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活化石』靠什麼『活』下去
――瓊閩粵台及東南亞地區閩南語系劇種研討活動舉行 11月28日晚,一場匯集了高甲戲、布袋戲、雷劇、白字戲、歌仔戲、梨園戲、潮劇、瓊劇等閩南語系劇種的11個戲曲小段在海南省海口市與觀眾見面,來自大陸及港澳台地區的演員們把這些被稱爲戲曲『活化石』的劇種演繹得韻味十足。梨園戲【陳三五娘】唱腔婉轉,司鼓以腳的力道和位置變換敲擊鼓點,恰到好處;布袋戲【奇遇良緣】雖布偶不足半米高,吸菸、咳嗽、對打各環節毫髮畢現;演唱歌仔戲【邵江海】選段『六月雪』的女演員長袖善舞,滿腔悲憤。全場掌聲響起,爲這些古老劇種在今日煥發的生機,爲新中國成立以來戲劇史上的第一次閩南語系劇種的大聚會。 在隨後舉行的海南國際旅遊島――瓊閩粵台及東南亞地區閩南語系劇種研討活動上,學者在肯定參演節目質量的同時指出,展演也暴露出了擁有古老歷史的地方小劇種在創作、表演、傳承、傳播等方面的諸多問題,而這些都導向一個最根本的生存問題。在大陸,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還有367個戲曲劇種,而目前尚在演出的劇種僅267個;在台灣地區,九甲戲、亂彈戲等演出越來越少;在馬來西亞、新加坡,曾興盛一時的閩劇早已不見蹤影。『好景不常在』是閩南語系劇種在這些國家和地區所面臨的嚴峻考驗。 據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陳世雄介紹,閩南語系戲劇大致包括梨園戲、高甲戲、歌仔戲、潮劇、四平戲,閩南方言話劇與歌劇,以及偶戲等,其歷史短則三五百年,長則近千年,許多劇種已被列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即便如此,這些珍貴的地方劇種卻並未享受到『古董』應得的待遇,而是隨著觀眾的減少、繼承人的去世瀕臨消亡。人們不禁擔憂,這些『活化石』能『活』多久,又該靠什麼『活』下去? 最合理而又現實的答案是――培養觀眾,靠培養對中國傳統戲曲具有欣賞趣味的擁躉激發古老地方戲劇的持久生命力,這是保障其生存的基礎。如今,閩南語系戲劇的演出主要以民營劇團爲主,它們成爲了閩南地區尤其是廣大農村地區演藝市場的主要力量。在面向市場的過程中,許多劇團積極開拓思路,希望培養起固定的觀眾群體。海南省『非遺』研究會會長符策超說,在海口、瓊海、文昌三市交界處的大坡鎮出現了『小鎮出大戲』的景象,這裡一年四季鼓聲唱腔不斷,上門請戲的人絡繹不絕,近年來更被海口市政府設爲『瓊劇鎮』。 以觀眾爲核心,創作觀眾愛看的戲曲節目並由此影響到創作、演出、傳承、傳播等各個環節,是發現、培養戲曲人才的重要途徑。曾風靡一時的泉州提線木偶戲如今已面臨人才斷檔的危機,泉州木偶劇團團長王景賢說,早年間提線木偶戲家喻戶曉,1978年泉州市木偶劇團與福建藝校聯合開班招生時,應考者蜂擁而至,最終有30餘名考生從幾千名報考者中脫穎而出;而到2005年,招生情況可謂慘澹,無論怎樣加大宣傳力度,報名者始終寥寥,最終只能『凡報必招』。 人才缺失,是許多閩南語系劇種面臨的共同困境,甚至直接導致了這些劇種瀕臨消亡的絕境。 在台灣,木偶布袋戲深入人心。台灣戲曲學院院長蔡欣欣說,演出更爲細膩、精緻的木偶戲深受小朋友及年輕觀眾的喜愛,許多劇團演出場場爆滿,劇團尋求到的廣告投資及各類收入產值每年達數十億新台幣。木偶布袋戲的火爆,促使劇團在中小學校及社區開設演習班,爲毫無基礎的觀眾上課培訓,從普及傳統民間藝術入手,在循序漸進的學習中發現、挑選人才。如本次參演的台北木偶劇團,演員最小的22歲,最大的36歲,但他們平均習藝年齡都達到15年以上。他們都是在普及藝術教育的課堂上了解的戲曲,之後一連十幾年不曾間斷學習,大學畢業後成爲劇團專業演員。 那麼,如何才能吸引觀眾、培養觀眾?敬畏傳統,恰當創新,易於傳唱,或許是地方戲曲最能吸引觀眾之處。第2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高甲戲演員吳晶晶說起觀眾追著她到各地看戲的情景,得意之情溢於言表。她說,拴住觀眾的心是最必要也是最難的事。閩南語系劇種博大精深,唱念做打獨具魅力,具有寓教於樂的平民化特色,一些經典劇目和優秀演員時至今日依然有眾多戲迷追捧。觀眾愛看品質上乘的表演,而非那些粗製濫造、空洞無物的所謂『創新』之作。當前,有些劇團創作前不進行市場調研、風險評估,一味想當然地認爲觀眾愛看什麼;有些急功近利,太看重形式而忽視藝術性,劇團辛苦排演半天只能草草演出幾場;有的亂改傳統,瞎談創新,把壓箱底的寶貝扔了,反而花大價錢『另起爐灶』;還有的過分倚重現代科技手段和豪華布景,舞台美術倒是美輪美奐,只可惜劇目本身質量不夠上乘。新加坡亞太演藝學院主席蔡曙鵬說,幾年前某劇團赴新加坡演出【劉三姐】,開始時觀眾熙熙攘攘,中場休息時劇場空了一半,觀眾紛紛抱怨,當劉三姐由一個善良、質樸的鄉村姑娘變成了佩戴項鍊、耳環的千金小姐,當耳熟能詳的民族歌曲在交響音樂中不倫不類,這樣的【劉三姐】還能叫【劉三姐】嗎,這樣的地方戲還有地方戲的味道嗎? 在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在討論閩南語系親緣劇種戲劇節的章程草案時,對其中的『重大創新與改編劇目』有較多異議。傳統經典曲目自有其精髓所在,各劇種在長時間的歷史積澱中聯繫著當地獨特的民俗民風,溝通著所在地人民的質樸情感,形成了各有千秋的藝術風格。過分強調『創新』,用一刀切的標準衡量其思想性和藝術性,對於這些戲曲『活化石』而言恐怕未必是好事。 觀眾是戲曲的衣食父母,爲地方戲曲的傳承、傳播奠定了堅實基礎,在無法改變許多外界因素的當前,回歸戲曲本體,探究如何依據戲曲藝術創作規律,以高品質劇目吸引、培養大批觀眾,從而推動這些戲曲『活化石』的生存發展、傳承保護、創新繁榮,才是當前戲曲人應該思考並亟待解決的問題。爲期5天的瓊閩粵台及東南亞地區閩南語系劇種研討活動無疑是一次大膽而有意義的探索與嘗試,它爲關注、從事閩南語系劇種的藝術家及研究者提供了難得的交流平台,並以求真務實的態度發現問題、謀求良策。中國劇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季國平在致辭中說,『戲曲藝術作爲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學藝術形式之一,千百年來承擔著喻世娛人的美育與教化作用,並以鮮活的形式體現和保存著地域文化與百姓生活的特點』。繼承和弘揚擁有數百上千年歷史的地方戲劇,對於推動文化的發展繁榮、共建中華民族精神家園具有重要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李曉晨) 來源:文藝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