頻市場進行空前的整肅,強調所有在網上提供視頻服務的公司,都必須取得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不然工信部會因此刪除備案號,直接關站。其間,數千家傳播盜版視頻的小網站被關閉,正版內容商的運營價值得到了體現。

據了解,目前的百度文庫已經建成涵蓋教育、外語、考試、專業文獻、生活娛樂等近十個分類,其中,教育類相關文檔資源超過800萬份,有關文學的文檔約有80萬份。

.傳統出版商、技術服務商競逐電子書市場

2010年,電子書市場風起雲湧,傳統出版商、技術商,包括運營商競逐電子書市場。

330,世紀出版集團發布首款由傳統出版企業自主研發和設計的電子閱讀器――辭海悅讀器;424,在成都第二十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上,中國出版集團公司推出其自主品牌移動閱讀器――大佳閱讀器;同期,重慶出版集團與漢王合作推出『讀點經典』閱讀器;5月,【讀者】電紙書首度正式亮相深圳文博會。

3月,國內最大的網絡原創文學平台――盛大文學高調推出『一人一書』計劃,發布電子書戰略,10月,盛大電子書Bambook正式上市;5月,擁有5.6億用戶的中國移動正式推出手機閱讀業務,包括403款手機和8款電子閱讀器,強勢介入電子閱讀市場。這一年,老牌電子閱讀器生產商漢王科技登陸資本市場。據稱,2010年已有接近400家公司進入電子閱讀器行業。

然而,制約電子書發展的根本問題在於版權。一些終端廠商奉行『拿來主義』,大肆下載網絡免費資源,或肆意侵權盜版,長此以往,將危害電子書產業本身。同時,掌握了優勢內容資源的傳統出版商,出於對這個定價權尚未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新興市場的警惕,不會將最新的、優勢的內容資源出售給技術商們。

由此,最關鍵的問題在於,電子書產業尚未建立清晰盈利模式和分賬模式。對於傳統出版商,每年從電子書中獲得的盈利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其次,電子書產業鏈中,究竟誰主導定價,如何定價?現在看來,國內電子書的定價權,基本在運營商手中,傳統出版商沒有話語權。沒有基本的利益保證,沒有向作者保證基本的收入,產業鏈條裡面沒有合理的分配體系,整個產業就很難取得良性的發展。

1010,總署出台了電子書產業發展意見,建立電子書行業准入制度,搭建國家級電子書內容資源投送平台,研究制定電子書格式、質量、平台、版權等方面的行業及國家標準,助力電子書產業發展。

然而,正如本報評論指出的一樣,電子書並非靈丹妙藥,國民的閱讀意願和閱讀率才是出版市場的根本。

8.新聞出版總署規範養生書:設置出版門檻

小富起來的民眾開始熱衷養生保健,養生書成為近年來圖書市場上炙手可熱的圖書板塊之一。然而,林林總總的養生圖書魚龍混雜,『排毒教父』林光常、『太醫後人』劉弘章、 『京城最貴中醫張悟本』等『養生明星』的『倒掉』,使養生書規範問題提到日程上來。

6月,新聞出版總署『四記重拳』規範養生書。其中包括,評選推薦、資質管理、定期檢測、加強審讀。從今年下半年開始,總署將組織開展優秀健康科普類圖書的評選推薦活動,通過出版社推薦、專家評審、社會公示的方式,向社會推薦一批真正的優秀健康科普圖書。

同時,總署要求,出版社必須有相應的編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