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貳 好詩的標準是什麼? 沒有美感與思想的詩,算不上好詩 時光倒流數千年。 清泉溪水順流而下,白色的水鳥翱翔於天地之間,美麗的少女採摘着河中的荇菜,英俊的小伙子則吟唱着動情的歌兒,希望可以吸引少女的目光。 這美麗的畫面一定曾發生過,也正因為如此,【關雎】這樣的作品才得以傳世。 『其實這樣的情況,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也曾有過,只是地點換在了大學校園裏或者社會上。』在王松的記憶裏,上世紀80年代中國詩歌一度非常火爆,尤其是在大學裏,以及一些公園裏,『都會有定期的詩歌集會,大家一起吟誦自己創作的詩歌,體味其中的美感與思想。』 其實,中國歷來不乏優美的詩歌,從『大漠孤煙直』到『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從【長恨歌】到【致橡樹】,如果我們從這些詩歌中尋找一下共同點,就會發現好詩就是美感與思想完美結合的產物。 不過頗有諷刺意味的是,近年來中國的詩歌卻走向了另一條路,詩歌一度成了惡搞的方式,不久之前,詩人烏青的廢話體詩歌在網上爆紅,網友們在對其關注的同時,對於中國當代詩歌該如何發展也產生了疑問。 『儘管我不屑這樣所謂的詩歌,但作為一種現象,其實我更多是把「廢話體」看做是一次對當代詩壇戲謔式的反譏。』在王松看來,如今中國詩歌面臨着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即詩歌『文本嚴肅』化、詩學的玄虛化。『詩歌是小眾的,但是小眾的未必就弄成陽春白雪,正因為如此,才會有人反抗,你不是說詩歌高雅嗎,必須嚴肅創作嗎?我非給你來個廢話體,非給你整成惡搞,而且引發了網友的關注轟捧。其實我個人覺得,詩歌談不上嚴肅與否,但必須真誠,我們的作品才會震撼感動讀者的心靈,而不是故作嚴肅的無病呻吟。』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