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傳經與弘道:荀子儒學的重新定位(9)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1-10-26 19:42| 發布者: 夏知| 查看: 1623| 評論: 0|來自: 國學文化

摘要: 在儒家的聖王意識中,君主作為典範一般來說都帶有一點苦行主義的味道,雖然不像墨家所說的那樣苦。但在荀子那裡,情況有所變化。在他看來『先王』或理想的君主,並不是通過事無巨細的『苦行』來進行統治的,明君聖王 ...
在儒家的聖王意識中,君主作為典範一般來說都帶有一點苦行主義的味道,雖然不像墨家所說的那樣苦。但在荀子那裡,情況有所變化。在他看來『先王』或理想的君主,並不是通過事無巨細的『苦行』來進行統治的,明君聖王的根本治道是選用賢能的大臣,使之各負其責,各盡其職,而他自己由於不介入和干預各種事務而能夠高度安逸和娛樂。對荀子來說,這種『垂拱無為』之治,是早已為聖王所實踐過的理想治道。從老學早於荀學這一點來說,荀子的這一思想與老子道家的治道可能具有一定的關聯,但由於老子無為之治也有歷史的淵源,而荀子也採取了歷史敘事的方式,所以他們所講述的垂拱和無為之治,又可能具有共同的歷史根據。從君主掌握着大臣的任免這種人事權來說,『君主』也許有很大的權力。但不能由此就認為荀子『尊君抑臣』、『尊君輕民』。首先,荀子所說的對大臣的任用方法,完全是採用儒家所主張的任人唯賢的原則;其次,在荀子那裡『君臣』各有其『道』,這裡的『道』,都與儒家的道德原則相符,55而且比起孔子的主張來更具有普遍主義的立場,如強調與傳統社會重視身份和血緣不合拍的所謂『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的『道義』原則。56第三,在韓非法家那裡,君主被絕對化和目的化,與之相應臣民則被相對化和手段化,但在荀子那裡,君主與庶民的關係仍然是儒家所要求的那種關係。從德治或賢人政治來說,君主首先要以身作則,成為道德的榜樣,以此來感化和動員臣民,使之從善如流,達到國治家安,如【君道篇】載:『上好禮義,尚賢使能,無貪利之心,則下亦將綦辭讓、致忠信而謹於臣子矣。如是則雖在小民,不待合符節、別契券而信,不待探籌、投^而公,不待衡石、稱縣而平,不待斗、斛、敦、概而嘖。』又載:『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則流清,原濁則流濁。故有社稷者而不能愛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親愛己,不可得也。民不親不愛,而求其為己用,為己死,不可得也。』對儒家來說,君主作為道德的榜樣,作為公共領域的人物,他從事政治的方式必須是開誠布公、光明正大,而不能採用權術甚至是陰謀詭計等手段以維護其權力,荀子批評帶有法家權術性質的所謂『主道利周』,強調『主道利明不利幽,利宣不利周』,57說明他拒絕法家的『權術』政治。正如上所引,荀子希望君主與庶民通過道德和禮義的紐帶能夠成為相互恩愛的統一體,儘管這帶有很大的空想性。荀子也很欣賞『君民』的『舟水』之喻,並以『駭輿』、『駭政』進行了引伸:『馬駭輿,則君子不安輿,庶人駭政,則君子不安位。馬駭輿,則莫若靜之,庶人駭政,則莫若惠之,選賢良,舉篤敬,興孝悌,收孤寡,補貧窮,如是,則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後君子安位矣,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此之謂也。』58據此,君主要獲得庶民的信賴,首先要奉行道德。從結果而論,這裡所說也許帶有把『庶民』工具化的意味,但【大略篇】所說的『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故古者立地建國,非以貴諸侯而已;列官職,差爵祿,非以尊大夫而已』,則明顯是把庶民目的化、本位化,把君主工具化、相對化,它與孟子所說的『民貴君輕』一樣,也是典型的『民本主義』,而非『君本主義』。

    有關荀子所說的『法先王』和『法後王』的關係,引起的問題之一是,『先王』和『後王』所指為何?問題之二是『法先王』和『法後王』孰重?『後王』,楊注為『近世之王』或『後世之王』。劉台拱、王念孫斷定為為文、武,並認為楊注不正確。59照童書業的觀點,荀子所說的『後王』,實際上就是『當世之王』,而非指周代的文武。馮友蘭認為,『後王』指的是三代之王中最後之王,即周文王和周武王。荀子有些所稱的『先王』,也是指他們,因為他們距離戰國時代已有七八百年之久。60根據我們的考察,荀子所說的『後王』,應該是指文王和武王。楊注為『近世之王』或『後世之王』,亦不誤。相對於殷以上的『近世』或『後世』應是指周世,其王當然即是文、武。童書業所言非是。因為『後王』是荀子的理想,戰國『諸侯異政』,何『王』之有?『先王』應該是指殷、夏湯、禹以及更遠的舜、堯等遠古聖王。馮友蘭所言亦非是。根據【儒效篇】批評俗儒所說的『略法先王而足亂世術,繆學雜舉,不知法後王而一制度,不知隆禮、義而殺【詩】、【書】』,相對而用的『法先王』和『法後王』,所指決非相同。問題的關鍵是,荀子為什麼要提出『先王』和『後王』、『法先王』和『法後王』之二分呢?從『先王』和『後王』皆是『聖王』來說,荀子當然既要法先王,61又要法後王,以此保持『聖道』傳統的統一性和連續性。但是,由於『先王』之道追溯得越遠就越不清晰,可信度就越低,難求情實。【儒效篇】強調:『言道德之求,不二後王。道過三代謂之盪,法二後王謂之不雅。』類似的說法也出現在【王制篇】中,即:『王者之制,道不過三代,法不貳後王。道過三代謂之盪,法貳後王謂之不雅。』但『後王』則不然,其政其道,距離今世則近,詳備而易知,因此,可以通過後王逆知先王,不需要言必稱堯、舜,事必求上古。【非相篇】載:『禮莫大於聖王。聖王有百,吾孰法焉?故曰,文久而息,節族久而絕,守法數之有司極禮而褫。故曰:欲觀聖王之跡,則於其粲然者矣,後王是也。彼後王者,天下之君也。舍後王而道上古,譬之是猶舍己之君而事人之君也。故曰:欲觀千歲,則數今日;欲知億萬,則審一二;欲知上世,則審周道;欲知周道,則審其人所貴君子。故曰:以近知遠,以一知萬,以微知明。此之謂也。』由於先王與後王所處的歷史時空、社會政治和經濟狀況,都發生了變化,治道自然也有異,通過後王之道逆測先王之道(『以近知遠』)的根據是什麼呢?荀子回答了當時所謂『妄人』(【韓詩外傳】稱為『詐人』)提出的實際上並不虛妄的複雜問題:
來源:國學文化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