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中國面臨的國際背景 中國現在發展很快。30年來中國GDP的增長數據驚人。未來我國綜合實力提升效應倍增。這些都引起國際社會強烈震動,一些國家應對我國快速發展危機感和緊迫感明顯增強,中外關係進入矛盾摩擦多發期,西方特別是美國對我國戰略警覺和防範牽制加大,一些鄰國對我國戒備心理上升,等等。 蘇聯解體了,而中國社會主義依舊存在,西方能容忍嗎?撒切爾就曾說:『冷戰結束了,共產主義還沒有結束,那就是中國,我們還要支持日本、印度,不要讓中國取得亞洲領導權,我們還要告訴中國,台灣不是中國國內問題,我們有權進行干涉。』現在,蘇聯解體以後,美國在亞太地區開始進行戰略東移,圍繞第一、二島鏈調兵遣將。美國現在新軍事理論叫『反進入/區域拒止』。現在中國周邊麻煩事很多。 除了以上這些人和社會的矛盾,人和自然的關係也很緊張。人和自然,最重要是天、地、水、空氣。世界各國就溫室效應舉辦過多次峰會,依舊收效甚微。土地問題也很嚴峻,現在到處是房地產開發。如果持續下去,將會危及糧食安全。此外,我國水源匱乏、經濟活動過度擴展都是問題。 現在我們開始測PM2.5,按這個指標北京好像沒有多少好天氣了。空氣一變,怪病就可能發生,SARS來了,禽流感來了,豬流感也來了。 中國『新人文主義』能否占領世界話語體系的高地 當代西方社會從『現代社會』向『後現代社會』轉型過程中,『上帝之死』帶來信仰迷茫和精神焦慮。當代中國社會在向現代化轉型過程中也出現信仰缺失。 文藝復興極大地解放了人,但是人又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文藝復興把人從神的束縛當中解放出來了,但是人又異化了。人類文明已經走到量變到質變的臨界點,人類危機呼喚人本主義在否定之否定的意義上繼承和發揚。 這場新的文藝復興,要改變人的過度膨脹,建設一個人與自然和諧、人與社會和諧、人與人和諧的新和諧世界。湯因比說,避免人類自殺之路,各民族最充分準備的,就是兩千年來培育了獨特思維方法的中華民族,什麼獨特思維方法?那就是天人合一、仁者愛人,等等。我想到了【易經】,講的是觀察人文,用以教化天下人,才成其為人類社會。五千年中華文化積澱了十分厚重的人文理念,憑什麼是西方發明的呢?中華民族實現偉大文明復興,肩負着新的文藝復興的使命,迎接這一場並不遜色於第一次文藝復興的新的文藝復興,我們應該有所作為。 站在時代的制高點上,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世界歷史的發展方向與中國歷史的發展方向已經交匯在一起。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有一個新的文藝復興路線圖,那就是走向和諧。儘管『新人文主義』目前還是西方的話語,但說到『人文』,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是人文,中國有13億人的大規模的『以人為本』、促進科學發展與和諧社會建設的實踐,加上我們對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的否定之否定的揚棄,這幾個東西加起來,中國新人文主義能不能成為我們的話語權,占領世界話語體系的高地呢?(葉小文) 來源:人民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