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世界上军事、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竞争的主要战略空间,体现一个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在古代,沿海国常常把海洋作为御敌的屏障,海上的岛屿,常是逃避战乱的理想之地。中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岛屿星罗棋布。其中,广东省海岸线总长4000余公里,是国内沿海省份中最长的一段,历史上曾一度是外人入华的门户、中外交往的中心地,也是中国沿海海盗活动最为频繁和猖狂的地区之一,其海防的得失成败关系全局,意义至为重要。 海防图是用于记录有关海岸防御的重要地理要素的专门地图。由于航海技术的发展和沿海与倭寇斗争的需要,从明代开始,在中国古地图的绘制历史上,出现了专门的海防地图。清初,康熙年间曾大规模进行全国舆地图的测绘,海防图也比较丰富。嘉庆道光年间,随着沿海贸易的迅速发展和外夷入侵威胁的加大,此间多有反映海防部署、海岸情势、工事设施的地图出现。这些地图对于了解明清海防建设提供了珍贵的形象史料。 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绢本彩绘的《广东海图》,纵 与港口航路相关的注记注明航路里程、能否避风等情况。如汕尾港注记:“汕尾港至后门八十里,内港可以避风,惟流水急”;甲子港注记:“甲子至碣石八十里,内有沙礁,难以出进”;后门港注记:“后门港不可避风”。路程注记有:“甲子旱路至惠来七十里,碣石旱路至甲子七十里,陆丰旱路至碣石六十里,海丰旱路至陆丰七十里,南山岭至海丰七十里。” 为了及时发现敌对目标和保障海域的安全,清代沿袭明代旧制,实行了巡洋会哨制度,其巡逻范围、设定界标,图中在界标处用文字标示。如南澳与澄海分界处标:“东南属南澳右营,西北属澄海右营”,在碣石和平海分界处标:“东属碣石右营,西属平海营”。 一字式长卷,是明清海防图中经常使用的成图方式,形象直观地表现海防、江防等内容。全图沿海岸线展开,体现重要的海陆地理要素和军事地理信息,直接反映全局态势。其缺点是图上方位不甚精确,无法直接用于海岸防御作战和航海中方向的精确辨别,此类图适用于总揽全局的高级指挥员使用,应属于战略部署图。 清朝澳门地属香山县,香港属新安县管辖。图中澳门地区标识出前山、澳门、妈角、南湾、十字门;香港地区标识出香港、九龙、赤柱,反映了清政府对港澳地区的防务管理。 此类海防图是研究清代海防地理、历史变迁和海岸线变化的重要资料。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直与海洋息息相关,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认识和开发海洋的水平明显提高,海洋成为国际贸易和联系通道。一个国家如果海防空虚,失去了对本国海域的控制力,它的主权势必难以维持,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也将遭受严重挫折。因此,必须深刻认识中国海防的历史,居安思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