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口學家一再阻止人口政策調整 中國計劃生育理論是聯合國人口基金幫助建立的,其背後黑手是洛克菲勒基金,目的是通過控制中國人口而阻止中國崛起。洛克菲勒人口理事會副會長保羅.德曼非常清楚地知道(http://yi.fuxian.blog.163.com/blog/static/109005802201131891254549/),計劃生育官僚機構一旦設立,那麼它將自成一體,為了這一官僚機構的存在,不擇手段。保羅.德曼也知道所謂的『計劃生育有利於持續發展』只是一個幌子,遲早會被揭穿的,但已經形成的利益集團還是會找出其他替代理由,目前中國人口學一直是朝着這條道路走。 比如1990年代中期以來所有的客觀調查都顯示生育率只有1.3左右,早就應該停止計劃生育了。但田雪原、蔡昉、曾毅、翟振武等主流人口學家以『漏報』為由否定超低生育率,否定性別比失衡,阻止人口政策調整。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組300多位專家論證出『1.8的生育率是最佳生育率』,『中國目前生育率就是1.8』,『現行人口政策下總人口會達到15億』,『生育率反彈勢能很大』,他們認為現行人口政策沒有必要放寬,相反還需要加強。在他們的理論恐嚇下,十一五規劃時國家領導人沒有果斷停止計劃生育,相反還提出計劃生育『四個堅持不動搖』。 近年的人口形勢表明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組的報告已經破產。但主流人口學家還繼續用虛假信息誤導決策層和民眾,比如2010年『建設人口均衡型社會』的80多名專家『論證』指出:中國人口2015年將達到13.9億,2033年將達15億。他們的『論證』再次影響了決策,國家在十二五規劃仍然提出要堅持計劃生育政策。 人口普查主要結果公佈之後,『建設人口均衡型社會』的人口學家們的結論破產,停止計劃生育已經是勢不可擋了。但人口學家(包括所謂的開明派學者)對中國嚴峻的人口形勢視而不見,掩耳盜鈴,自欺欺人。5月14日在清華大學召開一次人口學的理論保衛戰,多位與會人口學者認為,中國實際總和生育率為1.6,(http://www.caijing.com.cn/2011-05-17/110720293.html)。認識水平從1.8的生育率降低到1.6,這就是開明派人口學家的進步速度! 人口普查結果都已經出來,不要多高的水平就可以推測1996-2010年平均總和生育率只有1.4左右。一些媒體也採訪了我,我還辛辛苦苦準備了一大堆資料,認為生育率只有1.35-1.45。但我的觀點被認為『不專業、不科學』而沒有採納。難道人口學真的是『科學』嗎?人口學真的需要高深的理論嗎?難道中華人口獎獲得者曾毅的1.63的生育率比我的1.35-1.45的生育率更為『科學』?人口學家至今還認為中國的世代更替水平是2.1,這難道是科學? 其實,如果尊重人口普查和抽樣調查的原始數據的話,全國只需要幾十個統計專業本科畢業的技術員負責人口數據統計就可以,完全不必要有那麼多人口學教授。但中國人口學最大的『貢獻』就是篡改客觀數據,將人口數據變成渾水,有渾水就有摸魚的人,從而製造了很多就業機會,提供了很多人口學教授的位置。人口學在其他國家是一門無關緊要的學科,是統計學下面的一個分支,是一門『術』的學科,對政策影響力幾乎為零,畢業生找工作都難;但在中國卻將人口學供上了神龕,出了三個學部委員(宋健、田雪原、蔡昉),田雪原、翟振武、蔡昉等多位人口學家給中央領導上課。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蒂格利茨:『拉美經濟之所以糟,是因外出留學的經濟學者回了國而工程師卻沒有;台灣經濟之所以好,是因外出留學的工程師學成後回來了而學經濟學的沒有回』。中國之所以遲遲不能停止計劃生育,是因為聯合國人口基金培養的人口學家(如田雪原、翟振武、顧寶昌、曾毅、李小平等)都回國了。
二、二胎過渡是人口學家的共識,不是全民共識 在人口普查鐵的事實面前,現在也有很多人口學家認為生育率低於1.5(http://www.infzm.com/content/59364),但他們仍然只提各種二胎過渡方案。比如他們最近在【南方周末】提出三種方案(http://www.infzm.com/content/59914): 方案一:普遍生育二孩。 方案二:二孩晚育軟着陸,穩妥推進。 方案三:單獨政策。在五個省份試行單獨政策。 人口普查之後,人口學家還只覺醒到『二胎過渡』水平,遠遠低於他們的導師保羅.德曼所預料的水平。在人口普查之後,他們還只敢提『放開二胎』,真的是不怕死!可謂是無知無畏! 目前的人口學嚴格說來全名叫『人口控制學』,是為減少人口增長為目的的。『人口控制學』的學者畢生的研究成果是如何控制人口增長。要他們提出停止計劃生育,等於否定了畢生的『學術成就』。人口學家頭腦裏仍然是『控制人口』,在人口政策調整已經是勢不可擋的情況下,人口學家們以進為守,主動提出二胎方案,讓中國人口政策仍然鑽進他們『控制人口』的牢籠中。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原新指出『穩妥推進、分類指導』已是學界達成的共識。我相信這確是人學界的共識,人口學界當然希望『穩妥推進』,這樣他們可以專家的身份『分類指導』,並因此還可以繼續『培養』出一大批人口學家。 將人口政策交給計生委和主流人口學家決定,相當於將是否判處死刑交給死刑犯決定一樣。 中國需要的是『人口發展學』。而在『人口發展學』角度,主流人口學家是『負起點』(他們中的很多人一輩子也爬不到『零起點』);其他學科的學者是『零起點』。 在人口問題上,其他學科的學者應該比人口學家更有發言權,因為他們頭腦中沒有『條條框框』。將人口政策交給人口學家壟斷是非常不合理的。 難道一定要經過二胎這個坎?獨生子女政策是錯誤的,二胎方案也已被國際社會和國內試點證明是錯誤的,為什麼一定要用另一個錯誤方案去取代一個錯誤的方案?獨生子女政策是髒水,二胎方案是渾水,停止計劃生育是清水,為什麼不用清水洗手,而一定要用渾水洗手?用清水洗手後可以馬上用餐(鼓勵生育),用渾水洗手後怎麼去用餐?人口學家不敢建議用清水洗手,並不是因為清水不夠,而是因為清水洗手後是黑水,對比太明顯,一下子就可以看出以前人口學理論的荒謬性。如果用渾水洗手,人口學家還可以繼續渾水摸魚。 停止計劃生育早已錯過了最佳時機,如果還依照人口學家們的建議,用『二胎』過渡,那麼停止計劃生育將是遙遙無期,而育齡婦女在急劇減少,等到人口學家們爬到了『零起點』,中華民族就不可逆轉地衰亡下去了! 人口政策是國家最高層次的戰略。戰略的準確性比戰術的精確性更為重要。人口學家們研究了人口學幾十年,戰術上還是掌握了一些方法,但在戰略上他們什麼時候正確過? 戰略調整隻需要回答幾個問題: 1、控制人口在法理和人權角度是否站得住腳? 答案:生育與吃飯、睡覺、呼吸一樣是最基本的人權,屬於私權領域。政府控制人口,屬於公權的手伸進私權領域,只有在緊急避險的情況下才能適用。中國人口學家也一直是用一種緊急避險理論宣傳計劃生育的必要性,誇張中國資源危機,1980年宋健預測中國人口會達到40億;2004年開明派人口學家給中央的建議也說放開二胎後,中國人口會達到16.07億。但是現在已經表明,人口學家的理論是錯誤的,中國資源完成可以承載更多的人口,而中國即便停止計劃生育,人口連14億都難以達到,更遑論15億、16億(即便16億,也可以承載)了。就是說緊急避險理論已經破產,那麼政府就應該將伸進老百姓身體的手抽回來。今後應該做的是為生育私權保駕護航(通過改善民生讓主流家庭養得起三個孩子),而不是侵犯私權。 2、老百姓是否支持停止計劃生育? 答案:現在網絡民意是一面倒呼籲停止計劃生育,各派社會賢達也都已經站出來呼籲停止計劃生育。停止計劃生育可以盡收民望,將會得到各界擁護。也就是說,在人口思想上,全國人民都已經過河了,只有人口學家還在摸石頭。 3、停止計劃生育後,生育率是否會一直高於世代更替水平? 答案:2004年之前我比較了很多社會發展指標,2004年我在【以人為本,用科學發展觀看待人口問題】(該文是根據我2000-2004年的觀點整理而成的9萬字的長文)裏根據中國社會發展水平判斷:中國停止計劃生育後『估計也就只能達到1.8、1.9的生育率』(http://xhby.net/xhby/content/2005-02/23/content_698052.htm)。後面我以人類發展指數為指標(我比較了近百個社會發展指標,最後發展人類發展指數是診斷生育率的最佳指標),詳細論證了停止計劃生育後,中國的生育率只能達到1.8,然後會不斷下滑。這些觀點我當時是投稿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國社科院的人口學期刊,但都未被接受(連回信都沒有)。後面收錄在【大國空巢】中。 4、停止計劃生育後,生育率是否會反彈,能反彈到什麼高度? 答案:2010年人口普查顯示1996年-2010年平均生育率只有1.4,那麼停止計劃生育,即便反彈得再厲害,也很難達到世代更替水平(而印度目前還有2.6)。那麼就應該歡迎這種反彈。 5、停止計劃生育後,補償性生育期間,每年出生人口有多少? 答案:這次人口普查顯示,1996到2010年中國平均每年只出生1400多萬人口。而育齡婦女從2011年開始急劇減少,也就是維持目前的生育水平,每年出生人口將快速減少。既然今後面臨的是鼓勵生育問題,那麼停止計劃生育如果出現堆積高峯,是天大的好事。可惜的是,補償性高峯期間,每年出生人口很難達到2000萬。即便最誇張估計,每年出生2500萬,也只相當於中國1980年代的水平,低於印度目前的水平(2700多萬)。現在曾毅等人口學家也認識到印度的潛力比中國好,那麼中國短暫幾年出生人口達到印度的水平,又有什麼可怕的? 6、停止計劃生育後,醫療衛生、嬰兒食品和服裝行業、托兒所、幼兒園、學校是否能夠做好『接生』準備? 答案:從宣佈停止計劃生育到嬰兒高峯,有差不多一年時間,政府有時間引導醫院做好準備,比如說,醫院增加產科病床(目前基層醫院普遍床位不滿,完全可以從醫院內部調劑病床給產科),充實產科力量,加強產科醫護隊伍的培訓(也提高醫學院畢業生的就業率)。出生堆積高峯還達不到1980年代後期水平,醫院系統完全有能力做好準備。嬰兒潮對嬰兒用品企業是很好的商機,引導企業做好準備。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