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字多了一『豎』
當地三個導遊說法都不同 上周末,網友姜小姐發微博稱:去了岳飛紀念館,看到岳飛的墓碑上面寫的『宋岳鄂王墓』,其中『鄂』字是不是寫錯了? 她拍了一張岳飛墓碑的照片:『鄂』的左下角按常規寫法應該是個『虧』,可這裡下面的一豎上去了,頂到第一橫。 姜小姐說的岳飛紀念館就是岳廟,也常被人叫做『岳墳』、『岳王廟』,杭州人自然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因為岳王爺的千古忠義,這裡也是外地遊客來杭州必去的景點之一。 是不是書法的一種寫法? 上周末的岳廟依然遊人如織,一撥撥遊客在導遊的帶領下緩緩地向前走着。 岳飛墓是岳廟行程的最後一站,墓園裡有兩座墳塋,分別屬於岳飛和兒子岳雲。 岳飛墓碑上刻着『宋岳鄂王墓』,其中的『鄂』字果然如姜小姐所說,左下角多了一豎。 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在墓園裡前後問了3名帶隊的導遊,他們的說法都不太一樣。 導遊許先生說,『這可能就是古代書法的一種寫法吧,字面上是一個意思。』 『書法里應該沒有這種寫法,可能是寫的時候不小心連了這麼一筆。』另一名導遊說。 『我沒聽說過這個字有什麼典故。』導遊姚先生說。 『多一筆少一筆』的字不少 我們詢問了岳廟的講解人員虞小姐。 『這塊墓碑是明代立的,碑上的字是誰人所寫並不清楚。因此為什麼多了這麼一豎,是不是書法的一種寫法,其實不好說。』虞小姐說。 她說,『像岳廟裡最有名的就是「盡忠報」(同國)的「」字,右上角少了一點,這就有明確的說法是書法里為了讓字的整體架構平衡,故意的缺筆。』 『但也有人說這是岳母當年刺字時故意少刺了一點,表示國土不完整,希望岳飛收復失土,補上這點,都是後人賦予的了。』虞小姐笑笑說。 『還有像蘇堤第三座橋下的「蘇堤春曉」,那個「堤」字的土字旁被寫成了耳朵旁。是康熙皇帝所提的,據說是覺得蘇堤上風聲、蟬聲、蟲聲、腳步聲等等都能用耳朵聽,所以改了耳朵旁。』虞小姐說,『也有說法是這映照了蘇堤的地形,耳朵旁的一豎是蘇堤,橫折彎鈎代表了旁邊綿綿的群山。』 『其實西湖景區有不少這樣的多一筆、少一筆的字,有些的確有其意義在,但有些就無可考了。』虞小姐說。比如在孤山公園的半山腰,有朱紅色的『孤山』兩個字,『孤』就少了一點。 『有說法是因為「孤山不孤」,所以這個孤字少了一點,但這可能都是後人賦予的意義了。』虞小姐說。 據青年時報 來源:金陵晚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