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漢學家,芝加哥大學教授艾愷做客新浪網上大講堂
精彩語錄: 艾愷:梁漱溟人品可真是特別。他從小一直到去世,那幾十年,他和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思潮、最重要的人物都是在一起的。不說別的,開始上學的時候,是在一個西方式的小學堂,正好是1900年,義和團一進北京就把學校燒掉了,因爲是洋的東西。雖然他還是小孩,他已經跟中國非常重要的事情聯繫起來了。 艾愷:了解梁漱溟就是了解中國的一段歷史 我們知道他一生經歷過中國的歷史的變動時期,經歷過很多個時代,您怎麼看待他的一生呢? 艾愷:他的人品可真是特別。我常說,他從小一直到去世,那幾十年,他和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思潮、最重要的人物都是在一起的。不說別的,開始上學的時候,是在一個西方式的小學堂,正好是1900年,義和團一進北京,就把學校燒掉了,因爲是洋的東西。雖然他還是小孩,他已經跟中國非常重要的事情聯繫起來了。 我了解您的意思,他的一生和中國歷史的結合太緊密了。 艾愷:學他的生平就是學中國歷史。 通過他也可以認識中國歷史的發展。我們還想談談另外兩位老師,您是師從於費正清、史華慈兩位老師,這兩位老師給您的感受是什麼樣的? 艾愷:那個時候他們是數一數二的專家,史華慈他不只是研究中國古代的,也研究當代中國的政治,中國全史都有一點了解的。我非常佩服他。 國內很多人,了解這兩位學者或者是大師,我們是通過他們的作品來了解的。可能生活中,沒有跟他們親身接觸過,從您跟他們的親身接觸,您覺得這兩位大師又是怎樣的兩個人? 艾愷:他們的性格當然不一樣了。史華慈是比較純粹的學者,費正清也不只是一個學者,他也是一個企業家。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可以這麼說,他就一手去發展在美國的中國的研究,以前沒有什麼,在哈佛開始,慢慢別的大學也就發展起來。而且有不少的中國學者,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就請他到美國去,反正很多。 接下來說說您的思想,說您寫的著作。您在序裡面寫到,一個人如何可以既是佛家又是儒家,既認同馬列思想,又讚許基督教,這種融合多種矛盾的思想正是典型的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特質。這種現象是好還是不好? 艾愷:事實就是如此,先秦的思想家就是這樣的,他們的宇宙觀他們沒有說出來,共同的假設,他們都覺得宇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裡面是各個成分都是互相依賴的。意思就是說,每一部分都是需要的,不說別的營養,拿出這個營沒有養,拿這個養,沒有營。這是標準的中國思想了。董仲舒所謂的儒家內容是什麼,什麼都有。後來更複雜的理學,裡面也有佛教、道教的成分,雖然大家都不承認。這是很中國標準的一個特點,包羅萬象,雖然在表面上是有矛盾的,事實上是共存的。 這樣的情況是從祖先最早的思想家,從春秋戰國那個時代就出現的,一直延續下來的? 艾愷:共有的宇宙觀。 目前中國當代年輕的學者還具備這種包容的潛質嗎? 艾愷:沒有了。丟了。梁先生以後,恐怕沒有了。我剛講的道理,我在一個座談會上也提出來過。在場的中國學者都好像感覺到,你怎麼侮辱我們呢,說我們的思想是有矛盾的。我說我沒有這麼說。我就是說當然,每一個思想家都覺得沒有矛盾的,梁先生也沒有覺得馬列思想和儒家思想有什麼矛盾,或者說他尊敬道家也是尊敬基督教。以後全學術界的情況變了。 現在年輕的學者沒有老一輩的中國的學者的這種風範了是嗎? 艾愷:對。他們吸收了二元性的邏輯,非黑既白的那種。 只有對和錯,沒有中間的灰色地帶了。您想過原因嗎?是不是受西方的影響? 艾愷:當然,尤其是五四以後。 這種影響對中國學者來說,是好事好是壞事呢? 艾愷:這個我不敢說。 您覺得還是需要年輕的學者,應該多一些像老學者這樣的兼容並包的精神在? 艾愷:是。學術界就是一種戰場。 這個可能我們在國內能夠看到,我特別想知道,艾愷老師,您在內心深處更像西方的學者,非黑既白,還是你還存在著中華的? 艾愷:我還是中華的。 您也是受到中國文化的浸染? 艾愷:對。 我們看您跟梁老的對話中,您更像主持人,您問了很多精神方面的。您問他最美滿的日子是什麼時候,問梁老心目中的偉人是誰,爲什麼選擇這樣的角度問一個中國的學者,爲什麼沒有問研究的方向? 艾愷:研究的方向,他遲早還會寫出來。我想了解他的人生是怎麼過的,剛提到的這些問題,自己當然不會寫,他也不會寫,可能我訪問他以後,他就開始寫一點關於他和他認識的人,像毛澤東這些人,原來書里當然沒有提到這些了,這是非常寶貴的歷史資料。我訪問他好幾次,1980年、1984年是比較長的,十幾天的。第二次,我是特別要他多說說他的經歷,這是很特別的歷史資料。當然那個時候,已經90多歲了。我趕快第二次去訪問他。 搶救一些歷史資料? 艾愷:對。 您覺得他是歷史的見證者,您是通過他來投射一段歷史? 艾愷:對。 您更感興趣是這個人,其次才是他所研究的? 艾愷:這也不是,他的思想本來是最引起我興趣的。訪問某個人,你要問他,讓他講的不是他原來要寫的那一方面的東西。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