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我們爲啥總那麼極端?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6-14 15:21| 發布者: 買櫝還珠| 查看: 1430| 評論: 0|來自: 人民網

摘要: 生活中,圍繞一個具體事件,常常會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極端化意見。不僅一方根本不理會另一方的意見,即使中允的看法,往往也會『兩頭不討好』。這種非此即彼、非友即敵、非紅即黑的思維方式,則是『極端主義』。 ...

生活中,圍繞一個具體事件,常常會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極端化意見。不僅一方根本不理會另一方的意見,即使中允的看法,往往也會『兩頭不討好』。這種非此即彼、非友即敵、非紅即黑的思維方式,則是『極端主義』。

『極端主義』大多固守一隅而放棄全面、客觀、公正的視角,習慣性地從一個角度、一個方面、一個層次看問題,又下意識地遮蔽了其他角度、方面和層次,狹隘是其主要特徵。在『極端主義』者眼裡,一說到『文憑腐敗』,似乎所有官員的在職文憑都是以權謀私的結果;一論證某人抄襲,所有尋常的細節、片語都被牽強附會成有力論據;說點本土實情爲本土利益辯護的,則被指爲狹隘的民族主義;當某個具體事情被上升到『愛國』層面討論時,一方往往指責對方是崇洋媚外的『賣國賊』,另一方則斥之爲誤國誤民的『愛國賊』。

在立場上,旗幟鮮明本沒有錯,是非分明更值得嘉許。我們反對騎牆和圓滑世故,批評在價值觀上模稜兩可的中庸主義,倡導堅持真理。但這並不代表一事當前,就能以自我價值判斷爲准,順乎吾心便全盤肯定,不合己意便徹底否決。極端主義的危害正在於,他們常常自以爲把握唯一道義標準,覺得自己的話語訴求是唯一正確的,因此無視其他見解和認識。這樣的極端思維之下,不僅思想觀念難以交流,基本共識難以締結,社會和諧也無從談起。

因爲有消極腐敗現象,就把國家說得一無是處;因爲有爲富不仁,就對所有富人怨、恨、怒;批評社會存在一些矛盾,就被斥爲『抹黑中國』;強調一下階段性國情,又被譏爲『高級五毛』;看到國企亟待改進,就乾脆主張全面私有化;指出國企問題不少,就是對公有制的『攻擊』;小悅悅事件發生了,就斷言世風日下已至道德末日;『最美』出現了,又認定道德滑坡根本不存在。這樣的極端思維,在我們身邊並不鮮見。不管是哪個極端,都不利於我們正確認識當今社會存在的問題,真實判斷我們所處的方位,客觀評價國家社會的進步,更無益於形成社會合力、促成問題解決。

我們生活在一個價值多元的世界。在這樣一個時代,開放包容的觀念,健康理性的思維,不僅是個體修養的重要標誌,也是整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標杆。作爲一種偏激的價值觀,『極端主義』的判斷扭曲了事物的本來面貌,有悖於行爲的內在規律。作爲一種片面的方法論,『極端主義』審視和思考問題的方法,違背了事物存在的現實邏輯。作爲一種情緒化的社會心態,『極端主義』的言行不僅是對他人權利的漠視和侵犯,更容易激化社會矛盾,對於我們這樣一個正走向現代化的大國,十分不利。

越是改革攻堅期、矛盾凸顯期,社會就越需要理性的思維、健康的討論。每個社會成員若都能以清醒的頭腦、客觀的視角、辯證的思維,平和的心態,看待問題就會更加公允持正,與人相處就會更爲和煦寬懷,我們的社會必會少些矛盾、多些和諧。


來源:人民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