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外漢語教材應互相借鑑 李宇明今天透露,為了全面總結去年我國語言生活狀況,相關部門還專門調查了海外使用的漢語教材,即國外學者編寫、國外出版、面向漢語為非母語學習者的、使用於正規學校的漢語教材。這次調查選擇的四套教材,分別是美國的【中文聽說讀寫】、『印第安納版』(包括【互動漢語】、【心繫中國】)、英國的【步步高中文】和澳大利亞的【你好】。 四套教材共使用漢字1680個,可以看出,海外教材的用字量都控制在比較小的範圍。與國內中小學語文教材相比,四套教材的常用字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材面向的是非母語的成年學習者,更貼近海外學習者的生活特點。『如「腐」字,在海外教材中,都與「豆腐」有關,這是因為教材較多談到中國飲食文化,而沒有我國教材小學詞表中的「腐爛、腐敗、腐化」等。海外教材貼近日常生活,更少抽象概括。在這點上,海內外漢語教材可以互相借鑑。』李宇明說。 我們需要『多言多語』的人才 普通話和方言的關係今天再次成為熱點。李宇明表示:『普通話是國家通用語言,推廣普通話為的是克服不同方言地區之間的交際障礙,方便溝通交流,而不是歧視、禁止使用方言。』 2010年,普通話有了另一項重要的任務――『語言援助』。去年4月發生的青海玉樹地震,由於當地居民中藏族同胞占94%,大多不懂漢語,語言障礙和語言援助問題凸現。蘭州市6家醫院接受128位玉樹受災群眾,而醫院中很多醫生不懂藏語,需要志願者幫助,無法與病人很好交流。『我們需要「多言多語」的人才,既能流利使用普通話,也能用方言溝通交流。』李宇明說。 玉樹地震發生後,國家民委及相關部門從全國各地民族院校懂藏語、身體好的師生中,組織起一支近千人的民族語言志願者隊伍,趕赴玉樹參與語言救援工作。他們除了在搜救現場和醫院做翻譯外,還擔負起心理疏導、照顧病患的工作,在救援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事實上,世界各國面臨自然災害時,都會遇到這個問題。『自然災害和國際人道主義救援中,如何及時實施合適的語言援助,應引起國家相關部門重視,科學規劃,研究預案,採取應對措施。』李宇明最後說。 (姚曉丹 本報北京5月13日電) 編輯:秋痕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