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人格和社會政治理想
圍繞荀子發生爭論的更突出問題,是承認不承認他是醇正的儒家,承認不承認他是儒家道統的傳人。把荀子排除在儒家道統系譜之外,甚至於不承認荀子是儒家,使之與法家或雜家爲伍,在很大程度上是嚴重誤解或曲解荀學的產物。我們認定荀子是純正的儒家,是儒家道統(即人格和社會政治理想)堅定不二的傳承者。 與孟子不同的是,荀子強化了儒家的禮樂規範和實踐主張,強化了不同於心性主義和動機主義的行爲和效果立場。但如果說孟子是一個理想主義者,荀子也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孟子的理想基本上是在兩極對立之中作爲一極而存在的理想,如王與霸、義與利、善與惡;但荀子的理想往往是在梯級中作爲頂端而存在的理想,中間具有過渡性的狀態,如王─霸─危-亡(就像【強國篇】所說的『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好利多詐而危,權謀傾覆幽險而亡』那樣)、聖人─君子-士、大儒-雅儒-俗儒-俗人等。這種以梯級方式顯示最高理想的作法,在荀子那裡可以找到許多例證。對荀子來說,最高的理想達不到,達到次級的理想仍然可取。 荀子的理想主義總體上是一種道德理想主義,具體到人,是以聖人爲最高目標的人格理想主義;具體到社會政治,則是以合群明分、仁義、禮樂和王道爲核心的理想盛世。儒、道、墨三家俱道三代或遠古聖人,具體所指雖有異但都是一種聖人崇拜。大致而言,儒、墨、道三家所說的聖人,既是人類中最高智慧的化身,也是最高道德境界的體現者,44隻是所包含的具體內容有所不同罷了。孟子明確地界定『聖人』是『人倫之至』。45在孟子那裡,超凡的聖人與一般人之間並不像西方的上帝與人之間具有不可逾越的距離,聖人也是人,聖人與人同類,與我同類,只不過他是人群之中的出類拔萃者,是先用義理武裝起來的榜樣,孔子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公孫丑章句上】載:『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告子章句上】亦載:『聖人,與我同類者。……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理也,義也。聖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 在荀子那裡,聖人也是圓滿地實現了『人倫』的人,或者說是人倫的完美無缺的體現者,如【解蔽篇】載:『聖也者,盡倫者也。』這也就是孟子所說的『人倫之至』;『聖人』又是『人道之極』,【禮論篇】載:『能慮、能固,加好者焉,斯聖人矣。故天者,高之極也;地者,下之極也;無窮者,廣之極也;聖人者,人道之極也。』聖人又是智慧的化身。如【哀公篇】載:『大聖者,知通乎大道,應變而不窮,辨乎萬物之性情者也。』按照記載,這句話是孔子回答魯哀公的尋問而說出的,荀子當然是贊同的。正如所說,聖人之『知』是把握大道的『知』,而不是窮盡所有各種具體知識的『知』。在掌握具體知識方面,聖人無法同各行各業的專門之士相比,46荀子區分了『聖人之知』、『士君子之知』和『小人之知』,聖人之知的特點在於『多言則文而類,終日議其所以,言之千舉萬變,其統類一也,是聖人之知也。』47 聖人大智大德,是人類中最理想的人格,就像【正論篇】所說的那樣:『天下者,至重也,非至強莫之能任;至大也,非至辨莫之能分;至眾也,非至明莫之能和。此三至者,非聖人莫之能盡。故非聖人莫之能王。聖人備道全美者也,是縣天下之權稱也。』48但聖人仍然是一般人升華出來的,而不是天命的產物或天生而聖。從實際結果上說,聖人同一般人是不同的,但從可能性上講,一般人都可以成聖。【性惡篇】載:『「塗之人可以爲禹。」曷謂也?曰:凡禹之所以爲禹者,以其爲仁義法正也。然則仁義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塗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義法正之質,皆有可以能仁義法正之具,然則其可以爲禹明矣。』 從聖凡之間沒有森嚴的鴻溝和成聖的可能性說,荀子同孟子基本一致。但作爲他們出發點的人性論卻完全相反(即『性善』與『性惡』之對立)。荀子的『性惡論』是直接對著孟子的『性善論』而發,其立論過程也是批評孟子『性善論』的過程,這裡無須多說。他們的出發點不同,構成成聖的可能性基礎也就不同。照孟子的邏輯,先天之『性善』或潛在的善和良知良能,是成聖的基礎;但荀子則把成聖建立在先天之性惡能夠被改變的基礎之上,也就是他所說的『化性起偽』。孟子斷定先天『性善』,當然並不意味著後天就一定能善,不意味著在現實中自然就善。後天之善是對先天之善不斷彰顯和不斷擴充的過程,也是對後天不良影響克服的過程。荀子斷定先天『性惡』,並認爲任其自然發展也是惡,而『善』完全是後天人爲的結果。從『自然』的出發點到不加干預的自然結果來說,荀子的邏輯保持了一貫性(先天自然性惡──後天自然而惡 ),而孟子則失去了一貫性(先天自然性善──後天自然而惡)。總之,在孟子那裡,人的善的過程,是從自然性到自然性的過程;在荀子那裡,人的善的過程,則是從自然性到社會性的過程;對孟子來說,現實之善是克服後天之惡而保持和恢復先天性善的過程;但對荀子來說,現實之『善』則是通過人爲的方式克服先天之性惡而新生的過程。【性惡篇】論辨說:『孟子曰:「人之學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偽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禮義者,聖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是性偽之分也。今人之性,目可以見,耳可以聽。夫可以見之明不離目,可以聽之聰不離耳,目明而耳聰,不可學明矣。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將皆失喪其性故也。」曰:若是,則過矣。今人之性,生而離其朴,離其資,必失而喪之。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荀子的禮樂制度論、教化論、學行論和修養論等都建立在先天性惡、後天爲善一前提之上。 來源:國學文化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