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不誠實的轉化
『中國人向來因爲不敢正視人生,只好瞞和騙,由此也生出瞞和騙的文藝來,由這文藝,更令中國人更深地陷入瞞和騙的大澤中,甚至至於已經自己不覺得。』 DD魯迅【墳 論睜了眼看】 起先主體『不誠實』的時候,即使他嘴上不說,在心裡他也是知道自己是『不誠實』的。這是在『品德缺陷上的不誠實』階段(或者魯迅先生所說的『瞞和騙』),極力地想要瞞著自己(不敢正視),又想騙過他人。由這『瞞和騙』,卻又產生了新的『瞞和騙』。經過了漫長的時間,或者經過了幾代,『品德缺陷上的不誠實』變成了『智慧缺陷上的不誠實』,甚至連始作俑者也都不覺得這是『不誠實』的了。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爲『不誠實的誠實化』。 7.5『恐懼』與『不誠實』 如果主體預先知道自己的『誠實』將會招來某種不利後果的時候,這時他們對不利後果的『恐懼』往往會戰勝『誠實』的願望,導致最終選擇『不誠實』。這是由『恐懼』帶來的『不誠實』,主體走向『不誠實』的可能性與『恐懼』的大小有關,『恐懼』越大,越容易走向『不誠實』。 在安徒生童話【皇帝的新裝》裡,爲什麼皇帝、官員和老百姓都以假爲真呢?我認爲主要原因就在於他們有『恐懼』,害怕自己會被人看作『愚蠢或者不稱職』的。爲什麼最後是小孩說出了『他什麼衣服也沒有穿呀』?我認爲,主要原因就在於小孩還很純真,還不懂得恐懼自己『愚蠢或者不稱職』的暴露。 7.6『利益』與『不誠實』 當『不誠實』後可以得到某些『利益』的時候,主體會傾向選擇『不誠實』。『誠實』畢竟不是一種直接可以當作『利益』的東西。 當一個主體以『不誠實』爲代價可以得到一分錢的利益時,大部分主體不會走向『不誠實』。但當一個主體以『不誠實』爲代價可以得到一百萬元的利益時,這時大部分主體會走向『不誠實』。正是因爲這個緣故,在計算機安全界有一句俏皮又不失真理的話:『安全系統里最大的不安全因素就是人。』 7.7不誠實是一種流感 當一個個體處在一個『不誠實』的團體中的時候,個體很容易會對自己的『誠實』產生懷疑,從而走向『不誠實』。在這個意義上,我們稱『不誠實是一種流感』。 在【皇帝的新裝》裡,之所以官員、皇帝、老百姓都走向『不誠實』,除了恐懼自己『無知或者不稱職的暴露』這個原因外,我認爲『不誠實』的集體化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當所有人都在說『皇帝是穿著衣服的』,個體即使明明看見『皇帝是沒穿衣服』的,也會懷疑自己的判斷。當只有一個人『不誠實』,而有一百人『誠實』的話,個體容易趨向『誠實』;當只有一個人『誠實』,而有一百人『不誠實』的話,個體容易趨向『不誠實』。 這種現象的出現,我認爲有以下原因: 首先,即使個體認識到團體可能是『不誠實』的,但當整個團體都在說著(或暗示著)自己是不對的時候,個體是容易動搖的(當然這與個體的獨立精神有關),個體趨向懷疑自己的判斷。一般來說,個體有投入團體懷抱的希望。當個體與團體的觀點發生分歧的時候,個體趨向於與團體一致。經驗告訴我們:『與大多數人在一起能得到較大的利益』,個體對於與團體觀點不一致有一種經驗得來的恐懼,這種恐懼越大,個體就越易於趨向與團體一致。 另外,『不誠實』的『集體化』使得個體減輕了對自己『不誠實』的負罪感,從而鼓勵個體走向『不誠實』。一種錯誤如果沒有人犯過,個體是比較不敢犯的。如果一種錯誤有『一百人』犯,那麼個體就比較不怕犯這種錯誤。推到極致,如果一種錯誤是每個人都會犯的,那麼個體對這種錯誤的恐懼感就減到了最小值。 來源:國學文化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