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撰文駁季承 2009年底,季羨林之子季承執筆的【李政道傳】出版(版權頁註明爲2010年1月版),書中述及華人物理學界一段著名的公案――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與楊振寧的分裂,一石激浪千層,引廣泛關注。 關於季書寫到分裂的起因――兩人合寫的兩篇論文的署名次序問題――『在第一篇論文寫完以後,按慣例合作者的署名應按合作者姓氏第一個英文字母的順序來排列,應該是「李政道和楊振寧」。但是,楊振寧提出,如果李政道不介意的話,他希望把他的名字放在前面,因爲他比李政道大四歲。李政道面對這一要求很吃驚,很窘迫。但最後還是勉強同意了。』 楊反駁稱:『這兩篇文章很有名,是經典文獻,都是由我執筆寫的。其研究態度與方法今天都公認爲是我的風格。當時把兩篇文章都簽名爲楊―李,是正常的次序。可是我起先竟計劃兩篇文章的簽名都把李放在前面,後來部分地接受了杜致禮的忠告,簽名才變成一篇楊李,一篇李楊。』至於爲什麼曾起意『計劃兩篇文章的簽名都把李放在前面』,是因爲一貫『慷慨幫助比自己年輕的物理學家』,對李政道,『我當時把他當作是我的弟弟,盡力培植』。 關於季書『宇稱不守恆思想的突破是首先由我(指李政道)在1956年4月上旬獨立做出的,和楊振寧無關。』楊文稱,贗標量(即『宇稱不守恆思想之突破』)既非『在 另關於季書中指責楊振寧在兩人決裂以後,率先引起公開爭端一說,楊振寧反駁稱,李政道在1968~1971年所作的許多演講,以及其中的Erice講稿的出版,才是源頭。自己直到1983年前後,『在公眾場合都嚴守自律,絕對不討論我和李合作的細節。除了我的父母、兄弟姐妹、孩子們和兩個親密的朋友以外,我從來沒有向外人談過。』 柯南堅信『真相永遠只有一個』,他只存在於漫畫中。 汪暉、朱學勤身陷『抄襲門』 同在3月間,文藝理論研究刊物【文藝研究】刊出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彬彬長文,引述例子指清華大學教授、知名學者汪暉1988年的博士論文兼成名作【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多處『抄襲』了李澤厚、勒文森、林毓生等中外學者的專著。此文並未引起大範圍的反響。 儘管近年來學界與公眾對諸多抄襲事件已表現得日漸麻木,但因汪暉與【南方周末】的巨大影響力,隨著之後大量網站的轉帖和媒體的跟進報導,『抄襲門』迅速成爲輿論熱點,綿延數月,『挺汪』、『倒汪』各執一詞,在媒體上、網絡間爭論的不可開交。 很快又有媒體曝出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知名學者朱學勤早年博士論文【道德理想國的覆滅】存在抄襲嫌疑。朱學勤隨即向其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復旦大學學術規範委員會遞交了啟動學術調查程序的申請,復旦大學方面受理並責成相關委員著手調查。朱本人並表示自己正撰文給予回應。 8月初,汪暉接受境外媒體訪談。針對王彬彬文章中所提及的十處抄襲,汪暉說其中六條他在論文中提供了注釋,但被王彬彬『忽略或掩蓋』,『或者將所謂參見式注釋曲解爲抄襲』。還有兩處屬於『技術性失誤』,即他的論文提供了注釋,但重版時由於編輯分段,而將原注釋與分段後的引文脫節。至於另外一些被王彬彬指爲『偷意』的部分,汪暉則認爲完全不能成立,『有很強的隨意性』。針對指控,他希望『由學術共同體來澄清』。 期待汪暉、朱學勤正式的書面回應。 張悟本的倒掉 『神醫』張悟本在倒掉之前,風頭一時無兩。這位曾經的北京第三針織廠的普通工人,藉助電視媒體強勢上位,幾乎在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其『著作』【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上市4個月突破100萬冊』,書中宣揚的『綠豆治百病大法』甚至引發市場綠豆漲價。『悟本堂』診所更是一號難求,2000元的號排到了第二年……但是很快,『中醫食療第一人』的神話外衣被一層層剝落。 5月間,多地有讀者因生吃茄子得病稱欲起訴張悟本,有媒體開始報導其學醫經歷與學歷有造假嫌疑,其食療理念也遭到質疑。月底,衛生部出面否認了張悟本『衛生部首批高級營養專家』的身份,並召集專家對其錯誤養生說法進行批駁。北京市工商與衛生部門也聯合對『悟本堂』是否存在虛假宣傳、超範圍經營等問題開始介入調查。儘管張悟本忙不迭地召開新聞發布會,部分回應媒體的質疑,但是就像他的崛起一樣,在媒體的全面反戈之下,『神醫』摧枯拉朽般倒掉了。 下半年,『神仙道長』李一也倒掉了。 去年年底,衛生部發布【首次中國居民健康素養調查】,稱我國居民具備健康素養的總體水平爲6.48%。聯想一下號稱御醫後裔的『劉太醫』,宣稱『紅薯可治百病』的林光常,以及同樣被冠以『神醫』之名的胡萬林……這一出出荒唐滑稽的鬧劇,除了表明『不明真相』的群眾不是『一小撮』之外,還雄辯地說明,在一個遠離常識的社會,一切騙術都有市場。 安陽曹操墓爭議不絕 8月份,『三國文化全國高層論壇』在蘇州召開,報稱23位專家學者從各個方面對曹操墓的真實性進行了『反駁』,並最終形成共識:安陽『曹操墓』在發現和發掘過程中,存在人爲策劃、蓄意造假的行爲。其後不久,自稱『從事三國文化學術研究及魏晉南北朝考古21年』的河北籍人士閆沛東對媒體宣稱手握『曹操墓』造假鐵證,但很快此人身份及其所謂『鐵證』即遭質疑,曹操墓考古隊隊長潘偉斌甚至聲稱要對其提起法律訴訟。9月份,原本要在安陽舉辦的『庚寅年曹操誕辰1855周年紀念大典』以及底價180萬元的『獻爵酒』拍賣消息發布後,因爲爭議太大而被取消。幾乎同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河南省文物局等聯合主辦『漢代城市和聚落考古與漢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到會的專家學者實地考察了曹操高陵,並召開了座談會,認定『安陽西高穴2號大墓就是曹操墓』。此後,圍繞對【魯潛墓誌】、『魏武王常所用』石牌、畫像石等的質疑之聲一直不斷。復旦大學要採集數百位曹操『後人』男子Y染色體內的DNA密碼,對比『疑似曹操墓』中的遺屍骨進行檢測的『科學實驗』卻不見下文。11月底,在武漢舉行的中國考古學會第13次年會上,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談到備受爭議的河南安陽曹操高陵考古發掘時表示,浮躁、功利已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了考古學界,『現實要求考古學界,要善於利用各種傳播手段,化被動爲主動,合法、及時、科學地公布成果,消除可能產生的誤解,使文化遺產保護成果與人民分享』。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有媒體寫道:在『周老虎』風波過去三年之後,『曹操墓』事件再次展示了公眾在自然科學事件中,對於政府、專家的巨大不信任。值得深思。 名人故里之爭日益『不靠譜』 曹操墓之後,重慶和成都相繼有人表示要向國家文物局申請開挖『各自』的劉備墓,這與支撐許多地方政府爭著『認領』名人故里的背後邏輯顯然有著一致性。 有關名人故里的爭奪戰,年年都在上演。去年爲『詩仙』李白,不僅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陸兩地幾乎要對簿公堂,甚至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市也跟著摻合了一把。今年雖沒有『國際糾紛』,但爲搶著給宋代理學大師朱熹誕辰880周年『賀壽』,不僅福建省內爆發『內戰』,尤溪縣、建陽市和武夷山市爭當『朱熹故里』,江西婺源市也拍馬殺入戰團,兩省四地共匯聚總量超過40億元的資本項目,以作聖人『壽禮』。 有說名人爭奪戰已趨白熱化,被爭奪對象的規格是一蟹不如一蟹,手段和排場則一個強甚一個,此言不虛。 與往年相比,一些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在今年成了一些地方管理者眼中的『香餑餑』。 新版【三國】電視劇的熱播,不但使諸葛亮究竟躬耕於何處這個問題,讓河南南陽、湖北襄樊(古襄陽所在地)和山東臨沂三地再掀爭論,也令甘肅臨洮、陝西米脂、山西忻州、河北永年、河南汝州紛紛爭挖『貂蟬文化』。除此之外,河北臨城、正定兩地也爲爭奪趙雲故里忙得不亦樂乎,大喬、小喬的故里之爭更可謂波瀾壯闊,烽火連貫東西,直接涉及五省七地。還有比這更不靠譜的,正所謂野百合也有春天,『西門慶故里』竟也引兩省三地爭搶,一時傳爲奇談。 如果說諸般人間鬧劇擾了一干古人清夢,今後怕連滿天神佛也不能倖免了。報載孫悟空『戶籍』被山東、甘肅、江蘇、山西多地爭搶,而自稱『中國觀音故里』的四川遂寧市竟在全國範圍內大搞『觀音菩薩選秀』,集三百多位佳麗,吹拉彈唱,才藝PK,爭奪年薪10萬的『觀音大士代言人』! 張家界的南天一柱(即乾坤柱,電影【阿凡達】在此取景)乾脆要更名爲『哈利路亞山』,徹底與國際接軌。 從此,『匪夷所思』和『令人髮指』可以合併成一個成語。 『庸俗、低俗、媚俗』之風被堅決抵制 今年螢屏上最火的無疑是以【非誠勿擾】、【我們約會吧】等爲代表的婚戀交友類電視節目。【非誠勿擾】女嘉賓馬諾一句『坐在寶馬車裡哭』火爆網絡之後,也引起人們對於這些電視節目所流露出的拜金、浮躁、自大等價值觀的批評。廣電總局在 實際上,抵制『三俗』的覆蓋面絕不僅限於『郭德綱徒弟打人事件』。新華社的評論文章在批評郭的同時,也不具名點到身陷『文憑門』的唐駿:『有的公開宣稱「如果所有人都被你騙到了,就是一種能力,就是成功的標誌」。公眾人物「自毀長城」如是,竟毫不臉紅,可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7月份在一些地方台播出的新版【紅樓夢】也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批評文章稱其『以低俗的流行元素顛覆了原作的藝術精神,這是藝術俯就和諂媚收視率的典型體現。』再往前數,7月初,廣電總局新聞發言人直斥網絡紅人『鳳姐』爲『低俗文化』,『應該堅決叫停』; 抵制『三俗』不要只刮一陣風。 方舟子遇襲 兩人結怨於十年前方舟子質疑肖傳國賴以自傲的『肖氏反射弧』手術(肖自謂據此可獲得諾貝爾獎),後兩人圍繞此反覆纏鬥,甚至曾屢次對簿公堂。遺憾的是,不僅權威學術機構從無對此爭論進行調查評判,即連司法裁決也乏一致性(有法院判方勝,也有法院判肖勝),肖傳國因感『沒有辦法或者其他途徑可以解決這件事』,終於做出讓常人都難以理解的決定。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聰明的大腦一點也不耽誤運行荒唐的邏輯。 新版【紅樓夢】挨罵 早年間江湖上流傳著一句狠話,說我要拿錢砸死你,2010年新版電視連續劇【紅樓夢】的播映,證明了金錢不僅可以砸死人,也能輕鬆撂倒藝術。這部號稱以1.18億元的投資創國內單部電視劇投資之最的翻拍之作,不僅沒能超越久映不衰的1987版,即便與時下一些同題材的電視劇相比,也絕對算不上優秀。 從最初聲勢浩大的『紅樓秀選』,到拍攝前期的『換帥』風波、『換角』風波,圍繞新版【紅樓夢】的種種議論始終不絕,及至兩年前劇組公布第一批官方定妝照,批評的聲音達到第一個高潮。今年6月,該劇在一些地方電視台陸續播出,還沒從『銅錢妝』打擊中走出的觀眾再一次被寶玉的『地壟溝』造型雷翻,冗餘的旁白、詭異的背景音樂以及『黛玉裸死』等離奇橋段都成了觀眾批評的對象。 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周思源先生寫給讀書報的長文,對該劇的批評頗爲中肯:『製作方對重拍【紅樓夢】的艱巨性缺乏足夠認識,主創人員對【紅樓夢】的內容、精神與藝術風格缺乏深入理解,尤其是沒認識到劇本對重拍這部經典中的經典的基礎性作用,先下幾年功夫磨出一個優秀劇本來再開拍,卻在各種非直接製作事件上消耗了大量精力與時間,終於使2010版【紅樓夢】鑄成遺憾。』的確,片方宣稱本劇從籌備、開拍到上映歷時十年之久,不過細考量其用於演員培訓的時間是『約5個月』,整部劇的拍攝時間也不過16個月,而劇本重任,則『落在了九位年青寫手身上』,『看不出究竟誰對劇本創作負總責』。 想賺錢不是錯,只想賺錢就會出問題。儘管沒有證據表明商業野心的膨脹一定會導致藝術追求的萎縮,國際上票房與口碑俱佳的影視作品比比皆是,但在我國影視事業發展的這個階段,兩者關係基本就像魚和熊掌之不可兼得。 圓明園罹劫150年 時逢圓明園罹劫150周年。 去年10月,圓明園管理處啟動了海外流失文物尋找活動,媒體形象地稱之爲圓明園『海外尋寶』。活動計劃歷時一年分兩期前往美國、日本和歐洲,調查當地博物館、圖書館等機構中可能藏有的圓明園文物,並將有關資料進行歸檔,在今年圓明園罹劫150周年之際整理成冊。 今年1月份,圓明園赴美國尋找流失海外文物資料工作組在成都舉辦成果發布會,向公眾展示了其赴美收集到的四五百張圓明園及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的老照片和圖片,以及同時發現的一批由清宮流失的疑似圓明園文物圖片。這些照片和圖片再現了『萬園之園』圓明園的部分場景,中國圓明園學會副會長郭黛評價說,儘管建築實體的圓明園不可能復建,但這些老照片有助於還原一個真實的圓明園,『復建』一個『數字圓明園』。 然而直到 尋訪流散文物信息是基礎性的工作,基礎性工作也要『長期的不懈努力』,『我們』真是不缺時間。 『羊羔體』獲魯獎惹爭議 這種直白的詩體,被網友戲稱作『羊羔體』(取『延高』諧音),引來社會各界一片熱議,質疑的火焰波及到詩作者的身份(武漢市紀委書記)與魯迅文學獎。車延高回應說,這兩首詩並不在獲獎詩集中,並稱自己採用的是一種『零度情感表達』的白話手法,希望『拉近明星與老百姓的距離』。但這並不能減息『羊羔體』一詞的傳播,大量仿作紛紛出籠。 『羊羔體』成爲繼『梨花體』之後口水詩的又一代名詞。 詩歌很爲難:究竟是該讓你們看得懂呢,還是該看不懂?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