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網站今日發表了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樂的文章【關於提高大學本科與研究生教育質量的一點看法】。文章指出,大學本科是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關鍵階段,尤其是大學一、二年級的基礎課程,大學不應該片面強調教師的研究工作,而輕視本科教學。 文章指出,近年來,學術界與社會上都十分關注高等教育的質量與高層次人才的培養,錢學森教授關於為何未能培養出大師級人才的問題以及由此引發的熱烈討論,正是這種關注的集中體現。 文章指出,在小學和中學階段,基本上是『應試教育』,同學學習負擔沉重,沒有很好地啟發同學的思維與培養同學對科學的濃厚興趣等等,固然都對後來人才的培養形成了不利的因素,當前高等教育的情況與人才培養模式,則有着更大的和直接的影響。 文章強調,大學本科是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關鍵階段,尤其是大學一、二年級的基礎課程,更是十分重要。幾乎每一位專家、學者都有這樣的體驗:大學一、二年級打下的基礎和受到的訓練,對以後的學習與研究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文章強調,大學階段的學習與中學有着根本的區別:中學每門課程都有教科書,老師基本上都按教科書講;大學的課程很多沒有教科書,老師可能參照若干本參考書按自己確定的內容講解。中學一堂課教的內容很少,一般只是書本上一、兩頁;大學教學進度很快,常常一堂課教十多頁內容。中學課程里理論性的、概念性的內容很少;大學裡這種內容則多得多。如此等等。即使國際一流大學錄取的非常優秀的新生,剛進大學時也常常感到不適應,與中學存在鴻溝,必須做出較大努力。 文章提到,現在剛邁進大學的新生並不了解這些情況,而且他們剛結束了為升大學極其緊張、忙碌的高中學習生活,又常常脫離了家長與中學老師十分嚴格的監督與管理,覺得進入大學後可以鬆一口氣了,沒有思想準備,學習上沒有抓緊,大學基礎沒有打好。 文章指出,許多大學現在片面強調教師的研究工作,追求成為研究型的大學,使得很多學有專長的教授、學者願意教研究生的課程和指導研究生的論文,輕視本科教學,尤其是不願教一、二年級的基礎課程。如果這些基礎課的教學與訓練不夠理想,對同學今後的成長與發展會造成重大影響。國外的優秀大學與過去國內的大學常常安排高水平、富有經驗的教授擔任一、二年級重要基礎課程的教學工作。 文章強調,對大學課程的教學大綱與內容,不宜作很多統一規定,而要鼓勵各學校與老師發揮各自的專長,參考與綜合國際上同類課程教學與參考用書的優點,加以揣摩、消化並添加自己的心得、體會或者自己的研究成果,引起同學的興趣,形成具有特色的課程。 文章說,同學們在大學一、二級階段不僅要學好基礎課的內容,受到嚴謹的訓練,同時還要逐步適應大學裡的學習模式。大學課程里概念性、理論性的內容很多,我們就要認真思考、刻苦鑽研、領會實質,讓學習帶上研究的性質。大學課程不按一本教科書講,我們就要記好筆記和自己找參考書閱讀,增強自學能力。在學習與鑽研中,我們要學會如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當我們學習中還有多餘的時間與精力時或者在暑假中,還可以選修一些課程,可以去聽有關的學術講座,開闊眼界,擴大知識面,活躍思想,起到借鑑作用。 文章還強調,研究生教育是培養人才的重要階段。現在研究生的發表論文壓力太大,往往在一年級開始時就想到要做研究,這時能做的往往是比較狹隘、意義不大的問題,不需要許多預備的知識與工作。另一個較普遍的問題是一些老師帶的研究生人數很多,主要把他們作為科研的輔助人員使用,而從培養的角度考慮不夠,更缺少一對一、耳提面授的深入交流與培訓。 文章說,其實,每門現代科學都有了飛速發展,內容極其豐富,其中每一分支學科或研究方向都有自身以及相關的一些課程。在學校里學術造詣很深的專家、學者講授這些課程,這是十分難得的機會。在研究生階段,應該多修一些課程,將基礎打得更加寬闊與紮實,這樣以後才能做出涉及面較廣、意義重大的研究成果。 文章指出,研究生的研究工作,應該是在導師指導下經歷選擇課題、閱讀文獻、刻苦攻關、擴大戰果、撰寫論文等環節的一整套培養與訓練過程。課題應該選擇得較寬大一些,同學要把這方面以往的重要文獻與最新文獻認真地進行鑽研與掌握,領會其實質。這樣,就能對該研究領域有較全面的認識,將其精髓化為自己的思想、知識和工具。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會發現問題與提出問題,為刻苦攻關與創新作了很好的準備。這樣,可能需要閱讀上百篇文獻。不過,經歷了這個階段後,同學對該研究方向有了很好的掌握,不僅可以做學位論文,而且今後能繼續在這方面做出系統的、有意義的研究工作,成為這方面的專家。 文章說,在學位論文中,真正做出創新的、頗有價值的成果,當然是不容易的,必須克服許多艱難險阻,常常會有『食不甘味、寢不安枕』的全力攻堅的階段,堅持不懈往往是最後取得成功的重要武器。這也正如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在做學問的三種境界裡所描述的那種情況。 文章最後指出,如果我們能這樣認真地改進大學本科教育和研究生的培養工作,高水平的專家和學者就會成批的湧現出來。其中十分突出的學者,伴隨着所在研究領域與課題的機遇,可能成為大師。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