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逾六成受訪者承認當前碩士花錢發論文現象嚴重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0-12-2 08:00| 發布者: 真衣| 查看: 1526| 評論: 0|來自: 中國青年報

摘要: 漫畫 : 唐春成    專家痛指學術泡沫化論文垃圾化已成普遍現象, 53.1% 的人贊同取消碩士生發表論文的硬性規定   論文本應是衡量研究生素質的重要標準。然而, ...

漫畫:唐春成

  專家痛指學術泡沫化論文垃圾化已成普遍現象,53.1%的人贊同取消碩士生發表論文的硬性規定

  論文本應是衡量研究生素質的重要標準。然而,如今卻有一種怪現象――不少碩士生為了湊論文數量而寫論文,甚至有碩士生為了拿獎學金或順利畢業,寧願花錢買版面發論文。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網易新聞中心,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2147人參與)68.3%的受訪者認為與過去相比,現在碩士論文的學術水平降低了,16.4%的人『不認同』這種說法,另有15.3%的人表示『不好說』。受訪者中,在校研究生占13.1%,已畢業的研究生占23.6%

現在大多數碩士生屬於『偽學術型』?

  此次調查中,受訪者評出的『碩士論文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寫論文的功利性強,只重視發表』(74.5%)、『論文代寫、抄襲等作假現象嚴重』(72.0%)、『花錢發論文現象嚴重』(65.6%)、『論文價值越來越小』(63.3%)和『論文不規範』(33.7%)等。僅0.1%的人認為『沒什麼問題』。

  張蒙是上海某高校法學專業碩士生。據張蒙介紹,他們學校規定,所有法學碩士生在校期間必須公開發表一篇以上的學術論文,但由於絕大多數碩士論文的質量達不到權威期刊的要求,所以許多學生只能通過『期刊代理』,花錢將論文發表在一些不太正規的期刊上,從而應付學校規定。『這些學校里的「期刊代理」基本上都是做兼職的學生,他們經常將相關的廣告貼在校園的公用電話和取款機旁,或者貼在公告欄里。通常半個版的要價在800元左右。』

  調查中,對於碩士生花錢發論文的情況,50.9%的人表示『聽說過一些』,37.7%的人『經常聽說或遇到』,僅11.1%的人『很少聽說』,0.3%的人『從未聽說』。

  『除了需要發表論文外,對於結課論文和學年論文等,很多人抱着「能抄則抄、敷衍了事」的態度。』張蒙將現在的碩士生分為三類:一是『以學術為業』的『學術型』,二是論文中既有本人思路也有摘抄內容的『偽學術型』,三是論文東拼西湊的『混學術型』,『現在大多數的碩士生屬於第二類。』

  為什麼碩士論文總體質量不斷下降?受訪者眼中的原因有:『很多學術刊物淪為賺錢工具,放鬆了論文發表標準』(77.3%)、『學校對論文重量不重質,致使學生「重發表、輕質量」』(68.3%)、『學生學術水平有限』(58.8%)、『導師指導不到位』(44.1%)、『學生負擔太重,論文只能簡單應付』(32.6%)等。

  『碩士論文質量不斷下降的根本原因,在於現行的學術評價體系存在嚴重弊端。』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熊丙奇指出,評價碩士生的標準,本應是學術能力與學術素養,但現在卻主要看他們發表論文的數量和論文發表期刊的檔次。這樣一來,碩士生很多時候不用提交論文原文以備學校審查,有些導師甚至不會看學生的論文內容。『由於對碩士論文質量缺乏良好的評定與監督機制,現在許多碩士生是為了發表才寫論文,由此派生出的論文抄襲和花錢買版面等問題也就不足為怪了。』

  『在這種扭曲的學術評價體制下,學術泡沫化和論文垃圾化已成當前的普遍現象。』熊丙奇說。

專家建議將學術共同體的意見作為評價碩士論文的唯一標準

  調查中,65.3%的人認為,碩士生的素質和學術水平並非只能靠論文來體現。53.1%的受訪者指出,既然這一制度造成了諸多弊端,還不如取消碩士生必須發表論文的硬性規定。

  北京師範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周海濤,在接受中國青年報採訪時指出,不對碩士生發表論文做硬性規定,是合情合理的,也是國際慣例。但這並不意味着論文對於碩士生的學習不重要。『論文,特別是學位論文,是碩士生對自己學習成果的陳述,也是對學習成效的檢驗。碩士生在做論文的過程中――從找選題到運用方法,再到具體分析和實施操作等,可以得到很好的鍛煉,獲得規範性、學術性和過程性的深度體驗。』

  『想要充分發揮論文的上述作用,需要對當前的狀況做一些改變。』周海濤認為,我們應該改變『嚴進寬出』的碩士培養模式,讓學生明白,並非考上了碩士就萬事大吉。其次,應加大導師對碩士生的指導強度,還可以將一對一輔導的時間折算成課時,從而激發導師輔導學生的積極性;另外,我們要改變『證書代表實力』的功利化的校園氛圍,鼓勵學生花更多時間寫論文、做學術。

  熊丙奇表示,碩士生階段具有過渡性,更多指向的是『應用型教育』,所以過度強調碩士生的學術性,規定他們必須發表論文的做法並不合理。『取消這一硬性規定,只是改革的第一步,想要徹底改變碩士論文質量差的現狀,就必須對當前的學術評價體系進行深層次的改革。』

  熊丙奇建議遵循學術的基本規律,將學術共同體(相關領域學者組成的群體)的意見作為評價碩士論文質量的唯一標準,而非論文發表的數量與期刊檔次。此外,導師應對碩士生培養的全過程負責,碩士論文質量應與導師的學術聲譽掛鈎,避免讓導師成為擺設。

  『實現這些變革的前提,是擺脫教育上的計劃體制。我們應加快建設具有學校自治、學生自主和教授治學等基本特徵的現代大學制度,將教育的權力重新交給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熊丙奇說。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