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前551年9月28日<農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農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漢族人,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據有關記載,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村);孔子逝世時,享年73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先秦和秦漢保存下的【史記・孔子世家】。 在中國法律演進史的初期,曾發生過一場著名的且至今仍不乏現實意義的『大討論』:是否需要把法律公之於眾。率先提倡法律公開,並把這個理念付諸實踐的著名人物是鄭國的子產;23年之後,晉國的趙鞅等人又有同樣的舉動。孔子則提出了嚴厲的批評。子產、趙鞅要把刑法鑄在銅鼎上,讓公眾知曉,叔向、孔子則明確反對『鑄刑鼎』,這就是爭論雙方的基本觀點。 在2500年後的今天,我們都知道,法律公開是一個基本的法治原則。爲什麼在中國法律史的源頭,一個小國的政治實踐者(子產)就提出了如此『先進』的法治理念?爲什麼孔子反而要拒斥這種『先進』的法律措施?有一些教科書把孔子反對『鑄刑鼎』的原因,簡單地歸結爲『思想落後、保守,代表了奴隸主階級的利益』,這顯然不足以說明問題的癥結,既低估了孔子的人格,也無助於同情地、語境化地理解孔子的思想傾向。 按照【左傳】的記載,子產是春秋時期鄭國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在鄭國的政治舞台上享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據說,即使在個人生活中,子產也足以爲人楷模。譬如,他遵循各種禮儀,過著具有德性的日常生活,因而獲得了孔子的高度讚賞。但是,作爲政治人物,子產心中還有一個致命的隱憂,那就是鄭國的生存危機。在相互傾扎的列國環境裡,鄭國雖然歷史悠久,文化古老,卻地域狹小,實力不足,始終處於強大的鄰邦楚國與秦國的威脅之下,危如累卵。身爲鄭國政界的中流砥柱,子產的第一要務就是要保障鄭國的生存權。然而,當時的鄭國與其他國家一樣,都處於禮崩樂壞的大潮中:上層的肉食者們相互謀殺,離心離德,衝突不斷;下層民眾也就像一群無頭蒼蠅,漫無目標,一片混亂。在這樣的國內形勢下,鄭國的國力日漸衰敗,社會生產力急劇下降。爲了扭轉這種趨勢,子產出台了多項政治改革措施,其中之一就是『鑄刑書』:把法律刻在銅鼎上,讓法律向所有人公開。根本的目標就在於以統一的法律來重建基本的社會生活秩序,實現由亂而治的轉向。 獲悉子產推行的這項改革措施之後,晉國政治家叔向很快就派人送來一封信,他在信中指責子產並認爲:古代的聖王不制定刑事法典,主要是害怕民眾滋生訟爭之心;民眾若有訟爭之心,必然拋棄傳統的禮義,紛紛引征刑法文本;爲了毫末之利,必將爭執不休。這恐怕不是國家長久之徵兆。面對叔向的批評,子產在回信中寫道:『僑不才,不能及子孫,吾以救世也』。這就是說,我的才能很有限,不能爲子孫後*慮,我惟一能做的就是拯救當下的危局。 沒想到在23年之後,晉國的趙鞅等人又要『鑄刑鼎』,這就引起了孔子的抗議。雖然史書上並沒有記載孔子對子產的批評,但在【左傳】的『昭公六年』與『昭公二十九年』中,分別記載了叔向對鄭國子產『鑄刑書』的批評以及孔子對晉國趙鞅等人籌劃『鑄刑鼎』的批評。把這兩個相去不遠的歷史事件結合起來,我們可以看到那個時代關於是否『鑄刑鼎』的兩種針鋒相對的觀點:子產、趙鞅主張制定並公布法律,叔向(叔向,姬姓,羊舌氏,名Z,字叔向。春秋後期晉國賢臣,公族大夫,是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孔子反對制定並公布法律。 爲什麼孔子反對制定並公布法律?孔子提出這樣的觀點,是堅信自己的『職業倫理』的必然結果。我們也可以說,孔子在恪守『以倫理爲業』,這才是孔子的命根子。孔子對於貴族的倫理先鋒隊的信心,強調『倫理先鋒隊』對民眾的領導,類似於真正的政治家對於政治的信心,真正的學者對於學術的信心,真正的宗教信徒對於宗教教義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說,孔子的角色類似於一個布道的宗教領袖。與之對立的子產身處廟堂之高,耳聞目睹的儘是禮崩樂壞的現實,對於當時的『貴族先鋒隊』早已失去了信心;無可奈何之下,只好另闢蹊徑,把建立政治秩序的希望寄托在超越於貴族與民眾之上的法律。這就是雙方各自的長處與局限。 是否『鑄刑書』、『鑄刑鼎』,表面上看是一個單純的法律問題,深層卻體現了早期法家與早期儒家關於法律、關於國家治理的不同立場。同時,在這個問題的背後,實際上是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的對峙,政治家倫理與思想家倫理的分野。如果說子產的選擇,反映了現實主義的、政治家倫理的思維方式,那麼孔子的態度,則體現了理想主義的、思想家倫理的思維方式。(陳令申 中國網專家博客) 來源:中國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