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发(龚国荣摄) 冬日暖光,古阁书香,已经444岁高龄的浙江省宁波“天一阁”近日被注入了新的活力。昨天,宁波“天一阁”博物馆古籍新书库落成、古籍数字化启用仪式在该馆隆重举行。至此,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天一阁”进入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所藏近3万册(250万页)古籍,面向公众开放,为海内外不同层面、不同需求的读者开通了网上阅读平台。 “天一阁”古籍数字化工程启动于2009年4月,政府投入资金600多万元,对3万册(250万页)古籍实现了数字化载体转换,其中2000册古籍全文数字化,其数量堪比一部《四库全书》,实为国内之罕见。这次数字化的古籍以馆藏善本为主,其中不少为海内外仅存孤本,尤其以明代地方志、科举录、浙东地方文献等最具代表性的内容为主体。入选第一、二、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共84部的重要典籍全部囊括其中,近600部家谱、历代“天一阁”藏书目录、所有宁波历代方志、近代学者稿抄本也悉数扫描,一些有重要文献价值的古籍还做到了全文数据转换。 据介绍,“天一阁”古籍数字化最大优势是不重复其他图书馆已经完成的数字古籍,避免了数字化资源浪费;在借鉴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国内名馆有益经验基础上,与高科技软件集团合作,进行扫描或拍照,一步到位地实现全功能转换。这标志着天一阁藏品保管、保护、修复以及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传播进入一个发展新阶段。不仅解决了数百年来古籍“藏”与“用”的矛盾与困惑,彻底改变了普通读者被限制使用资源的局面,使广大市民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天一阁”的资源“触手可得”,真正实现资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同时也实现了古籍文物原件保护、开发利用及文献传播的完美结合,开创了古籍保护与阅览的新纪元。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