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山水養活一方的人,有什麼樣的風土,就有什麼樣的人文。山是骨,水是靈,沒有山就沒有骨氣,沒有水就沒有靈氣。湖南是個風水寶地,山環水繞,山因水而有了靈氣,水因山而有了大氣。湖南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獨特的人文環境,既有江浙那樣的靈性,又有西北那樣的韌性,可謂是人傑地靈。 湖南三面環山,東有幕阜山、羅霄山脈,南有南嶺山脈,西有雪峰山、武陵山脈,海拔從500米至1500米不等。湘北為洞庭湖平原,海拔多在50米以下。湘中則丘陵與河谷盆地相間。全省形成從東南西三面向北傾斜開口的馬蹄形狀。中國的水系一般是西北流向東南,但是湖南的湘、資、沅、澧四大水系全部從南往北流入洞庭湖,然後匯入長江。從衡陽、湘潭、長沙到洞庭湖平原,經湖北的江陵、襄樊,再到鄭州、石家莊、北京,可謂是一馬平川,湖南人對北方的政治危機非常敏感;而由於有南嶺相隔,湖南人對廣東的新事物卻不敏感,改革開放之風遲遲刮不過南嶺。 從屈原(考古證據傾向於他家在湖南沅水流域,而不是湖北)、賈誼(流放湖南)、范仲淹(流放湖南)、王夫之到魏源、曾國藩、譚嗣同、陳天華、黃興、毛澤東等,憂患意識是一脈相承。自然的磨練,加上人文的雕刻,形成了一套"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湖南文化。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懸掛在湖南的風水大門岳陽樓上。 對湖南靈氣貢獻最大的應該算是湘江,滔滔南來汩汩北去,水流平緩、河床寬闊,東西兩岸支流匯注。沿岸分布有長沙、株洲、湘潭、衡陽、永州、郴州、婁底等7個地級市,約占全省人口的48%,其經濟總量占全省2/3,是湖南人口最稠密、經濟最發達的流域。 楚蠻,其實主要是指湖南,因為湖北除了西部有大山之外,大多數地區都是平原,千里江陵,性格遠遠比湖南人平和。而湖南即便是岳陽、長沙、常德,仍然有山為依託。如果說湘江是湖南的母親河的話,那麼雪峰山應該就是湖南的父親山。湘江賦予了湖南人水的靈性,而雪峰山磨礪出湖南人堅毅的性格。 雪峰山因山頂長年積雪而得名。雪峰山是江南罕見的一處高原地帶,因其海拔位置高,所以被稱為『湖南的青藏高原』。【林則徐日記】,道光17年(1837年)8月25日:『是日自卯至酉行九十里,皆傍高涯而臨深澗,路窄如線,其危險倍於滇、黔道上。』地點在隆回魏源的家鄉至漵浦的官道上,這裡為雪峰山脈中段。 雪峰山脈主體位於湖南中部和西部,是湖南境內最重要的山脈,為資江與沅水的分水嶺。雪峰山南起湖南、廣西邊境,與南嶺相接,北止洞庭湖西南。西側是湘西丘陵。東側為湘中丘陵。南段山勢陡峻,北段被資水穿切後,漸降為丘陵。長350千米。主峰蘇寶頂在我們黔陽縣(現洪江市),海拔1934米。懷化地區、邵陽地區、婁底地區、益陽地區的一些縣市在雪峰山主脊上,湘潭、株洲、長沙、常德在雪峰山余脈上。 湖南人文地理圖 A:毛澤東,B:劉少奇,C:彭德懷,D:黃興,E:左宗棠;2:譚嗣同,G:曾國藩,H:陳天華,I:魏源,J:蔡鍔,K:粟裕,M:熊希齡、沈從文、黃永玉。另,賀龍在張家界西北。 依照一些風水學家的說法,氣勢磅礴的雪峰山最好的風水通過兩支余脈聚集在湘潭的韶山和長沙。 韶山、長沙是雪峰山余脈 雪峰山不但是湖南省的地理分水嶺,也是人文分水嶺。雪峰山以西就是通常所說的湘西。湘西,在文化上的定義,是『五溪文化』(沅江中上游文化)。與傳統的以長沙『嶽麓書院』、衡陽『石鼓書院』為主的湖湘文化(湘江文化),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文化。雪峰山以東是品種繁多的湘語系(外地人很難聽懂),而湘西卻是西南官話(與普通話接近)。筆者對此一直很納悶,照道理說,湘東平原、盆地較多,互相交流多,應該有統一的語言,而湘西多高山,應該被分離出很多語言帶;但是事實上,湘西卻有統一的語言(到懷化旅遊、投資,沒有語言障礙),而湘東卻方言林立。 從文化上來說,秦朝的行政區劃比現在更為合理。秦朝三十六郡中括長沙郡和黔中郡。長沙郡指的是現在湘東各縣市,而黔中郡是以現在湘西為中心的五溪地區。五溪是指沅江中上游的五條溪:潕溪、巫溪(雄溪)、辰溪、樠溪、酉溪。沅江上游即貴州的清水江,在天柱縣瓮洞入湖南芷江縣大龍後,經過黔陽縣托口,納渠水。到黔陽縣城(古龍標,黔城),納潕溪,始稱沅江。 潕溪,又名潕水、潕水河、潕陽河,自貴州苗嶺出,至玉屏縣,進入湖南新晃縣、芷江縣,在懷化踅而朝南,往黔陽縣城黔城,與清水江匯流成沅江,故云『潕溪五溪源』,黔城是五溪地區的政治中心。我在黔城讀的高中,我在大學的時候對益陽的沅江市的一位同學說:我居沅江頭,君居沅江尾。 巫溪,又名巫水、雄溪、洪江,自湖南雪峰山的城步出,經過綏寧、會同,到達洪江,歷史上百貨駢臻,商賈雲集,是古代著名的商埠,參見洪江古商城資料(http://baike.baidu.com/view/672612.html)。從現在的角度看,無法理解偏僻的湘西小鎮竟然是湘商的發源地,其實古代沒有鐵路和公路,沅江水運相當於現在的公路公路、客運專列,洪江地理位置非常優越,五溪地區資源豐富,貨物(如桐油)匯集在洪江,運往常德、武漢、上海,遠銷歐州。洪江的下游是安江鎮,是雪峰抗戰的總指揮部。1949年黔陽縣城由黔城鎮遷至安江鎮,1954年到1975年曾是地級市黔陽地區的行署所在地。袁隆平在這裡的安江農校發明雜交水稻。安江的下游再收入漵浦縣的漵水。屈原曾經流放漵浦,他在【涉江】中說:『入漵浦余邅回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我曾經跟漵浦的同學開玩笑:你們那裡是『猿狖之所居』的地方。這個同學反駁說,漵浦在黔陽下游,戰國時期漵浦是『猿狖之所居』的話,那麼黔陽更加是了。我說不見得,黔陽是沅江主幹,水上交通遠比漵浦要便利。 辰溪,又名錦水、錦河,麻陽河,發源貴州梵淨山,經過銅仁,到達麻陽,往辰溪與沅江匯流。 樠溪,又名沱江、峒河、萬溶江、武水、武溪、瀘溪,發源貴州、四川的武陵山脈,從貴州進入湖南的鳳凰縣,稱為沱江;從四川進入吉首市,稱為峒河、萬溶江。沱江與峒河合流,進入瀘溪,與沅江匯流。 酉溪,又名白河、猛峒河,發源重慶酉陽、湖北來鳳,在沅陵縣交匯進入沅江。沅陵是黔中郡的首府。 五溪地域包括湖南西部的懷化市,張家界市,湘西自治州,邵陽地區的城步和綏寧縣、洞口縣、隆回縣的一些地區;廣西北部的龍勝縣、三江縣;貴州黔東南州、銅仁地區;重慶的黔江區;湖北的來鳳縣。黔城、辰溪、沅陵是五溪地區的政治中心(政治中心往往在這三地之一)。 五溪地區位於雪峰山和武陵山地區,沅江水流湍急(懷化是中國十大水能基地之一的主體地帶),山高水急,民風剽悍,起義不斷,因此又叫五溪蠻,黔城是五溪蠻都。翻開這個地區的歷史,發現就是一部反抗朝廷的歷史。古代朝廷對這裡只能撫,不敢剿的。唐末黔城的楊再思曾經建立了一個沒有國王的五溪蠻獨立王國(http://baike.baidu.com/view/583377.htm),他的子孫世襲五溪蠻王,事實獨立兩百多年(當時全國大亂,而五溪蠻地區卻保持穩定),直到北宋時期才歸附朝廷。 1998年為了保證懷化『地改市』,將黔陽縣與洪江市合併成洪江市,市政府從安江鎮搬回黔城,但是1999年發生了震驚全國的洪江事件(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4%AA%E6%B1%9F%E5%B8%82)。該事件最終由湖南省政府出面,以大幅度撤換新洪江市的官員,並成立直屬於懷化市的洪江區而得以了結,作為市轄區建制的『洪江區』至今未獲國務院批准。當初合併的出發點應該並沒有錯,但是上級領導沒有考慮到黔陽和洪江是五溪蠻的核心地區潕溪、巫溪(雄溪)所在地,無視當地的剽悍的民風,方法粗暴,強行合併,不出問題才怪。 在湖湘文化和五溪文化之間,還有一個梅山文化,以新化(陳天華的故鄉)為中心、包括冷水江、安化一部分、新邵一部分和漵浦、隆回的小部分地區,屬於雪峰山東麓的資水流域的一部分。由於位於雪峰山上,梅山文化也是以『蠻』著稱,被稱之為『梅山蠻』,我小時候聽說過『練梅山』的故事,說是需要非常大膽,要深更半夜,到野外練。 從地名就可窺一斑,宋熙宗七年(1074年)改『蠻砦』為懷化砦(現在地級市懷化市所在地),取『懷柔歸化』之意。北宋元豐四年(1081年)始建蒔竹縣,遭土著強烈反對,朝廷數次派兵鎮壓以後,崇寧二年(1103)寓『綏之以寧』之意而更名綏寧縣,沿用至今。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梅山蠻』歸化後置縣為新化縣,取『新近歸化』之意。就是說北宋時期五溪蠻和梅山蠻地區才開始歸化。 湖湘文化、五溪文化、梅山文化雖然風格迥異,但是有一個共同點:堅毅不撓,決不妥協。湖南人以性格剛烈為名,敢作敢為。雪峰山蠻文化是湖南三大文化的底蘊,是湖南文化的特色。五溪地區屬於雪峰山西部主脊,沅江水流湍急,性格最剛烈;長沙地區屬於雪峰山東部余脈,並且湘江水流平緩,因此性格趨為平和,但仍不失骨氣。【論語.微子】和【莊子.人間世】均記載了『楚狂接輿』的事跡。唐朝李白有『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之句。看來湖南的『狂』是有歷史的。 A:洪江市塘灣鎮(我的家鄉),B:洪江市洗馬鄉,C:漵浦縣龍潭鎮,D:隆回縣小沙江鎮,E:漵浦縣,F:辰谿縣,G:沅陵縣,I:鳳凰縣(熊希齡、沈從文、黃永玉故鄉),J:芷江縣,K:中方縣,L:會同縣粟裕故居,M:洪江市黔城鎮,N:洪江區(原洪江市),R:洞口縣江口鎮,S:洪江市雪峰鎮,T:洪江市安江鎮,U:邵陽市。 雪峰山主脊在我們洪江市(黔陽縣),平均海拔1150米,最高峰蘇寶頂1934米。而安洪盆地(安江鎮—洪江鎮)海拔只有一百多米。我們家族是從南宋1224年搬遷到五溪地區的,距今近七百多年,繁衍了二十多代。黔陽易氏家族總部在黔陽縣(洪江市)塘灣鎮、洗馬鄉,與洞口縣的江口鎮、綏寧縣的金屋塘鎮(草寨)、漵浦縣的黃茅園鎮、龍潭鎮屬於雪峰山東麓的小盆地,沒有安江-洪江盆地、懷化-黔城盆地那麼大,海拔也高,在500米左右,不適合種雙季稻,經濟上比安江-洪江盆地、懷化-黔城盆地要落後,但是文化上卻反而要先進。 從文化上來說,雪峰山東麓盆地與蔡鍔的故鄉洞口縣山門鎮、魏源的故鄉隆回縣司門前鎮金潭村算是同一個文化體系,都在雪峰山東麓的山區,語言、文化、風俗習慣基本一致,但是與邵陽文化卻又不同,是湖湘文化、五溪文化、梅山文化的交匯處。湘西抗戰(雪峰山抗戰)的主戰場就在這個區域。我們塘灣鎮離蔡鍔故鄉(洞口縣山門鎮)只有20多公里(以前沒有公路,從渣坪鄉走小路翻過去),也互有通婚,並有人員遷移往來(我們村就有幾戶人家是從山門搬來的,每年清明節還去山門掃墓,早上去,下午回)。我們離魏源的故鄉隆回縣司門前鎮金潭村只有50多公里(以前沒有公路,需要翻過麻塘山,現在可以走小沙江的公路)。我們離洞口縣縣城只有40公里,並且這段路比較好走,沒有大山。但是離我們黔陽縣城黔城卻有一百多公里並且需要翻過兩個天險(雪峰山主脊和雪峰山支脈雞公界),即便離安江也有50多公里,需要翻過雪峰天險。 據我所知,整個湘西地區(懷化地區、湘西自治州)都在沅江流域,漵浦縣黃茅園、龍潭雖然在雪峰山東麓,但是仍然屬於沅江流域(洗馬鄉與黃茅園之間有一個分水嶺),但只有我們塘灣鎮、洗馬鄉屬於資水流域(是資水的發源地)。從地理上來說,我們離洞口縣更近。而洞口縣的羅溪瑤族自治鄉卻屬於沅江流域,與黔陽縣龍船塘瑤族自治鄉相鄰,並且距離洪江也近。但是奇怪的是,我們塘灣、洗馬這兩個鄉鎮歷史上一直屬於黔陽縣,政治和教育上一直受制於黔城,古代需要到黔城讀書之後才能在家族擔當父老;而羅溪瑤族自治鄉卻一直屬於洞口(武岡)。解放後曾經計劃將塘灣、洗馬與羅溪交換,但是老百姓說不習慣,最後又改回原來的行政所屬。 塘灣鎮政府海拔只有500米,但我們村的海拔卻有800米(經濟文化倒不見得比低海拔村落後,比如解放前,我們村的人長期擁有低海拔幾個村的田地;改革開放後,我們村的考上大中專生的比例也是全鄉最高),我日常活動範圍在800-1200米,還經常到海拔1400米的地方放牛、打獵。雪峰山雖然沒有張家界、桂林那麼多的奇山,但是非常大氣,站在山上,近可看抗日戰場,遠可觀數百里之外,整個世界都在腳下,一種『捨我其誰』的豪邁之氣油然而生。 我是雪峰山上的楚狂人,典型的山裡人,不懂規矩,可能得罪人不少,但妥協不符合我的性格。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