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台榭而居,燒陶為器。炎帝時代,由於部族有了農業種植,所以告別了游牧生活,開始定居;由於有了陶器作炊具,部族也都吃煮熱的食物,如古書所載,炎帝神農時,部族們『作陶冶斤斧』[13](P1222),『釋米加燒石上而食之』[5](P1244),『樂其俗,安其居』[4](P357),『相土停居,令人知所趨避』[6](P91)。當時陶器肯定是有的,至於『冶斤斧』,恐怕有些誇張。寶雞北首嶺炎帝遺址的發掘,就曾發現了大量的陶器和陶片。陶器上人面紋,或為黑彩,或為紫彩,都有相當高的研究價值,但卻沒有金斧一類的用具。
7.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吳越春秋】上說,炎帝時,已發明了較好的弓箭:『神農皇帝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威四方』。意即是炎帝神農氏用弦繃緊木料成弧形,做成弓,把木材削尖銳,做成箭。由於有了弓箭,不僅可以很好地保衛部族,而且,獵物成了通常的食物。 8.削桐為琴,練絲為弦。為了『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神農氏為琴七弦,中以通萬物而考理亂也』[14](P153-154),就是要用和諧的音樂使部族們明白萬事萬物的道理,以治理混亂。 總之,炎帝神農氏時代有很多發明創造。當然,這些發明創造不能簡單歸於他一個人,而是以他為首的姜炎部族們,在較發達的智力基礎上,長期辛勤勞動,積累經驗而來。從道德上講,就是炎帝神農氏和以他為首的姜炎部族們,發揚百折不撓的創新精神、敢為人先的實踐精神所取得的。 (四)民無私心,道德淳樸 炎帝神農時代,由於生產資料公有,沒有私有制,沒有剝削,沒有國家,沒有法律,所以,民無私心,道德純樸。『太古淳樸,民心無欲』[15](P7),『故神農不施刑罰而人善』[15](P21),『神農無制令而民從』[3](P215),『神農之世,男耕而食,婦織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16](P136)。所有這些,反映了炎帝神農時代男女老少淳樸的沒有私心的社會道德風貌。這種社會道德風貌如儒家的【禮記・禮運篇】裏所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位,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當然,這裏面也有不少誇張和修飾,但不管怎樣,它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反映了炎帝神農時代氏族社會裏的某些政治道德風貌。 炎帝神農時代的這種『大同世界』的道德狀況,和恩格斯根據摩爾根提供的大量的易洛魁氏族社會的道德狀況十分相似。恩格斯說:『這種十分單純質樸的氏族制度是一種多麼美妙的制度呵!沒有大兵、憲兵和警察,沒有貴族、國王、總督、地方官和法官,沒有監獄,沒有訴訟,而一切都是有條有理的。……大家都是平等、自由的,包括婦女在內。』[9](P95) 當然,對炎帝神農時代的道德狀況也不能理想化,籠統地把它說成是十分完美的。因為那畢竟是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過渡的一個時期。那時,還沒有完全獨立於宗教意識、藝術意識的道德意識,沒有文字,也沒有抽象的理論論證。氏族成員之間是通過風俗、傳統、禁忌和原始宗教儀式來進行調節的。同時,還存在着殘酷的氏族復仇。比如『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與蚩尤戰於涿鹿陵之野,遂禽殺蚩尤』[17](P3),『黃帝不能致德,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流血百裏』[4](P995),雖未寫明是復仇,但多少也反映了氏族部落之間戰爭的殘酷性和野蠻性。 來源:國學文化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