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烏龍山剿匪記】作者訪湘西 虛構人物已有故居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4-24 09:29| 發布者: 休竹客| 查看: 1631| 評論: 0|來自: 中國青年報

摘要: 提到【烏龍山剿匪記】讀者都不會陌生,講的是解放初期,湘西匪患嚴重,我人民解放軍英勇剿匪的故事,上世紀八十年代上映後,因爲故事生動曲折而熱播不斷,一度達到萬人空巷的地步,該劇也成爲了幾代人記憶中的經典之 ...
提到【烏龍山剿匪記】讀者都不會陌生,講的是解放初期,湘西匪患嚴重,我人民解放軍英勇剿匪的故事,上世紀八十年代上映後,因爲故事生動曲折而熱播不斷,一度達到萬人空巷的地步,該劇也成爲了幾代人記憶中的經典之劇。去年新版的電視劇,也再次受到觀眾的喜愛。 
  據【烏龍山剿匪記】的作者水運憲自己說,他在創作這部小說的時候,『烏龍山』三個字只是一個虛擬的地名,作品也寫得極其恣肆無羈。後來隨著電視連續劇的反覆熱播,『烏龍山』這個莫須有的地名居然名揚天下。湘西的龍山縣因爲有『龍山』兩個字,便自詡是道中正脈。該縣有個很長的峽谷,原名『皮渡河』,索性掛牌改成了『烏龍山大峽谷』。20多年來,湘西老鄉十分看好這個虛假地名,當地煙廠出『烏龍山牌』香菸,酒廠生產『烏龍山牌』苞谷酒。有一家頗有特色的餐飲企業,取名『烏龍山寨』,若干連鎖店開到了省城。
  【烏龍山剿匪記】劇組的一個成員,20多年後到湘西古城旅遊。發現當年劇組所住的縣武裝部招待所依然還在,只是已改名爲『烏龍山賓館』。更讓人忍俊不禁的是演員申軍誼當年住過的房間,門口赫然掛著一塊招牌鑽山豹舊居。有一年水運憲到湘西某縣參加會議,縣委書記、宣傳部長陪同參觀旅遊景點。旅遊局長點了一名熟悉情況的女導遊沿途講解。穿過一個山洞時,導遊指著對面的懸崖,認真地講解:『上頭有幾間木屋子,那就是榜爺的故居。湘西剿匪之前,鑽山豹、四丫頭他們經常聚集在那裡開會。那裡面擺放的全是實物,珍貴得很呢,一般是不對外開放的。』縣領導知道水運憲是【烏龍山剿匪記】的作者,一聽導遊這麼說,不免有些尷尬,趕緊打斷她說:『莫亂講,那些人物都是作家編出來的。哪裡有什麼榜爺嘛。』沒想到導遊非常執著,反駁領導說:『這您就不知道了。那個作家小時候也是從我們這裡讀書出去的。他們家的祖屋緊挨著榜爺,三代以前跟榜爺家還有血緣關係呢。』
  在【中國青年報】讀到作家水運憲撰寫的這篇文章後,感覺很好笑,笑過之後又感覺很荒唐。值得慶幸的是現在【烏龍山剿匪記】作者說出了真相,如果他沒有說出真相呢?我作爲一個不知情的遊客到了該地旅遊,或者是我們的青少年到了該地旅遊,聽導遊的生動介紹,看陳列的『實物』,肯定會信以爲真。
  像這樣把虛構的東西演繹成現實,或者說演變成歷史的相信還有很多。藉助某一部文學作品或熱播的電視連續劇發展當地旅遊業,確實是一種促銷手段,無可厚非,但如若以假亂真,甚至以訛傳訛,不免有失分寸。這很容易讓人想到現在的電視劇,從宮廷戲到間諜戲,戰爭戲,層出不窮的戲說、歪說到穿越。過去對一些虛構的影視作品還標有『純屬虛構』等提示,生怕觀眾誤解,現在全省略了。一次,一位中學歷史老師對我說,現在給學生講歷史課費勁兒多了,一些學生老拿虛構的影視作品往裡套,講半天學生們都不信,現在的影視作品如果是虛構爲什麼就不能提示清楚呢?這樣肆無憚忌地發展下去,與篡改歷史有什麼區別呢? .
來源:中國青年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