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計劃生育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生育政策『微調』難解少子化、老齡化並存

國學新聞| 計劃生育

2012-4-24 06:23| 發布者: 廬陵白石| 查看: 1662| 評論: 0|原作者: 何亞福|來自: 何亞福網易博客

摘要: 2012年04月23日17:06 來源:中國商報 作者:海 燕 一段時間以來,對於中國人口老齡化和計劃生育政策的熱議一直不斷。有學者認為,由於生育政策有相當長的滯緩效應,『單獨二胎』等微調政策不足以扭轉目前中國 ...
  2012年04月23日17:06 來源:中國商報  作者:海 燕

 

一段時間以來,對於中國人口老齡化和計劃生育政策的熱議一直不斷。有學者認為,由於生育政策有相當長的滯緩效應,『單獨二胎』等微調政策不足以扭轉目前中國人口結構嚴重老齡化的趨勢。要真正解決老齡化主要還要依賴於在全國範圍內普遍建立社保制度,並且提高保障力度。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於【國家人口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根據規劃,我國『十二五』期間將穩定低生育水平,全國總人口控制在13.9億人以內。但隨着河南省宣布開始實施『雙獨夫妻生二胎』政策,並成為最後一個實施該政策的省份,近期國內計劃生育政策也出現了鬆動跡象。此外,廣東省還向國家提出了『單獨可生二胎』試點的申請。在今年兩會期間,也再次有代表提出『單獨生二胎』(即夫妻雙方一方為獨生子女即可生二胎)建議。有代表進一步提出,要由國家牽頭建立計劃生育指標轉贈平台,允許有第二胎合法生育指標的公民自願通過此平台轉贈第二胎生育指標。

有學者認為,由於生育政策有相當長的滯緩效應,『單獨二胎』等微調政策不足以扭轉目前中國人口結構嚴重老齡化的趨勢。真正大幅度地改變中國的人口結構,還需要力度更大的新舉措。

  對緩解老齡化作用有限

一段時間以來,對於中國人口老齡化和計劃生育政策的熱議一直不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秘書長李建國,在年初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作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執法檢查報告時指出,我國老齡化社會呈現出老年人口基數大、老年人口增加快、困難老年人多、老齡化先於工業化、老齡化與家庭小型化相伴隨、老年撫養比快速攀升等特點。

一個必須提及的問題是,我國當前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希望藉此緩解越來越快的人口老齡化進程和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的現狀。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78億,占總人口的13.26%。自1999年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以來,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老年人口基數大、增長快並日益呈現高齡化、空巢化趨勢,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數量劇增。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翟振武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計劃生育政策的寬鬆性調整並不是解決老齡化的根本途徑。他的理由來自於一組統計數據,『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我國的生育率是1.5左右,政策在慢慢寬鬆但生育率依然低。這對緩解老齡化進程起到的作用非常小。』

在翟振武看來,要想使計劃生育政策鬆動對控制老齡化起到相當的作用,需要每個家庭都生三個或者4個孩子,但在目前的中國看來這並不現實。『我國目前平均一對夫妻的生育率還維持在較低水平上,這對老齡化整個過程的影響是杯水車薪的,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他表示。  (何亞福評註:雖然現在放寬生育政策對緩解老齡化的作用只是杯水車薪,但如果穩定現行生育政策,將來的老齡化問題難道不是更嚴重嗎?這不是『破罐子破摔』是什麼?)

翟振武同時認為,此舉對緩解性別比也不是非常有效。『出生性別比真正偏高的是農村的第二胎或者第三胎,第一胎相對來說比較正常。而城市人口的生育偏好本身較弱,獨生子主要都是集中在城市裡而不是農村,所以即使放開單獨政策允許再生第二個孩子,對解決全國的出生性別比依然起不到很大的作用。』

持有類似觀點的還有國內著名獨立人口學者何亞福。他告訴中國商報記者,由於國內撫養孩子的成本越來越高,這直接導致越來越多的夫妻多要孩子的意願在下降,有的甚至選擇做丁克一族。『就算徹底取消計劃生育,對緩解當地人口老齡化進程作用也不夠。』

何亞福同樣給記者提供了一組調查數據。上海地區90%的戶籍新婚夫婦符合『雙獨可生二胎』政策,但其生育率還不到1.0,平均一對夫婦還不到一個孩子,丁克家庭越來越多。山西翼城縣試點『二胎』政策25年,其人口增長率反而低於全國水平,生育率也並不高於周邊實行一胎政策的地區。

何亞福認為,我國如果目前採用鼓勵生育或者取消計劃生育政策對緩解老齡化都有一定程度的效果,生育率會有所回升,但實際也無法回到上世紀70年代的生育率。『緩解老齡化最根本的舉措並不是放寬計劃生育政策,而是要實實在在地提高生育率。』他表示。(何亞福註:我的原文是:『緩解老齡化的根本途徑是提高生育率,而現在即使放寬生育政策,也不會顯著提高生育率。』)

  人口結構的新問題

翟振武表示,要真正解決老齡化主要還依賴於在全國範圍內普遍建立社保制度,並且提高保障力度。他表示,只有這樣才是根本出路。『現在農村老人都願意加入養老保險,這也是未來的一個方向。由於目前家庭的趨勢越發小型化,今後社會還應該建立一個居家養老的服務體系,讓社會和社區更多地給老人提供養老支持和服務。』

與此相對應的現實是,我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仍然處於起步階段,還存在着與新形勢、新任務、新需求不相適應的問題,中國的人口老齡化是在『未富先老』、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歷史欠賬較多、城鄉和區域發展不平衡、家庭養老功能弱化的形勢下發生的,加強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任務十分繁重。

在計劃生育政策方面,一個較為一致的觀點是,我國亟待解決的最突出問題已經從控制人口數量轉變為調整人口結構。從絕對數量上看,我國的人口數量沒有問題,以年齡結構和性別結構為主要參照點的人口結構存在嚴重問題,老人越來越多,小孩越來越少。

這從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中可以看出。數據顯示:全國人口中,0至14歲人口占16.6%;60歲及以上人口占13.26%,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至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6.29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個百分點。專家認為,我國人口少子化比老齡化更嚴重。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勞動與人力資本研究室研究員睢林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少子化、老齡化並存的局面,將直接影響到我國未來公共資源的配置和現已配置的公共資源。『一些大城市每年都在關閉學校,那些老師和校舍怎麼分流與處理?過去的教育投資怎麼調整?同樣,醫療、養老資源的配置也將受到人口結構的影響。』他表示。

然而,少子化問題並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改善的,這源於生育政策的滯緩效應和人口生產的內在規律。人口問題觀察周期長,一般以百年作為一個觀察周期。人口問題慣性大,過去積累下來的問題短時間內是難以解決的,對於人口再生產,『少子化』趨勢將讓人口結構較難回調。

『少子化現象也不是一點沒有改變的餘地。』睢林表示,人口結構的劇變和慣性,也使得我國未來恐難避免『未富先老』局面,進入『少子化』階段,『未富先老』的困局也將給社會帶來沉重的養老問題。但通過教育提高勞動生產率和擴大養老覆蓋面可以有效緩解困局,尤其要切實加快養老覆蓋體系建設,未雨綢繆。

事實上,中國人口的數量與結構之間數年來存在着一種內在相剋的關係,這讓人口政策的調整陷入了兩難的境地:放開二胎,從長期來看,的確可以改善人口結構,緩解老齡化帶來的衝擊,但不得不長時間承受一個龐大的人口體量;而堅持現有政策,任由出生率下降,將不得不眼睜睜地看着中國快速駛入老齡化。如何平衡,這在相當程度上考驗着決策者的智慧與能力。(何亞福評註:最後一段的觀點顯然是錯誤的,因為前面已經講到了:我國的人口數量沒有問題,而以年齡結構和性別結構為主要參照點的人口結構存在嚴重問題。)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