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淺閱讀時代的"深"思考 讀書如何才能不支離破碎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4-23 09:47| 發布者: 對酒當歌| 查看: 1280| 評論: 0|來自: 中國新聞網

摘要: 4月23日,是第十七個『世界讀書日』。近日發布的最新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數字閱讀的增長迅猛。專家指出,其中主要的部分屬於『淺閱讀』、『碎片化閱讀』。這種閱讀方式雖然有較為快速、及時等優點,但也存在容易 ...

4月23日,是第十七個『世界讀書日』。近日發布的最新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數字閱讀的增長迅猛。專家指出,其中主要的部分屬於『淺閱讀』、『碎片化閱讀』。這種閱讀方式雖然有較為快速、及時等優點,但也存在容易令人產生思維惰性、缺乏系統思考和判斷能力等弊端。培養未成年人對紙質圖書深度閱讀的習慣,仍是當前數字化閱讀背景下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散見於地鐵、微博的閱讀『碎片』

當下中國人愛不愛讀書?這是個很老而且很容易引發爭議的話題。日前發布的第九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11年中國18―70周歲國民各媒介綜合閱讀率為77.6%,比2010年的77.1%增加0.5個百分點。其中,圖書閱讀率為53.9%,比2010年的52.3%增加了1.6個百分點。

僅從調查結果來看,國人的閱讀率近年來一直保持增長,但這其中,並非沒有令人擔憂之處。此次調查的另一項數據顯示,2011年,國人各類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從各類媒介接觸時長來看,中國18-70周歲國民平均每天接觸互聯網、手機閱讀和電子閱讀器等媒介的時長有所增加。

數字化閱讀作為當下的一種趨勢,增長迅猛並不出人意料。但因其引發的『碎片化』、『淺閱讀』風潮,令多位專家表示了憂慮。

據媒體報道,上海大學教授趙劍敏日前提出,現在不少年輕人掌握的歷史知識過於零碎,他們從電視劇、網絡小說、微博等看到一些有關歷史的零碎片段,然後整合起來,形成一段歷史知識。

很多人都熟悉的一個場景是:地鐵車廂里,大家都低頭擺弄手機、電紙書或者平板電腦。其中不少人在利用路途的短暫時間進行斷斷續續的閱讀。回到家中,頻頻刷微博又成了很多年輕人的『必修課』。這股風潮甚至蔓延到了出版界,一本本『微博圖書』紛紛上市。

誠如專家所言,當下的大眾閱讀已呈現越來越碎片化的趨勢。

何謂『碎片化』閱讀?

什麼是碎片化閱讀?目前似乎沒有一定的答案。有人認為,這是一種讀者通過手機、電子書、網絡等進行的不完整的、斷斷續續的閱讀模式。

在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應用理論研究室主任、國民閱讀調查報告課題組負責人徐升國看來,碎片化閱讀,主要指的是對類似微博、手機這種短的內容,或者長的內容被拆散後,通過零碎時間進行閱讀的一種方式。還包括網上的一些『百科』、『知道』等。碎片化閱讀並非新生事物,傳統意義上的報紙和期刊閱讀,也可以歸入此類。

碎片化閱讀之所以會產生,一方面是人們時間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因為手機、網絡、微博等載體的出現,便於搜索和交流,適合現代人的生活方式。

趙劍敏也認為,大眾閱讀碎片化是社會快速發展的必然結果,『現代生活的快節奏讓人們幾乎沒有時間坐下來靜靜地讀完一本名著,大家只能抽零碎時間進行閱讀,而這必然導致閱讀變得零碎。』

『碎片化』閱讀的利與弊

徐升國認為,碎片化的閱讀方式並非一無是處。因為其能夠給人們帶來大量的信息,知識和娛樂的內容。同時,碎片化閱讀還有快速、及時、交互以及充分利用零碎時間的優點。這些都是傳統的深閱讀所不具備的優勢,尤其是交互性強。

在他看來,碎片化閱讀從某種意義上講,代表着一種閱讀的趨勢,或者說是時代特徵。

徐升國同時表示,但碎片化閱讀本身也並非就代表進步和未來,或者說是沒有缺點的。他認為,碎片化閱讀在便於利用零碎時間來閱讀信息的同時,也大量擠占了人們深閱讀的時間。碎片化閱讀還使人形成了一種惰性化的依賴,習慣於通過搜索、提問或者交互來獲得知識碎片。不容易形成深度的、批判性的、理性化的、系統的知識體系。它對人們的知識體系、思維方式,以及理性思考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都構成挑戰。

還有專家也對數字閱讀所引發的碎片化、淺閱讀增多現象表示了擔憂。在他們看來,重網絡閱讀、輕紙本閱讀等現象影響了青年人的讀書興趣,已使讀書成了一種被動和強制性的行為,無法感受到蘊含在其中的無盡樂趣。

另外一種看法認為,碎片化的閱讀方式,已經背離了閱讀本身的含義。國家圖書館常務副館長詹福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表示,當閱讀成為『悅』讀,就變得沒意義了,『這個時代的特徵是閱讀和實用相聯繫。讀書是為得到精神的交流和共鳴,而不是為謀取現實利益。』

數字化時代該如何閱讀

有評論指出,碎片化讓閱讀變『輕』的同時,也讓真正有效的閱讀變得艱難,對個人的要求越來越高。每天面對洶湧而至的信息,如果一個人不想成為被動的接收器,就必須具備更高的理性思維和判斷力。成為信息的主人,而不是成為信息的奴隸,這正是碎片化閱讀應具的重量所在。

徐升國表示,首先,數字閱讀還處在發展之中,需要有效地完善和引導,朝着更好的方向去深化。比如說電紙書閱讀器、平板電腦甚至可以說是新的數字化的深度閱讀工具。同時還需要適合數字化深度閱讀時代的內容支撐,用好的內容去搶占數字媒體的市場和閱讀空間,而不是放任低俗化、娛樂化的內容泛濫成災。

其次,不可無視數字閱讀的缺點或者盲目樂觀,以至於在政策和輿論上認為傳統的閱讀、深度的閱讀、紙質的閱讀都已經是過時的、陳舊的方式,而簡單地倡導碎片化的閱讀。

第三,尤其在閱讀習慣的養成方面,依然需要有效地引導人們以深閱讀為主要方向,而不是以淺閱讀來替代深閱讀。對未成年人來講,培養對紙質圖書的閱讀、深度的閱讀習慣仍然是當前數字化閱讀背景下非常重要的一個工作內容和方面。(記者 張中江)


來源:中國新聞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