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百家講壇】節目失落,路向何方?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2-6-8 17:12| 發布者: 沙舟| 查看: 1470| 評論: 0|來自: 文學報

摘要: 【百家講壇】路向何方? 劉宏 央視【百家講壇】節目爲什麼不再那麼紅火?可能是健康類節目奪走了講壇類節目的老年觀眾。另外,【百家講壇】的學者明星化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有審美疲勞,有欣賞周期,還有普及文 ...
【百家講壇】路向何方?

劉宏

央視【百家講壇】節目爲什麼不再那麼紅火?可能是健康類節目奪走了講壇類節目的老年觀眾。另外,【百家講壇】的學者明星化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有審美疲勞,有欣賞周期,還有普及文化。換言之,這樣的節目複製的是課堂模式,並且沒有互動,結果不是提高文化,而是繼續貫徹應試教育的中學老師模式。

  我們不妨把【百家講壇】節目視爲一種知識生產,不同國家會有不同的知識生產系統。很多人批評【百家講壇】的選題過於歷史化,甚至有一點封建味道,這是在批評這個節目的知識生產方式。媒體在社會知識生產體系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科學知識生產上表現得很顯著。

【百家講壇】節目失落了,這個節目曾經風光一時,捧紅了於丹和易中天等人。奇怪的是,這些被節目捧紅的名人倒沒有反過來保住【百家講壇】節目的名氣。現在這個節目看上去已經敗落了。這好像是在說明一個道理,節目捧人,人不捧節目。當然,這也可能是電視節目有自己的周期規律。我知道有些人仍然把這個節目作爲學習教材。

那麼,【百家講壇】節目給演講人帶來的是什麼名聲?這個節目捧紅了一些學者,不過,有趣的是:這個節目好像和專業人士產生了某種矛盾,這就是收視率高的演講人似乎反而被業界輕視。當他們的社會名聲提高的時候,他們的專業名聲反而持平,甚至有所下降。說明社會名聲比專業名聲更功利,兩種名聲之間有衝突。

我們可以把傳播者與受眾的關係分爲三種,第一種,兩者共同成長,媒介也有生命周期,它們會一起老去,如果幸運,它們會同步,這是典型的美國【60分鐘】節目模式。第二種,受眾如走馬燈,傳者像鐵打的營盤,湖南衛視模式,【快樂大本營】節目是代表,總吃長不大的青少年,屬於消費導向。第三種,傳者變,觀眾不變,【百家講壇】模式,中老年觀眾多,出於學習的動機。

誰都難以否認中國人愛學習的群體。甚至於有時候我們會提出這樣一種疑問,學習是一種宗教嗎?在地鐵里可以看到這樣的標語廣告,學習是一種信仰。在生活中會發現有一些人不停地學習,考證,聽講座,更有甚者,把一切都變成了學習。好像是把結婚等同於戀愛。學習是我們的全部嗎?學習會成爲一種性格嗎?應試教育似乎鼓勵這樣。我們學習英語,但不使用它。再看【百家講壇】,也好像受益於此。

當【百家講壇】節目走下坡路時,東方衛視在世博會期間推出的世界文明講座倒是讓我看得津津有味。爲什麼同樣的形式,可以帶來不同的感覺?沒有中國的世界是一種損失,反過來說,沒有世界的中國也是一種損失。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是否也有歷史全球化?這是需要考慮的。


來源:文學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