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保工作者在西安秦東陵附近發現的盜洞。照片來源:新華網
12月1日,國家文物局下發【關於加強田野文物安全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級文物行政部門立即集中組織開展田野文物安全大檢查,全面排查安全隱患並督促落實整改措施,協助公安機關加大2010年尚未結案的重大文物案件及以往積案等查處力度,並在2011年1月15日前把匯總情況上報。 盜掘猖獗觸目驚心 近年來,受高額利潤的驅動,盜掘、盜竊、盜撈、倒賣、走私文物案件呈上升趨勢。據統計,2008年到2009年,全國公安部門共立文物案件1989起,其中盜掘古墓葬案件937起,占47%,是各類文物案件中最高的。 在去年9月開始的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中,陝西省公安廳、省文物局在對西安市周邊古墓葬集中區域進行檢查時,發現一個村莊附近有32個直徑50公分、深5―6米的盜洞,現場遺留大量唐代粉彩陶俑、漢磚、瓦罐等殘片,周邊還密佈無數洛陽鏟留下的探眼。盜掘猖狂程度令人觸目驚心。 國家文物局下發的通知中提到:『今年以來,河北邯鄲趙王陵、廣西桂林靖江王陵、山西曲沃天馬曲村遺址、河北滄州獻縣漢墓群、青海都蘭熱水墓群、陝西咸陽唐建陵、青海玉樹達那寺、陝西西安明惠王墓、湖北隨州擂鼓墩古墓群、江蘇徐州漢楚王墓群、湖北枝江青山墓群、陝西西安秦東陵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先後發生盜掘古墓葬、盜竊石刻文物案件。』 犯罪分子在嚴打態勢下,公然侵害帝王陵墓、重要遺址和墓葬群,慘痛的教訓再次提醒人們:田野文物安全形勢十分嚴峻! 保護難度日漸加大 國家文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近年全國各地發生的重大文物案件看,文物犯罪呈現組織職業化、行為暴力化、手段智能化的新特點。 不法分子流竄作案、團伙作案頻發,組織嚴密,分工細化,形成了盜竊、盜掘、銷贓、走私『一條龍』地下文物犯罪網絡,職業化特徵日益明顯。陝西唐貞順皇后陵(敬陵)石槨,是國家一級文物,2005年被盜掘走私出境。今年,我國政府通過法律途徑將其成功地從美國追索回國。讓辦案人員驚詫的是,這件重達27噸,長4米、寬2.6米、高2.3米的龐然大物,竟然能走私出境、漂洋過海到達美國,足見犯罪手段之專業。 犯罪分子由暗偷變為明搶,恐嚇、威脅人民群眾,暴力傷害文物保護管理人員,甚至持槍、持械武力對抗公安民警,犯罪行為喪心病狂、令人髮指。今年9月22日夜,陝西澄縣巡查民警當場抓獲一名盜墓者,帶回巡警中隊訊問。凌晨,十多位身着迷彩服的男子,手持洛陽鏟、鋼棍、鐵杴等工具衝進巡警室『劫獄』,3名警察奮力反抗,終因寡不敵眾,被嚴重打傷,犯罪嫌疑人帶着手銬被劫走。雖然犯罪分子最終落入法網,但他們的囂張氣焰可見一斑。 紅外夜視儀、金屬探測器、高壓電機、防毒面具、高倍軍用望遠鏡、GPS、電子地圖等先進設備被犯罪分子廣泛利用。在已破獲的案件中,上述設備多次出現,已成為犯罪分子較為常用的作案工具。犯罪手段的智能化使打擊、防範文物犯罪難度日益加大。 面對一雙雙貪婪的眼睛,一隻只罪惡的黑手,包括古墓葬在內的田野文物,成為文物安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難中之難。 目前,我國共有各類不可移動文物91萬餘處,其中大量的古墓葬、古遺址、古寺廟和石刻造像位於荒郊野外。與此相對應的是,全國文物工作者總共還不到9萬人。目前,不可移動文物中相當一部分的日常安全巡查任務均需由最基層的縣文管所(博物館或考古隊)承擔。根據對北京、河南、湖北、江西、遼寧、陝西等23個省市區的初步統計,縣級文管所共有從業人員7356人,有的文管所僅有一名工作人員。 在人員極度短缺的同時,文物巡查、監測裝備的落後則是另一個無法迴避的短板。目前,絕大部分基層文管所都沒有巡邏及安全檢測設備,文物部門工作人員往往在處理文物突發事件時,只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耽誤到達第一現場處理問題的最佳時機;在新疆、青海、西藏、內蒙古等地域面積廣闊的省區,眾多偏遠地區甚至沒有公共交通工具能夠到達。 還有大量的古墓葬尚未發現或未被文物管理部門列入文物保護範圍,造成發案後不能及時發現,形成大量隱案。即使發現,往往是事過境遷,不利於偵查破案,客觀上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 齊抓共管 協同作戰 面對嚴峻態勢,我國政府毅然向文物犯罪亮劍。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國家文物局與公安部共同開展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在歷時7個月的專項行動中,公安和文物部門密切配合、攻堅克難,以雷霆之勢,亮斬蛇利劍,取得輝煌戰果。這次名為『斬蛇』的專項行動,共偵破文物案件541起,其中盜掘古墓葬案件396起;打掉犯罪團伙71個,抓獲犯罪嫌疑人787人,追繳文物2366件(套),包括國家一級文物14件、二級文物156件、三級文物376件。『斬蛇行動』痛擊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一些地區文物犯罪高發勢頭得到遏制,良好的文物管理秩序得以恢復。 自古以來厚葬的風俗『造就』了盜墓的歷史,打擊盜墓犯罪、保護文物安全是一項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任務,只靠一兩個專項行動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建立起長效機制才能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被動局面。 採訪中,不少文物工作者和公安幹警表示,各級政府對文物安全的重視程度是事關成敗的關鍵性因素。2008年4月至2009年1月,長沙市嶽麓區、望城縣、長沙縣、瀏陽市等地連續發生11起盜掘古墓葬惡性案件。案件破獲後,2009年9月1日起,【長沙市不可移動文物安全管理辦法】正式實施。【辦法】規定,市,區、縣(市)、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的不可移動文物安全管理工作實行目標責任制,納入各級政府工作績效管理範圍。區、縣(市)、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的行政首長為轄區內不可移動文物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如果轄區的古墓葬、遺址發生被盜掘事件,就取消事故發生地人民政府在上一級人民政府的年度績效評先資格,並對責任單位和主要責任人及相關主管人員實行行政問責。【辦法】還要求負責文物安全的相關機構、人員要與文物行政部門簽訂文物安全保護責任書,設獎懲制度。據了解,【辦法】實施一年來,長沙市的地下文物,包括墓葬等都平安無事。 今年,咸陽市在『4・3』建陵石刻被盜案件發生後,市政府強力督促,縣、區政府和文物、公安部門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全市文物安全形勢大為改觀。這些例子都說明只要當地政府有決心、有力度,文物犯罪就打得掉、防得住,文物安全就有保障。 『斬蛇行動』彰顯了我國政府打擊盜墓的決心與氣魄。只要盜墓一日不絕,亮出的斬『蛇』之劍就一日不會入鞘!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