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淵沖、草嬰、屠岸、李士俊、沙博理。宋嵩制 閱讀提示 沙博理、許淵沖、草嬰、屠岸、李士俊……也許這些名字略顯陌生,但是【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世界名著,【論語】、【楚辭】等中國文化精華,正是通過他們的生花妙筆與中外讀者見面的。今天,在國家外文局的小禮堂里,這些在翻譯領域默默耕耘了一輩子的『幕後英雄』走上領獎台,領取了『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 2006年成立的『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是中國翻譯協會設立的表彰翻譯家個人的最高榮譽獎項。此前,只有季羨林和楊憲益獲得過該獎。 『文學翻譯也有世界觀』 由於身體原因,沙博理和草嬰沒有到會領獎。頒獎儀式結束後,外文局將獎牌送到沙博理先生的家中,為他頒獎並祝賀。今年已是95歲高齡的沙老靜靜地說:『不要談我的什麼成績,我只做了一點事,黨和國家領導給了我很多鼓勵,中外朋友給了我很多幫助,我要感謝他們。』 自從1947年來到中國,沙博理,這個道地的美國人就把自己的命運和中國緊緊聯繫在一起。他娶了一位中國妻子,參加過開國大典,加入了中國國籍,擔任過英文版【中國文學】、【人民畫報】譯審,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翻譯家協會理事、全國政協委員。作為新中國文學向西方傳播的第一批使者,他在美國相繼翻譯並出版了巴金的【家】、茅盾的【春蠶】以及【林海雪原】、【保衛延安】、【創業史】等中國現當代小說,被譽為『洲際文化的艄公』。 『現在要培養中青年的翻譯人才,除了要加強基本功之外,更要注意翻譯的傾向。』沙老說,『做文學翻譯也要有立場、有觀點、有世界觀,知道自己愛什麼、恨什麼,才能選擇自己最想讓外國受眾知道的東西,告訴他們一個真實的中國。』 草嬰先生正在上海養病。他在電話里說,自己是把翻譯作為一生的事業來追求的。『我不是為翻譯而翻譯的,從走上這條道路的時候起,我就希望把翻譯作為解放思想、喚起民眾的武器。文學翻譯也要有理想。』從1941年起,草嬰便翻譯了許多反對法西斯統治的進步文章。改革開放以來,他把主要精力放在翻譯俄羅斯古典文學的作品上,以一人之力翻譯出版了托爾斯泰的全集。草嬰覺得俄羅斯文學中深厚的人道主義精神永遠是世界所需要的,『要帶着理想去翻譯。』 『後備人才培養必須抓緊』 今年,魯迅文學獎優秀文學翻譯獎5個名額全部空缺。對此,屠岸認為,空缺也說明我們的文學翻譯確實不盡如人意。『原因很多,但後備人才短缺是個重要原因。』 『這些年我們在翻譯後備人才的培養上進步不大,人才短缺才造成翻譯質量下滑。』屠岸認為這一切源於社會上對文學翻譯的短視和偏見。『人們重視創作,而輕視翻譯。在學校里,翻譯作品不算科研成果,不能拿着譯作去申報職稱。』 草嬰和同行們為此呼籲了很久,要求提高文學翻譯的待遇和社會地位,但改善不大。 屠岸從上世紀40年代開始編選翻譯【英國歷代詩歌選】,但譯稿出版後竟然沒有稿費,只從出版社裡拿到了100套書。『這不怪出版社,畢竟出版社沒有義務為你賠錢。』屠岸說,『有些書,讀者面很小,要出的話,就要自己掏錢。這家出版社願意出版,也沒有找我要錢,我還是很感激的,否則我的心血就沒有見天日的機會了。』 清苦、寂寞、為人做嫁衣……凡此種種都使有才華的年輕人不願意投身於文學翻譯。屠岸說:『我常常很憂慮,到底怎麼辦?後備人才的培養不能再等了,必須要抓緊。』 『現在中國每年引進的外國文學作品超過1萬種,而中國的作品推廣到外國去的太少了。』屠岸說,『為什麼迄今為止中國作家還沒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翻譯不行。』 屠岸介紹說,楊憲益和戴乃迭合譯的【紅樓夢】水平極高,但即使這樣一部業內公認的高水平譯著,在英語世界的銷量也比不過英國漢學家霍克斯譯的【石頭記】,就因為後者的語言更適合今天的西方讀者。『所以,中譯外的難度比外譯中要大,需要國家組織專門人才來做這件事。』 『翻譯不要唯西方是從』 『我譯書是我自己想譯。對我來說,這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事。』九旬老人許淵沖嗓音依舊洪亮。這位畢業於西南聯大、師從錢鍾書先生,與楊振寧、吳冠中是同學的老人,在70年裡翻譯出版了120本書,中國的四大名劇【西廂記】、【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由他譯成英文,【詩經】、【楚辭】、唐詩宋詞元曲,以及毛澤東詩詞,被他以英法韻文的形式翻譯到西方。『以詩譯詩』的獨特才華,使他成為全世界將中國詩詞譯成英法韻文的唯一專家。 在中國翻譯界,許淵沖有個外號,叫『許大炮』。『我對中國文學翻譯界,從理論到實踐,都不滿意。』他一『開炮』就停不住,『在翻譯理論上,我們走的是西方路線。但是西方現有的翻譯理論,在中國傳統翻譯理論里都能找到解決辦法。我們為什麼要唯西方是從?』 從『五四』以來,直譯是中國翻譯界的主流,但許淵沖覺得『意譯』最好,『好的翻譯應該使人覺得喜歡,而最好的翻譯應該讓人感動。簡單的直譯能做到這一點嗎?』 許淵沖還津津樂道一件得意事:他翻譯的一首中國古詩影響到美國總統奧巴馬的醫改計劃。他和兒子許明將合譯的【千家詩】寄贈奧巴馬及一些國會議員。一位共和黨議員看到後,非常欣賞柳宗元【江雪】中『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獨立精神,她本來準備隨大流,和共和黨其他議員一起對醫保議案投反對票,但受詩歌影響,她最後投了贊成票,使醫保議案以7票的微弱優勢得以通過。奧巴馬知道後給許明發了一封電子郵件,開玩笑說許淵沖是『廚房內閣成員』。 『你說文化的力量有多大?它看不見、摸不着,沒法像數學那樣精確計算,但是中國文化的魅力,經過我的意譯,就能讓西方人感動。』 許老的家很簡陋甚至寒酸――上世紀80年代的舊樓,樓道里燈光昏暗,貼滿了小廣告,家裡沒有新家具,既是客廳又是臥室又是書房的小屋裡擺着一台25寸電視機。對此,許淵沖並不在意,他使勁擺擺手說:『楊振寧說他工作幾年才能有一個靈感,我每天都有一個靈感,你說我得多快樂?對我來說,翻譯不是苦事,是自得其樂的樂事。』 人物簡介 □沙博理:1915年生於美國紐約,1952年開始發表譯作,譯著有【新兒女英雄傳】、【水滸傳】等。 □許淵沖:1921年生於江西南昌,北京大學教授,詩譯英法唯一人。譯著有【楚辭】、【李白詩選】等。 □草嬰:原名盛峻峰,1923年生於浙江寧波,2006年被俄羅斯作家協會吸收為名譽會員。譯著有【安娜・卡列尼娜】等。 □屠岸:原名蔣壁厚,1923年生於江蘇常州,曾任人民文學出版社總編輯。譯著有【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濟慈詩選】等。 □李士俊:1923年生於河北,曾獲世界語格拉鮑斯基頭等獎。譯著有毛澤東【實踐論】等。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