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二連三的『抄襲』 2010年,『抄襲』事件接二連三,卻並沒有觸發所謂『學術共同體』的變革轉向,縱使當時掀起巨大波瀾,最後都轉入沉寂。但這至少向我們提供一個契機,警醒當下中國文化界的缺失。 汪暉:沉默還是回應?是個難題 今年3月10日,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彬彬發表於【文藝研究】的一篇題為【汪暉〖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的學風問題】的長文,拉開了持續半年之久的『汪暉抄襲事件』的序幕。在文章中,王彬彬直指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學者汪暉的博士論文【反抗絕望】涉嫌抄襲,稱其至少抄襲了包括李澤厚的【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在內的5部中外專著,同時指出了『攪拌式』、『組裝式』、『掩耳盜鈴式』、『老老實實式』等四種抄襲方式。3月25日,【南方周末】刊載全文。 對於王彬彬的指責,當時身在國外的汪暉回應說,希望此事由學術界來澄清。北大中文系教授錢理群等發表看法稱,不能把引文不規範簡單稱之為剽竊。4月8日,【南方周末】刊發了署名為項義華的文章和兩位網友所做的調查,補充了【反抗絕望】涉嫌抄襲的證據。7月7日,【中國青年報】刊發63位中外學者的簽名公開信,呼籲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成立獨立、公開的調查委員會澄清這一事件。公開信見報兩天後,一封由齊澤克等近百名海外學者聯名寫給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的信在鳳凰網發表,稱在汪暉的著作中沒有發現任何剽竊現象。 8月3日,接受境外媒體採訪時,汪暉首次正面回應抄襲事件道,【反抗絕望】中出現的這些疏失與抄襲、剽竊是完全不同的事情。兩天後,汪暉委託律師事務所給王彬彬發去『律師函』。8月18日,王彬彬將該『律師函』交給有關媒體記者,有選擇性地刊登了其中的部分內容。拉鋸式的對壘後,雙方似乎都出現疲憊狀態,事件至此沒有新的進展。 朱學勤:讓『暴風雨』來得更兇猛些吧 汪暉抄襲事件還未平息,7月8日,清華水木社區出現的一篇名為【朱學勤―――學術界的又一個『汪暉』?】的帖子,在文章中,發帖者Isaiah通過學術性的比對指出,學者朱學勤賴以成名的博士論文【道德理想國的覆滅】涉嫌抄襲西方學者著作。在未註明的情況下,該著作大量或明或暗,或隱或顯地抄襲、盜用美國學者Carol Blum的著作【盧梭與德性共和國】的內容。Isaiah還通過比對朱學勤另一篇文章【陽光與閃電】與美國學者蘇珊・鄧恩所著【姊妹革命:美國革命與法國革命啟示錄】,指出該文『抄襲了鄧恩的研究成果』。此文迅速被各大網站轉載,紙媒也立即跟進。 針對Isaiah的質疑,朱學勤幾乎是在第一時間就向媒體做出了回應,表示要寫文章逐條反駁,並於7月13日上午向上海大學和復旦大學遞交啟動學術調查程序的申請。調查目前還在繼續進行中,各方呼籲這次學術調查能深入下去,最終還原事實真相。 張翎:說我抄襲?請先脫下你的『小馬甲』 學術界抄襲事件未了,文學界『抄襲』非議又起。7月24日,旅加復旦學子changjiang在其新浪博客公開指控張翎【金山】一書是『徹頭徹尾剽竊之作』,剽竊了加拿大本土英文作家鄭藹齡(Denise Chong)的自傳體文學【妾的兒女】(Concubine」s Children,1994年出版)的結構和主要內容,李群英(Sky Lee)的【殘月樓】(Disappearing Moon Cafe,1990年出版)中開篇和結尾的構思創意,以及其他幾位加拿大本土華裔作家英文作品中的部分情節與細節。文章隨後迅速被各大門戶網站轉載,網友評論跟帖多達上萬條。 changjiang隨後在其博客上陸續上傳文章,並在【誰是〖金山〗一書的真正作者?】一文中指控張翎的其他作品中的構思和情節同樣剽竊自某些加拿大本土作家英文著作中的『精華』。『我很負責任地說:【金山】真正原著者們就是那幾位被她剽竊了內容的華裔本土作家。』changjiang同時聲稱,張翎利用了土生華裔作家不懂中文,國內讀者一般不讀加拿大英文小說,而且國內評論界對這個加拿大本土華裔作家群體的存在和作品鮮少了解的事實,才巧妙地鑽了這個空子。 對於changjiang的指控,張翎在近日給某網站的回應中稱:changjiang這種以假名/化名方式指控詆毀一個在加拿大知識產權辦公室註冊過版權的作家的做法,已經完全超出了正常文學批評的範圍。並稱:『我將委託我的律師,以法律途徑來合法而正當地捍衛一個作家的清白。』對此,changjiang表示:『歡迎加拿大公民張翎起訴我。』對於這些爭議,不少讀者表示,期待張翎能對此事給出更直接有力的回應。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