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溪
藝術學升格爲獨立的學科門類,對於國家的學科建設來講,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站在從事研究的學者的立場,也是我們很願意看到的。同時,我也覺得,將藝術學作爲學科門類單列出來,並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不僅僅是方法的問題,面臨的基本學理以及其他方面的挑戰還很多。比如,藝術學一級學科下面二級甚至三級學科目錄怎麼來設計,等等。 中國的藝術學研究方面的一個缺門是藝術史的研究。根據我所了解的狀況,即使在改革開放以後30多年,我們對藝術史的問題還是不甚清楚。在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藝術史的教學,現在還找不到一本藝術史教材。其他大學裡面能不能找到我不知道。 什麼是藝術史?西方常常把美術史當做藝術史。但是作爲中國來說又不一樣,因爲中國本身藝術史的史料資源是相當豐富的,又有那麼多的藝術門類,如果光把美術作爲中國藝術是不夠的。比如關於樂舞的資料就非常多,而且非常早。研究中國藝術史,樂舞、書法、繪畫、戲劇的資源不能不包括在內。藝術史是對藝術各個門類的綜合,它是一個單獨的東西,不能這一段講繪畫,那一段講書法,這只是拼湊。怎麼樣從藝術精神來研究、發掘、建構中國的藝術史,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藝術美學研究缺門。藝術學一級學科下面設計二級學科時,在我看來應該有一個藝術美學,因爲,現在對藝術的研究抽象、概括不夠。應該把藝術美學和藝術哲學放在一起,叫藝術美學也可以。這門學問的研究現在也缺門,研究文學的人多,真正研究藝術美學的人還是少。中國藝術研究院在這方面已經有一些根底,但是這門課程的重新建構還有很多問題,比如,藝術美學講什麼,這就是一個問題。 第三個問題是人才的缺門。很多大學的哲學系是由原先的馬列主義公共課教研室轉過來的,因此它們的哲學教學相當缺門,而人大、北大的哲學教學就不缺門。藝術學也有這樣的問題。教師隊伍多是文學出身,他們寫的藝術概論,文學氣甚重,對於藝術現象的了解非常不夠,而原先對音樂、舞蹈、美術、電影等分學科有研究的人,要把研究上升到藝術史或藝術學的角度,功力又有所欠缺。所以說,這方面的人才基礎相當欠缺。 所以我覺得,藝術學升格爲學科門類後,我們面臨的問題更多了,還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大家去做。另一方面,我們資源的根基又不少,雖然在古代沒有社會科學這個名稱,但是從古至今中國就有人文與藝術的傳統,而且這個傳統相當長。儘管上個世紀50年代之後,人文學科很多被去掉了,重構之後,中間也有斷層,但是不管怎樣說,作爲一個國家大文化背景下的資源,中國的藝術與人文是世界一流的,而且是從古至今貫通下來的。這個資源需要整理,研究者也分別做了很多事情,但是應該做和已經做的之間的差距還是相當大的。很多學者往往是剛有了一些研究成果,有了一些小名氣就不再潛心於此了,所以這一領域缺少專家,缺少重量級的大專家。 在一級學科之下,二級學科的設置至爲關鍵。我認爲無論是對於人文藝術學科發展還是大學的基本教學,基礎理論是最重要的,教材上的基本原理和資源應該是基本穩定的,否則,我們培養的人才就會無所適從。 (本文系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劉夢溪在藝術學學科建設座談會上的發言。本報記者汪建根整理) 來源:中國文化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