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偉大的時代 爲什麼缺少偉大的文學作品?(1)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5-28 17:12| 發布者: 順天道化| 查看: 1819| 評論: 0|來自: 新華網

摘要: 改革開放以來,文學創作成就不菲,但是相比於高歌猛進的經濟建設明顯滯後,缺乏力透紙背、影響深遠的經典大家與曠世力作。 偉大的時代,爲什麼缺少偉大的作品?毛澤東同志70年前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批評的 ...

改革開放以來,文學創作成就不菲,但是相比於高歌猛進的經濟建設明顯滯後,缺乏力透紙背、影響深遠的經典大家與曠世力作。

偉大的時代,爲什麼缺少偉大的作品?毛澤東同志70年前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批評的文化創作中存在的唯心論、教條主義、空想、空談、輕視實踐、脫離群眾的問題,在今天仍然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經典與大家,在哪裡?

經典與大家,是衡量一個國家文藝成就的重要標準。今天,人們置身豐富至極的文學作品中,卻有些四顧茫然:經典與大家,在哪裡?

一方面文藝作品名類繁多、創作踴躍,長篇小說創作甚至呈井噴之勢,但另一方面提供給讀者、觀眾的精品力作並不多,能夠震撼心靈、流傳後世的偉大作品更是缺乏。同時,隨著一些文藝大家的先後辭世,人們在感嘆進入了沒有大師的時代,近年來雖然湧現一批年輕的優秀文藝人才,但他們尚不足以擔當重任。

1949年至1966年,全國新出版的長篇小說只有二百多種,而現在一年的長篇小說書目就達千種,加上網絡上的新作,更是數不勝數。但這些作品,有多少能夠像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創業史】、【紅旗譜】、【紅岩】等作品那樣家喻戶曉?著名作家王蒙說:『我們缺少力透紙背的經典力作,缺少振聾發聵的文藝高潮,缺少學術創新與文化發現,缺少大師式、精神火炬式的文化權威。』

著名作家馮驥才認爲,偉大作品有幾個標準:第一,深刻地反映了我們的時代和我們這個時代的人;第二,具有相當高的藝術水準;第三,要影響深遠,不是一部電影一時轟動取得高票房然後就完了,也不是一幅畫賣得好價錢就行了,『你問老百姓,近年對哪幅美術作品印象深刻?基本上沒有一部作品,老百姓腦子裡一片空白,只有賣高價畫家的名字。』

馮驥才說,如果一部作品,沒有深入人心成爲一個國家靈魂的凝聚力,沒有成爲這個時代創新力的表現,沒有成爲這個時代人們可以仰視的、崇敬的對象,『那最後它就不可能成爲經典。』


來源:新華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