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管窺孔子其人的"聖"與非"聖"(1)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2-5-30 23:49| 發布者: 順天道化| 查看: 1532| 評論: 0|來自: 北京日報

摘要:     厚德雄才世絕倫,有道無位常窮困。 周遊列國欲濟時,畏匡危陳多冷眼。 其說不用悲世亂,其道不行呼蒼天。 鳳鳥不至大夢醒,回歸了卻筆硯緣。 訂正史籍幾百卷,從學弟子達三千。 克己復禮 ...

 

 

厚德雄才世絕倫,有道無位常窮困。

周遊列國欲濟時,畏匡危陳多冷眼。

其說不用悲世亂,其道不行呼蒼天。

鳳鳥不至大夢醒,回歸了卻筆硯緣。

訂正史籍幾百卷,從學弟子達三千。

克己復禮倡仁愛,己所不欲勿施人。

君子和而不同慮,求同存異可安瀾。

澤流九州逾四極,播灑光明萬代尊。

 

    這是筆者在拙著【螢窗詠史詩】一書中寫孔子的一首七言古風。

    我這樣吟詠評說孔子,是有感於孔子及其後學所成就的儒家學說,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形成曾有過不朽貢獻。這種貢獻,其犖犖大端有六:

    ――以民爲本。『民爲邦本,本固邦寧』,出於孔子刪定的【尚書】;孟子又進而提出『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據此,對暴虐的商紂王,孟子說他是『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也,未聞弒君也。』儒家認爲『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要求『王者以民爲天,而民以食爲天』,定要做到『黎民不受饑寒』。

    ――以仁爲先。仁是儒學的核心。孔子提出『仁者愛人』,『仁以爲己任』;孟子提出『仁民愛物』,『仁者以其所愛及其所不愛』;董仲舒提出『仁之法在愛人,不在愛我』。這都是由民本思想派生的。仁愛思想儒家有,墨家亦有(墨子主張『兼愛』;『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道家亦有(老子主張『損有餘而補不足』,反對『損不足以奉有餘』。)集中起來,就是要求柄國者『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使百姓安居樂業。


來源:北京日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