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怎樣思考治亂興衰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2-5-28 16:56| 發布者: 山東受學| 查看: 1598| 評論: 0|來自: 北京日報

摘要: 在古代中國的歷史長河中,興衰治亂,交替互出,呈現出一定的周期性。如何跳出這個周期怪圈,實現長治久安?不少志士終身以求,甚至不惜拋頭顱、灑熱血。這事也成為代復一代政治家、思想家長期思考的千古課題,他們從 ...
在古代中國的歷史長河中,興衰治亂,交替互出,呈現出一定的周期性。如何跳出這個周期怪圈,實現長治久安?不少志士終身以求,甚至不惜拋頭顱、灑熱血。這事也成為代復一代政治家、思想家長期思考的千古課題,他們從正面或側面、從全局或局部提出過種種避亂長治、避衰長興的戰略方策。在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今天,黨多次提醒我們要居安思危,因此,總結概括前人的戰略方策,很有現實意義。而做這個課題,需鳥瞰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縱覽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的狀況,非大眼力、大手筆不可為。周溯源博士撰【千古憂思――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治亂興衰思想論綱】,在這方面作了大膽而頗有成效的嘗試與探索。

    該書以階級矛盾、統治者內部矛盾、民族矛盾等為主線,從八個方面概括古代動亂之源,不是天命、人運、時數,而是土地所有權高度集中、超經濟剝削、嚴刑酷法、貪賄橫行,吏治腐敗,以及皇族、權臣、外戚、宦官、士黨等之間為爭權奪利而產生的矛盾和鬥爭;某些統治者的大民族主義,以及某些少數民族趁中原動亂之機,趁火打劫,掠奪財產,甚至發動戰爭,也常使社會動盪不安。【千年憂思】特別指出,君主專制是『社會禍亂之總根』。早在東漢末年,仲長統分析春秋戰國混戰、秦亡漢興的原因時,便認為社會動亂源於君主『奔其私嗜,逞其邪欲』。晉人阮籍一針見血地說:『君立而虐興』,『無君而庶物定』。這種『無君論』,經晉人鮑敬言、宋人鄧牧、明人黃宗羲等的發揮,論述得很深刻。清人唐甄,怒斥『自秦以來,凡為帝王者皆賊也』,『治亂非他人所能為也,君也』。先進的人士雖然直指動亂衰亡的總禍根為君王,目光銳利,入木三分,但他們因時代的局限,不能認識到動亂衰亡的真正原因是整個封建制度,而不僅僅是君王個人。中國歷史上,像周成康時期、漢文景時期、隋開皇時期、唐貞觀時期、清康乾時期那樣社會較穩定、經濟較發達、百姓頗能安居樂業的情況實在太少,而動亂時期則頻繁出現、時間相對長得多,例如自漢末三國經東西晉、南北朝至隋亡唐興,近四百年,幾乎國無寧日、人無安時。『長治久安』只能是封建社會裡人們的一種良好願望、一種刻骨追求,到頭來卻是一種幻想。這是制度使然。只有徹底剷除一切剝削制度,治亂交替、興衰交替的周期性歷史現象,才能逐漸消亡,真正走向長治久安。這已經為歷史所證明,並將為今後的歷史所進一步證明。

    但是,在舊社會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新制度、新社會,不免殘留着舊社會的毒瘤。例如,據【人民日報】報道,從2003年12月至2004年11月,僅僅一年之內,我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清結貪污受賄等案160602件,受到黨紀政紀處分的達164831人,其中縣處級幹部5916人,地廳級幹部415人,省部級幹部15人。這說明黨和政府懲治腐敗的態度很堅決,力度很大,同時也說明問題相當嚴重。『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這些民賊不除,毒瘤就可能毀壞社會主義的健康身軀。胡錦濤同志深刻地指出:『執政基礎最容易因腐敗而削弱,執政能力最容易因腐敗而降低,執政地位最容易因腐敗而動搖。』周溯源同志的著作是從歷史與現實相結合的角度,討論長治久安問題,他在書名【千年憂思】上加一個『憂』字,想必是有良苦深意的。

    歷代封建君臣治國牧民,避衰防亂,從來是儒法兩手交替使用,治時用儒,亂時用法,教民用儒,懲民用法。當然這是就願意有所作為的君臣說的,至於昏君暴君、庸官酷吏不在此列。儒家主張施仁政,以德治國。他們從『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德信念出發,強調『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民為貴,君為輕』,『敬德保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在經濟領域,他們主張『民有恆產』,『使民以時』,『順民之欲,富民而治』,主張『天下溺,援之以道』,普施救助,兼濟天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實行儒家的這些思想精華,緩解階級矛盾和統治者的內部矛盾,使社會趨向繁榮。然而,封建統治者窮奢極欲和爭權奪利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有幾位君臣能將儒家的民本思想落到實處?貫徹於施政的全過程?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史充分證明:治時,是民本思想得到一定的張揚;亂時,民本思想則被完全拋棄。

    【千年憂思】還詳細論述了法家思想在中國封建社會中的作用。法家反對人治,指出:『君人者,舍法而身治,則誅賞予奪從君心矣。』他們認為『斷於法,國之大道也』,主張『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刑無等級』,『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法治,提高了皇朝和各級衙門的權威,使臣民循循然有規有矩。

    然而,正如【千年憂思】所精闢指出的,『儒家法家,各有缺陷』。儒家重視『民為邦本』,卻輕視人民的作用,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重視教化和道德修養,卻從不提及立規矩、建制度、設法度的意義;過分強調『舍利取義』,忽視人的求利本性,不懂得『利』的槓桿作用,在『義利之辨』中找不到義與利的平衡點,以致走向『存天理,滅人慾』的極端;強調『學而時習之』,卻主張『學而優則仕』,把學習當做當官發財的敲門磚,不重視實幹,更鄙視體力勞動,說什麼『耕也,餒在其中矣』,宣揚『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法家呢,過分強調法的作用,主張實行『刑於將過』,輕罪重罰,雖然他們強調的『一斷於法』,是對儒家『刑不上大夫』的主張的否定,實際上封建統治者卻把自己和對自己有利的人置於法外,這種有法不依的現象,使法喪失了在人們心目中的公平感。法,從來具有強烈的階級性。在封建社會中,法是統治者手中的工具,是人民頭上的枷鎖。這正是法家理論未能使古代中國走上法治的軌道,跳出治亂興衰的周期性怪圈的原因。只有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才能真正做到法是善法,法有權威,法能服眾,在法的面前人人平等,通過法治做到公平公正。儒家和法家,德治與法治,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於今天的讀者來說,無疑是必要和有益的。

    周溯源同志的這本著作,遵循以史為鑑的古訓,運用經過梳理的大量史實,展示和分析了古人關於治亂興衰問題的豐富思維成果,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給人以啟迪與教益,是嚴謹的史鑑佳作。該書文詞清麗,宛如過濾後的泉水,澄淨晶瑩。書的前半部分側重於史,後半部分側重於論。寫史,準確明白;寫論,入情入理。總之,是一本很好的文史哲讀物。一書在手,益於修身理政。

    (作者易孟醇為湖南人民出版社歷史室編審)
來源:北京日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