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微博马屁也是职场智慧? 迷信厚黑得不偿失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2012-6-18 18:50| 發佈者: 对酒當歌| 查看: 1609| 評論: 0|來自: 中国青年报

摘要: 目前,微博正逐渐成为员工和老板的沟通工具,有网友在微博上发布《马屁微博教程》,晒出十大微博拍马方法博取老板欢心。对此有专家称,适当情况下,巧妙地表达自己对公司、对工作的热情与上心,比如,加班发微博“撒 ...

目前,微博正逐渐成为员工和老板的沟通工具,有网友在微博上发布《马屁微博教程》,晒出十大微博拍马方法博取老板欢心。对此有专家称,适当情况下,巧妙地表达自己对公司、对工作的热情与上心,比如,加班发微博“撒娇”,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但要适可而止,不能做“绣花枕头”让老板反感。

林语堂先生认为,读过古今中外书籍,没有读过李宗吾《厚黑学》者,实乃人生憾事也!厚黑作为一种处世之道,已经深入许多人的骨髓之中。而职场作为“没有硝烟的战场”,厚黑学往往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不论是过去MSN签名表忠心,还是如今的微博讨人欢心,即使传播媒介变了,厚黑的底色却一如从前。

神奇的微博,赋予人们充分的表达空间。生活上的酸甜苦辣也好,职场上的阴晴圆缺也罢,微博成了社会的“晴雨表”,成了人们的体温计。在这个虚拟空间里,人们发泄情绪、表达观点、建构关系,现代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许多人乐在其中,成为不折不扣的“微博控”。

同样的工具,不同的用法,结果或许有着天壤之别。当微博进入工作领域,通过互发微博,老板和员工之间架设了一座座无形的互动桥梁。只不过在身份不对等、信息不对称的格局下,微博通常成为老板单向度观察员工工作、生活状态的窗口,而非双向度的互动过程。

然而,当马屁微博从偶一为之的“调味品”成为不可或缺的“作料”时,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毕竟,“印象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除了动动嘴皮子,刷刷微博,除了“前台”的戏剧表现,更关乎“后台”的默默付出。

作为一种生存之道,作为一种职场策略,马屁微博闪动着厚黑的鬼魅;倘若过分地迷信,自然得不偿失。(杨朝清)


来源:中国青年报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