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西安出土戰國青銅鼎 內存2400多年前『骨頭湯』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0-12-13 08:00| 發布者: 偷月| 查看: 1697| 評論: 0|原作者: 冽瑋|來自: 中國新聞網

摘要: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劉呆運 10 日向中新社記者透露, 2010 年 11 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專家在西安北郊發掘清理一座戰國時期的秦墓時,發現一個青銅鼎中竟然有半鼎骨頭湯,這是中國考古界首次發現 2400 ...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劉呆運10日向中新社記者透露,201011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專家在西安北郊發掘清理一座戰國時期的秦墓時,發現一個青銅鼎中竟然有半鼎骨頭湯,這是中國考古界首次發現2400多年前的『骨頭湯』。

  據了解,該銅鼎高20厘米,腹徑24.5厘米,浸泡在湯里的有足骨、脊椎骨和肋骨,可能是雞或者小羊的骨頭。湯色渾濁,湯表漂浮銅鼎脫落的綠斑鏽,鼎內骨頭由於綠鏽浸漬,部分已變為綠色。同時出土的一個銅鍾內還有半壺神秘液體,疑為當時的酒。銅鍾高35.2厘米,腹徑22.5厘米,底徑14.2厘米,鍾內保留有二分之一容積的液體,液體微濁,無味,半透明,隱約可見器底。

  劉呆運說,該戰國墓為豎穴土坑墓,高5米,寬3米。從墓葬形制、出土器物及距離秦王陵只有300多米等特徵來看,屬於戰國時期秦王的陪葬墓,墓主為當時的『士族』。根據古人『事死如事生』的殯葬制度,用『骨頭湯』陪葬應是當時的一種墓葬風俗,此前也曾出土過裝有骨頭的青銅器,但『帶湯』的還是第一次發現。

  有專家指出,2400多年前的『酒』和『骨頭湯』能保存至今堪稱奇蹟,這得益於墓葬良好的密閉條件,且沒有被盜擾。其墓道全部用夯土夯實,而且青銅器被放置在墓內的壁龕里,乾燥情況遠勝坑底。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