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11月17日,安徽省繁昌縣中醫院,一位大學生在學習針灸療法。 楊華攝(人民圖片) 11月16日,中醫針灸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世界中醫藥聯合會副主席黃建銀說:這是對中國作為中醫針灸起源國地位的確認,有效防止了中醫針灸的異化和去中國化,為中醫藥國際化奠定了重要基礎。 從整體申遺到單獨申遺 據悉,在最初階段,中醫是作為一個整體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所長柳長華介紹,中醫歷來被視為一個整體,不可分割。 2005年起,柳長華擔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辦主任,負責中醫申遺日常事務。 2006年5月,傳統醫藥類項目申報了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傳統醫藥作為第九大類進入國家名錄,成為中醫申遺工作突破性進展的里程碑。 但是,整體申遺遇到了難題。大中醫又有針灸、又有著作、又有技術、又有藥,包羅萬象,而聯合國有關部門對申遺的要求是越具體越好。 中醫申遺思路面臨調整。『單把中醫針灸拿出來申遺,也是為了適應申請要求。』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吳剛說。 不過,『中醫針灸申遺,不是保護中醫針灸的一招一式,保護的是傳統中醫思想,是文化的多樣性,是民族文化的根。』柳長華強調。 今年9月,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透露,中國已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了中醫針灸申遺的申請,有望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確保中國針灸宗主地位 傳統醫藥蘊藏着巨大的經濟利益和社會價值,不斷成為被不當侵占的重災區。發達國家利用其技術優勢和規則制定權,屢屢侵占其他國家的傳統醫藥知識。 以針灸為代表的中醫,如今影響遍及全球。據統計,目前國外的針灸師至少有20萬人,服務產值每年100多億美元。 黃建銀說,『隨着中醫針灸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一些國家聲稱自己是針灸的起源國,這對中醫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韓國韓醫協會曾在2008年公開表示:『世衛組織沒有選擇中國和日本的針灸穴位作為標準,而是選擇了韓國。』中國專家隨後對此進行了駁斥。世衛組織也因此事向中國致歉。 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趙京生說,申遺能夠持續保證中國針灸在世界針灸界的宗主地位。 黃建銀說,申遺的成功,從法律地位上,為中醫藥的國際化發展鋪平了道路。 柳長華說,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了傳統醫藥的文化根基,跳出了知識產權制度的窠臼。我們可以藉助這種保護,建立一整套傳統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度。 申遺不是『免死牌』 『針灸在中醫體系的地位應該是最高的,中醫就是從針灸發展來的。』談起針灸的歷史,89歲的針灸大師程莘農豎起大拇指說。 但是,如今針灸的發展,狀況堪憂。 首先是『灸法』面臨失傳。針灸由『針』和『灸』構成。可如今針灸診所卻『有針無灸』,中醫學界也存在『存針廢灸』的聲音。 人才問題也困擾着中醫針灸界。由於針灸在海外收費較高,國內大量針灸人才外流。 『經濟效益太差』,導致針灸在醫院診療體系中走向邊緣化。趙京生說,如果給醫院最不賺錢的科室排個名,針灸絕對可以位列三甲。 如今,針灸進入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一些人由此認為,有了一張很有分量的『免死牌』。但也有人提出,這張『免死牌』能保護它發揚光大嗎? 『申遺成功,並不意味着中醫針灸就能自然得到保護,這僅僅是一個契機』,柳長華說,『申遺為發展中醫藥提出了新要求,下一步我們將更好地傳承、保護和發展好中醫。』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