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计划生育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泱泱大民族有沦为小民族的危险

国学新闻| 计划生育

2009-4-3 07:39| 發佈者: lsc1203| 查看: 1862| 評論: 0|原作者: 易富贤|來自: 易富贤网易博客

摘要: 上世纪50年代,马寅初提出了着名的"新人口论":"中国人口这样发展下去,十年后有八亿一千万,五十年后是多少?吓死人!二十六亿一千九百万",并提出"一对夫妇只生两个孩子"。1959年,"新人口论"遭批判。1979年,《光 ...

 上世纪50年代,马寅初提出了着名的"新人口论":"中国人口这样发展下去,十年后有八亿一千万,五十年后是多少?吓死人!二十六亿一千九百万",并提出"一对夫妇只生两个孩子"。1959年,"新人口论"遭批判。1979年,《光明日报》发表《错批一人,误增三亿》,举国为此"严重失误"痛心疾首,于是1980年全面推行独生子女政策。然而,人口问题真的是当年鼓励生育造成的吗?要是当年采纳马寅初的建议控制人口会怎样?

人类发展指数(HDI)是联合国用来反映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HDI值为0.5是分水岭,低于0.5的国家,每个妇女平均生五六个孩子;超过0.5,生育率快速下降。1970年后,中国HDI跨过分水岭,即使不实行计划生育,生育率也会急降,人口远不会像马寅初预测的那样达到26亿。

医学条件也不允许1950年代就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当时中国连避孕套都不能生产,绝大多数妇女靠接生婆接生。要说人口问题有失误的话,就是不该在1973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因为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即使不计划生育,生育率也会快速下降,而计划生育使生育率降得太快了。

那么,为什么中国人口在解放后快速增长呢?

建国后,由于战乱结束,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建设和建立医疗体制,死亡率剧降,寿命显着延长,人口快速增加更大程度是因为"死的少"而非"生太多",这相当于人口"蓄洪"。但有生就有死,等到1950年代出生的人进入老年,将出现长达几十年的人口"泄洪"期,每年将死亡两千多万人(是现在的两三倍),几十年后人口甚至可能负增长。如果中国没有建立赤脚医生制度,婴幼儿死亡率与印度等国家一样的话,现在在世的不少人可能在婴幼儿时就夭折了。如今一些人在唠叨"错批一人,误增三亿"时,可曾想到要是当年没批马寅初,很多人是不可能出生的。

其实当年社会发展超前于经济发展的模式,是不利于当时的生活水平提高的,因为要将婴儿抚养成人需要付出抚养和教育成本,这些投入需20年才能转化为经济发展能力。从民族长远利益看,这是战略投资。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中国与世界打交道主要依靠的不是资金、技术和资源,而是当年出生的人口,也就是充沛的劳动力资源。

减少这3亿人真能令中国富强吗?减少3亿人,现在仍会有近8亿,还是不能像中东那样靠卖资源致富,还得靠廉价劳动力起家进行原始积累。人口结构老化,养老问题浮现,消费萎缩,失业率比现在还要高。没有劳动力优势,外国企业不会涌向中国。就算人均收入有所增加,但需要赡养的老年人与现在一样多,实际生活水平不一定比现在高。中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数量在全球的份额也将一步步下降。有人说,要是中国只有两三亿人,现在一定很舒服。以巴西为例,巴西资源丰富,气候良好,面积相当于中国的90%,人口只相当于中国的14.6%,但社会发展水平与中国基本一致,综合国力还不如中国,中国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巴西照样存在。

笔者提请大家注意,马寅初那时主张生两个孩子与现在生两个不一样:建国初死亡率高,生两个才能实现马寅初的主要思想--维持人口总量不增加。要是当年依照马寅初的理论,现在中国人口只占全球人口的13%,2050年将降到不足8%,泱泱大民族就这样沦为小民族了。

人们往往后悔没有做某事,其实更应该庆幸没有做某事。笔者批评的是马寅初的人口论,不是马寅初本人。作为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当时提出"新人口论"从学术上说并不为过。但现在看,不澄清"错批一人,误增三亿"的说法,对人口政策的认识就难以全面。(发表于《同舟共进》2009年第4期)

泱泱大民族有沦为小民族的危险 - 易富贤 - 易富贤的博客

《同舟共进》杂志是面向全国发行的时政文化月刊,由政协广东省委员会主管、主办(http://www.tongzhougongjin.com/about.asp)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