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普遍化與代入方法
由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第三層次的『誠實』,自身已經可以是『善』了。但一個主體如何突破自身的主觀,而達到客觀性呢?這是一個很複雜卻又很重要的問題,我們這裏想給出的是一些具體的方法。 『誠實』的第三層次要求主體超越自身,達到更高的客觀性,其中就包含更客觀地了解其他主體的主觀。那麼,一個主體如何理解其他主體的主觀呢?我以為,一個方法就是對自身主觀的『普遍化』,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或者孟子更明確說出的『以已推人』,即由自己的主觀推出其他主體的主觀。 為什麼可以使用這種『普遍化』,它的基礎就在於人性的相似性。人都有生存欲望,人都有性慾,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欲望,人都有躲避不幸的欲望,人都有被尊重的欲望,人都有免除恐懼的欲望。正是基於這些人性的相似性,『普遍化』方法才有其正當性。我喜歡『飲食男女』(生存,性慾),由此可以推出別人也喜歡『飲食男女』。我不喜歡『飲食男女被搶走』,同樣可以推出別人也不喜歡『飲食男女被搶走』;我喜歡『麵包』(作食物解),由此可推出別人也喜歡『麵包』。我不喜歡『麵包被搶走』,同樣可推出別人也不喜歡『麵包被搶走』。我喜歡『幸福』,由此可以推出別人也喜歡『幸福』。我不喜歡『幸福被搶走』,同樣也可以推出別人也不喜歡『幸福被搶走』。 當然這種推理不能無限制的使用,比如我喜歡『麵包』(真的麵包),不能推出別人也喜歡『麵包』。所以,這種『普遍化』方法應該限制在基本的人性上。 有了這種『普遍化』方法,我們進一步可以得出一個『代入方法』。 所謂『代入方法』,就是主體在判斷事情的時候,不是只從自己的主觀出發,而是使用『普遍化』方法,以自己的主觀來把握其他主體的主觀。簡單地說,就是主體設身處地地在其他主體的位置上來考慮事情。 以下舉一些具體的事例進行說明。 在一些庸俗小說上,我們可以看到主人公獲得了小說裏大部分女人,包括本有愛人的女人(設為女人1)的愛。如果讀者把自己代入為該主人公,無疑他可以從閱讀中獲得很大的心理滿足。但如果讀者試一下把自己代入為『女人1的原愛人』,這時的感覺無疑是痛苦的:自己所愛的女孩竟然不愛自己,而愛着另外一個人,只因為自己是配角,竟要承受這樣的命運。 再舉一個例子,我們在看【廊橋遺夢】,顧着欣賞男女主角之間的浪漫愛情,可能都沒人想到那個被淡化的『第三者』DD丈夫的痛苦,即使偶然想到,肯定馬上又以『這不是自找麻煩』(思維上的懶惰,怯弱),馬上把這種想法給扔掉了。但如果我們堅持使用『代入方法』,把自己代入那個丈夫,而不是那個真正的第三者。我想這時,看這影片的樂趣無疑消失了。 讀者看到這裏,可能會覺得這種代入方法是痛苦的,是對自己的虐待。但我認為出現痛苦的主要原因並不在於我們的『代入方法』,而主要是由於這些文藝作品的粗製濫造。我認為一部好的文藝作品,『主角與配角應該是平等的』。有了這種平等,就不會出現偏袒主角的情形。 另一方面,正是通過這種對自己的『虐待』,一個主體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超脫出自身,以更寬廣的視野來進行判斷,進一步走向『誠實』的第三層次。 來源:國學文化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