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專家揭秘百年過雲樓:樹大招風曾遭日軍劫掠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6-12 22:10| 發佈者: 酒滿茶半| 查看: 2241| 評論: 0|來自: 齊魯晚報

摘要: 6月4日,宋版【錦繡萬花谷】全八十卷領銜的179種、1292冊過雲樓藏曆代古籍善本舉槌開拍,以2.16億成交刷新古籍拍賣紀錄。據悉,2005年這批過雲樓藏書曾以2310萬元成交,創當時中國古籍拍賣最高價。『過雲樓藏書』有 ...

6月4日,宋版【錦繡萬花谷】全八十卷領銜的179種、1292冊過雲樓藏曆代古籍善本舉槌開拍,以2.16億成交刷新古籍拍賣紀錄。據悉,2005年這批過雲樓藏書曾以2310萬元成交,創當時中國古籍拍賣最高價。『過雲樓藏書』有哪些歷史價值,又有哪些曲折坎坷的遭遇?山東省圖書館副館長、山東省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研究館員李勇慧博士向記者講述了過雲樓的如煙往事。

六代傳承佳槧名抄

過雲樓收藏甲天下

過雲樓為江南名門望族顧氏之私家藏書樓,世有『江南收藏甲天下,過雲樓收藏甲江南』之稱,以藏有宋元以來佳槧名抄、珍秘善本、書畫精品聞名遐邇。自清同治以來,已超過六代,歷經百餘年清芬世守、遞藏有緒,在中國收藏史上罕有其匹。

據李勇慧介紹,過雲樓始建於清同治年間,第一任主人叫顧文彬,道光進士,官至浙江寧紹台道,他尤其鍾情古書畫的收藏,一生殫精竭慮,多方搜求,積累書畫墨跡達到數百件之多,作品的時間自晉唐至明清,連綿千年,其中有不少為傳世的赫赫名跡。為了收藏這些藏品,顧文彬特意營建過雲樓和怡園,在樓園落成後的第六天,就辭去浙江寧紹台道的官職,返家燕居,沉潛於書畫藝文之中,怡怡自樂。他在晚年精選所藏書畫250件,編纂成【過雲樓書畫記】十卷,著錄了他一生搜集、賞析、研究歷代法書名畫的業績。

『除了古籍文獻,過雲樓收藏的名貴書畫也多為稀世之寶。』李勇慧說,這些書畫中囊括明代書畫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吳寬、王寵、祝允明珍品的【吳門雅集】二十四開冊頁,元代畫家王蒙的【稚川移居圖】,【釋智永真草千文卷】,【米題褚摹蘭亭卷】,【唐寫郁單越經卷】,蘇軾【祭黃幾道文】,王羲之【右軍千文】,顏真卿、懷素合書墨寶等。此樓內所藏字畫無與倫比,人稱『半壁江山過雲樓』。

藏秘之樓喻『煙雲』

古籍善本秘不示人

李勇慧說:『當初顧文彬為藏書樓取名過雲樓,是取蘇東坡言「書畫於人,不過是煙雲過眼而已」之意,顧文彬在【過雲樓書畫記】自敘中說:「書畫之於人,子瞻氏目為煙雲過眼者也。余既韙其論,以名藏秘之樓。」』

據介紹,顧文彬三子顧承最得他喜愛,父子往來書信間常常探討藏書之事,顧文彬遠在京城為官也不忘指導兒子前往各處收藏,並且不計成本。購【褚摹蘭亭序】及【唐人寫經】時,顧承以白銀六百兩兩卷並獲,顧文彬信中稱:『汝料及我遇此尤物,即千金拼得出,真知我心之言也。』購王羲之墨寶【右軍千文】時,對方出口索價千兩白銀,顧承一口應允,顧文彬非但沒有惱怒兒子不還價,還讚許兒子『深合我意』,並囑咐兒子萬一對方不讓分文就依了他。購買顏真卿、懷素的至寶時,顧文彬授意兒子『即使費數千元,斷不吝惜。』而每每購得新藏,顧文彬都不忘囑咐兒子秘不示人,這後來也成了過雲樓的一項『怪例』,書畫可以輕易示人,但古籍善本秘不示人。

李勇慧說:『顧家後人回憶,在顧家,書的待遇是高於人的,因為古籍善本每一次拿出來翻閱,紙張都會因氧化造成損耗,所以即使是顧家子孫也很難有機會一睹這些藏書的真容。因為外界知之甚少,反倒使過雲樓藏書更為穩妥,大部分得以留傳至今。』

傅增湘過目成誦

萬卷藏書大白天下

李勇慧介紹,雖然過雲樓藏書秘不示人,但一個偶然的機會卻讓它大白天下。而其中的關鍵人物就是目錄、版本學大師傅增湘先生。

『過雲樓第三代傳人是顧鶴逸,民國期間,顧鶴逸的好友傅增湘要求借閱過雲樓藏書,顧鶴逸礙於情面不得不答應,但提出了苛刻的條件,即只能翻閱不能帶紙硯抄寫,傅增湘每日觀書數種,晚上回去後憑記憶寫下書目,編纂成【顧鶴逸藏書目】,發表在【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刊】第五卷第六號上,過雲樓藏書勝景終於大白於天下。』李勇慧說。

據傅增湘撰【顧鶴逸藏書目】可知,過雲樓藏書中,宋元舊槧有50種(其中傅增湘判斷為明本的有9種),精寫舊抄本有165種,明版書籍149種,清精印本175種。傅增湘對版本目錄學獨具隻眼,識見特高,記錄在這個【藏書目】中的多是藏園以為的珍稀、精善之本,普通線裝書並未收錄在內,即便是已列入其中的,藏園也自言『目錄下漏注尚多』。由此推知,顧氏藏書總量當在萬卷以上。

過雲樓樹大招風

藏品曾遭日軍劫掠

『過雲樓雖然藏珍納寶,但也「樹大招風」。抗戰期間,過雲樓藏品曾遭日軍劫掠。』李勇慧講述了這一段曲折而驚險的經歷。

『清末民初時,過雲樓藏品已被覬覦,日本專門研究中國古籍版本的島田翰在經濟財閥支持下企圖得到過雲樓藏品,但未能得逞。抗戰爆發以後,過雲樓藏品再無寧日。顧家人緊急商討應對策略,最終決定先逃往上海租界,因數量太大,只能先把部分精品運往上海租界,其餘部分仍藏在家中。』李勇慧說。

據顧家後人回憶,1938年初,顧家舉家逃往上海租界的路上遭日軍盤問,幸有日本友人相助,暫時化解危機,但為保安全,過雲樓第四代傳人顧公雄將所有書畫裝滿一車先送往上海,因沒有空餘位置,只得將兩個兒子暫留在常熟一小店裏,第二天才派人來接回。

『蘇州淪陷後,顧鶴逸之子顧公雄、顧公碩在朱家園的住所被日本兵搜查了多日。局勢稍平靜後,顧家人返回查看,發現未能來得及帶走的字畫被搜出堆了一地,畫芯全被挖走了。當初出逃前,顧家人還在朱家園天井裏挖了一個地窖,把一部分帶不走的藏品裝入鐵皮箱埋入地窖。待抗戰勝利後,顧家人挖開地窖查看,卻發現地窖已經浸水,其中書畫受潮霉變,損失慘重。即便如此,顧家後人還是保留了大量珍貴藏品,戰爭期間生活窘迫,顧家人卻從未萌生過典賣的念頭。』李勇慧說。

新中國成立後,顧公雄後人遵照父親遺願將家藏捐贈給上海博物館,共捐贈393件書畫、明刻善本和罕見稿本十多部。顧公雄只繼承了家藏的四分之一,其餘藏品分散在其他子嗣手中。1992年,南京圖書館向顧氏後人購得四分之三的過雲樓藏書,共計500餘部3000餘冊,其中,宋、元、明、清歷朝版本都有,包括刻本、抄本、稿本各種類型。

7年前拍出天價

但並非海內孤本

早在2005年春拍中,過雲樓所藏近500冊流傳有序、保存完好的珍貴古籍,包括40冊流傳800年罕見的海內孤本宋刻【錦繡萬花谷】,曾拍出2310萬元的價格,這在當時可謂天價。【錦繡萬花谷】是一套什麼樣的書呢?

據介紹,【錦繡萬花谷】為中國宋代所編大型類書之一,作者姓名不詳,書前有自序,題淳熙十五年,知為南宋孝宗時人。對於坊間所稱【錦繡萬花谷】為海內孤本,李勇慧說,坊間傳說拍賣的此書為海內孤本並不確切,但其完整保存了前集四十卷、後集四十卷,可算是此書傳世最完整、存卷最多的宋刻本。

『宋刻本【錦繡萬花谷】在國家圖書館和北京大學圖書館也有保存。』李勇慧說,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寫道:『陳振孫【書錄解題】載此書,作【錦繡萬花谷】四十卷,續四十卷,而無後集。黃虞稷【千頃堂書目】所載,則前集、後集、續集外,又有別集三十卷。今案序中明言自九華之歸,粗編成為三集,每集析為四十卷。可知後集為陳氏偶遺,別集為後人所續增,不在原編之數……』

李勇慧說,【錦繡萬花谷】前集四十卷,後集四十卷,別集三十卷,國家圖書館存六十九卷:前集卷一至八、卷十一至十九、卷二十一至二十五、卷二十九、卷三十一至三十三、卷三十五至四十,後集卷二至三十七,別集卷二十四;【錦繡萬花谷】續集四十卷國家圖書館和北京大學圖書館各存一部全本;【錦繡萬花谷】別集三十卷北京大學圖書館存二十七卷:卷一至二十三、卷二十七至三十。

『此書的宋刻本可算最早的版本,至於傳世的幾部宋刻本,是否為同一版本,如不是同一版本,誰先誰後,因現在無法將幾個宋刻本同時比對鑑定,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才能確定。宋刻本之後,此書又有明弘治五年華燧會通館銅活字印本、明嘉靖十四年徽藩崇古書院刻本、明嘉靖十五年秦汴繡石書堂刻本、明刻本等版本。』李勇慧說。


來源:齊魯晚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